自在講媽:與Blue Mood 同在的晴天

在政府工作時,聖誕節之後的工作天是非常痛苦。所有人都趕年度結算,整合當年工作的數據、出勤次數等等,萬一有手民之誤,文件資料與電腦數字有出入,全世界就要罰留堂夾數字!那種心情比藍調更藍! 今年不用全職工作但藍藍的憂鬱情緒仍然殺到埋身,那是因為荷爾蒙引發的「產前/產後抑鬱」。有些婦女較易「染藍」是因為過去曾患上精神病又或者夫妻、婆媳關係欠佳,面對經濟困難或缺乏社交支援。另外有一些婦女情緒低落是因為曾經歷分娩前後併發症、流產、嬰兒患有嚴重先天性疾病。我認識曾妢娩的朋友,大部分未嚴重至產後精神病,但都試過情緒持續低落,感到沮喪、憂愁,無故哭泣或欲哭無淚  ,對以往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 有一次沖涼照鏡子,看見妊娠紋後崩潰地大哭,一邊沖涼、一邊呻鼻涕,老公聽到「湯豬」般的嚎哭也不敢怠慢,那幾晚都坐在廁所陪我洗澡。 懷孕期間我決定全面停工準備迎接新生命,不過亦因此與外界失去聯繫,日子變得很孤單。 有一次沖涼照鏡子,看見妊娠紋後崩潰地大哭,一邊沖涼、一邊呻鼻涕,老公聽到「湯豬」般的嚎哭也不敢怠慢,那幾晚都坐在廁所陪我洗澡。試過找朋友傾訴,但找錯對象反而更慘淡收場,我聽過最難堪的安慰說話是:「你不用工作可以專心安胎,已經很幸福,為什麼要胡思亂想?」 坐月期間情緒更是貼近谷底,試過老公帶我去看電影、透透氣,換來家人批評我沒有盡力做好母親的角色;那晚我崩潰地大哭,更崩潰是,哭喊過後仍然要半夜起來餵奶。夜深人靜,看著老公和雞蛋仔熟睡,自己卻眼光光失眠,心理那份淒涼大概新手媽媽才會明白。 無可避免身邊一定會有「先來捱」(Senior)媽媽,指導你「應該」如何照顧小朋友。她們走過「黑暗歲月」的經驗分享,一點也不勵志,甚至可以把你從深淵推進更深的淵,因為憂鬱的你已經相信,自己是地表上最「屎」的媽媽。 產後抑鬱不但會影響育兒能力,配偶亦有可能受情緒困擾,影響整個家庭的運作。 尚幸我未曾失去理智,從來沒有想過傷害自己或者雞蛋仔,可憐的老公倒是「硬食」了很多負能量。老公形容我當時惡靈附體,差點婚變。產後抑鬱不但會影響育兒能力,配偶亦有可能受情緒困擾,影響整個家庭的運作。這種負面情緒可以維持兩年而不一定「斷尾」,它會像流感一樣反覆出現,有潛服期、有容易爆發的日子。但不要絕望,情緒病是可以痊癒的。預防情緒病首要是多點認識它,及早建立安全網,尋找社會資源、專業人士或者有經驗而又信賴的家人朋友支援。 要不是我對情緒變化敏感並且接受負面情緒,或許我也會被抑鬱牽着鼻子走!經驗告訴我,越執着掃走抑鬱情緒,越容易被它蠶蝕。受到情緒困擾時首先要深呼吸,接受負面情緒的存在、接受自己的軟弱,之後再出去走走,慢慢疏導情緒。 與Blue Mood 同在也可以享受晴天!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平安夜#Me Too

投考紀律部隊時就已經有心理準備,「紅日」基本上無假放。班務工作(在懲教院所內穿着制服管理犯人)固然需要24小時輪班,就算加入了更生事務組便裝上班,帳面上五天工作,實際上仍然24小時 on call。聖誕節期間各大宗教團體、非政府機構NGO都會組織義工,探訪在囚人士,一日要協調多場節目。又要stand by 提供心理支援,因為每逢佳節倍思親!服刑一段時間的大男人也可以因為節日氣氛而哭到死去活來。更經典的是「分手總要在年尾」﹣前度們真心狠毒,總是趁佳節臨近寄分手信,生怕囚友不夠絕望、不夠慘情。 圍牆外,有幾年時間我是負責女孩的監管工作,即是服刑完畢仍然要「守行為」、「揹瑯瑯」。除了定期家訪外,幾乎每天都會電話聯絡這班「妹G」(對年輕女囚犯的別稱),了解她們的行蹤、近況。試過與朋友食飯時,其中一個妹G情緒不穩,打電話給我哭訴,我立即上身變了熱線輔導員,朋友就成為空氣人。有女同事曾半開玩笑,認為「嫁唔出」可以向政府民事索償,因為這份工作犧牲正常社交。 「守行為」是年終無休,聖誕節我仍然要監管她們、繼續擔心她們:擔心她們「射波」偷懶曠工、擔心她們醉酒鬧事、擔心她們高買化妝品、擔心她們分手當街掌摑男朋友(而且被人放上網肉搜,連累我寫報告……) 看管這班「妹G」就好像湊女一樣,又勞氣又激心,但又不想放棄。平安夜我會提醒她們要留在家中平安渡過,不單因為她們有宵禁令在身,不可以外出,更加是擔心她們的人生安全,怕她們輕率結交異性,讓人有機可乘。 由林奕含事件、荷里活性醜聞到近期本港運動員在社交媒體的#Me Too聲明,反映性暴力普遍存在,只是社會(特別華人社會)的敏感度不高。大部份妹G很早已經有性經驗,但未必是自願的:有一個高個子、天然呆的妹G苦苦哀求我,離開院所之後不想回家,主動提出住在宿舍,原來她被親生哥哥侵犯,但一直不敢求助;另一個嘴藐藐的慣犯,竟然有次打開心扉哭訴12歲時遭朋友侵犯奪去處子之身,警署報案時反遭媽媽責罵她自甘墮落,她亦因此「失憶」拒絕提供資料予警方,讓那男人逍遙法外。 有些妹G 竟然不介意再次被人侵犯,因為自覺被侵犯過,身體很污穢,連自己都討厭自己 這群妹G 性格反叛、經常離家出走,有犯罪背景又曾經吸毒,負面標籤令她們面對性暴力時更退縮、更無助,很容易再次成為獵物。而且她們自我價值偏低,有些妹G 竟然不介意再次被人侵犯,因為自覺被侵犯過,身體很污穢,連自己都討厭自己。遇到這些個案,除了心痛及氣憤,就只有無奈。 做父母有責任保護子女,更重要是教育子女如何保護自己、愛惜自己。其實不論男孩或女孩,都有機會遇到性暴力,趁孩子還小,父母要商量如何把性教育帶入生活,協助家庭建立正確開放的態度去討論性。如果你養育一個男孩,你有責任教懂他尊重女性。尊重任何一位女性就如尊重自己的母親、自己的姐妺,不會就女性的衣著打扮評頭品足,不會認為承認被侵犯的女孩是搏出位、搏同情;如果你養育一個女孩,你要教懂她保護自己,不立危場之下,要引導她的內心變得強壯,敢向暴力Say No 。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第一次

做父母一定會有同感,小朋友給予我們很多寶貴的第一次,括號內(________)可以放入N個數不清的事件和感受。 第一次笑、第一次轉身、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學、第一次上台表演、第一次畢業禮…..每一個第一次都會令家長感動不己。 等等,以上提及的第一次,有點像嬰兒奶粉廣告?又或者是婚禮的成長片段?太美好了吧!作為新手媽媽,仔仔給予我的「第一次」都沒有那麼浪漫: 姑娘迅速地將一團紫紅色有點潮濕的「物體」貼近我的頭,告訴我:「這就是你的兒子!」 囝囝 Jayden 100日大的笑容,是對媽媽最好的回報。(彭梓雅提供圖片) 第一次合照: 在手術台上(雞蛋仔是緊急剖腹BB),姑娘迅速地將一團紫紅色有點潮濕的「物體」貼近我的頭,告訴我:「這就是你的兒子!笑一下!」我滿臉倦容,心想「呢嚿嘢」會是我個寶貝仔?然後沒有反抗能力下,拍下笫一張奇羞無比的母子合照。 護士用盡全力幫我推奶, 生平首次有幾隻陌生人的手把弄我的乳房,而我竟然可以毫無羞恥之心,希望她們可以大力些…… 第一次「谷奶」:驚訝地發現乳房可以像木瓜般堅挺,然後更像椰殼般堅實,再然後竟然變成鐘乳石,又硬又腫又痛! 然後?已經沒有然後,因為脹奶的痛蓋過其他所有的痛楚。護士用盡全力幫我推奶, 生平首次有幾隻陌生人的手把弄我的乳房,而我竟然可以毫無羞恥之心,希望她們可以大力些…… 第一次噴便:對,是噴射出來的。剛換完尿布立刻再撒一泡是日常指定動作;但剛掀起尿布,就像荷里活電影高射炮一樣向我肚中心噴便就比較罕見。上天很公平,仔仔也會轟炸他爸爸。老公中彈慘叫了幾次,每次擊中目標之後,雞蛋仔都會展示出勝利的大笑! 對着年幼的嬰兒,家長會抱怨睡眠不足但不會責罵BB為甚麼飲食不定時、為甚麼大小便周期混亂、為甚麼聽到音樂會哭,聽不到音樂也哭。不會罵是因為我們明白,嬰兒在經驗第一次,他們小小的腦袋在發展中,無時無刻都發現新大陸,充滿好奇、疑惑、害怕但又興奮。而這個「發現」的能力是中性的,沒有是非錯對之分。這也是種求生本能,好讓人類可以學習新事物,整合經驗之後再反覆測試,製造新的知識,讓人類文明延續下去。 但對着年紀稍長的兒童,家長開始呻訴,為甚麼上星期似乎有效的管教招式,今個禮拜已經不能控制孩子的行為? Oh! Come on! 你的孩子每朝醒來便是新造的人。 嘗試多用他們 「第一次」的好奇的角度:噢!原來我個仔駁嘴可以咁叻! 那麼家長們或許可以放鬆一下,多點享受與孩子成長的時光。 他們每天快速地成長,每一個當下都是他們的「第一次」。無論我們上多少管教課程、參加多少個講座,專家教的技巧都不可能適合所有兒童,適合糾正今次的行為問題,未必適用於其他問題。小朋友不斷學習,會有無數的第一次去刺激我們的腦筋。如果孩子可以跟你鬥智鬥力,恭喜你,你生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 面對親子課題,我們可以掌握一些管教的理念。 調整心態,嘗試多用他們 「第一次」的好奇的角度:噢!原來我個仔駁嘴可以咁叻! 那麼家長們或許可以放鬆一下,多點享受與孩子成長的時光。 文:彭梓雅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