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學堂】親子理財點教好?父母不能錯過這3招

內容提供:《GRWTH日報》編輯組 圖片來源:xFrame.io 大多數父母都認為理財很重要,不過,要在學校學個人理財,最早要到高中通識課的「個人財務管理」單元才涉獵得到。想提早培養孩子擁有正確的金錢價值觀及健康生活方式,父母可說是責無旁貸。但問題是,父母該如何教導孩子理財?簡單三個步驟,助您建立孩子正確用錢觀。   1. 以零用錢學基本知識 在眾多理財目標中,首位重要是教導金錢價值。理財專家建議可利用真實鈔票及硬幣,教年幼的小朋友或學前兒童辨別各種貨幣的面值;小朋友升上小學以後,可以讓他們開始接觸各類電子貨幣,甚至是電子支付方式如八達通等。 不過,家長需先給予孩子適當的指導,當給予適量的零用錢後,可讓他們自行分配,並從中作出引導,例如學習做記帳、儲蓄、投資和捐獻。若他們於過程中遺失或亂用金錢,反而對他們是好事,可視之為從錯誤中學習的經驗!   2. 玩遊戲學理財 家長可以透過遊戲,如大富翁,讓子女了解金錢的規則和甚麼是「協商」。 此外,小朋友消費容易受到朋輩影響,大富翁遊戲正正讓小朋友與其他人互動,透過與他人買賣、討價還價、觀察與溝通,反思自己與他人在用錢方面的差異,認識金錢並不是無限,要適當地使用和分配,亦可以從中帶出想要和需要是不同的概念。   3. 參與家用討論 說明賺錢不容易 除了不斷灌輸知識之外,父母的身教亦很重要。小朋友常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若家長本身是理財有道,孩子便「有樣學樣」,在培養小朋友理財習慣的道路上,已成功了一半! 家長應告訴子女自己不一定有能力可購買,藉此向他們分享家庭的財務狀況,告訴他們家中必要開支,例如租金、電費、水費、書簿費及上網費等,並且讓孩子知道你需要透過努力工作賺取薪金以應付家庭開支,藉此明白到謹慎使用及儲蓄你辛苦賺來的金錢是得來不易。 另外,當制訂家庭開支預算時,不妨讓小朋友觀察,甚至參與其中;遇到金錢或財務問題時,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應做好榜樣,積極正面地解決問題;若小朋友年紀較大,已有理解能力,則可坦誠告知他們家庭的財務狀況並一同討論。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學科]講錢學英文 教您40個與錢相關的名詞

內容提供:EF English Centers 關於錢,大多數人對它既熱愛,又敏感,因為錢出現的形態、狀態、模式及種類實在多。基於不同場合或目的出現的錢,都有不同的稱謂。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各種各樣的錢的英文稱謂,加深你對人生中這樣重要的必須品的了解。 1. 與錢本質有關的稱謂 Money 金錢 Medium of exchange 交換媒介 ​Cash 現金​ Coins 硬幣​ Dollars 美元 ​Cents 分/毫​ Notes 鈔票 Banknotes 鈔票 ​Currencies 貨幣​   2. 有關收入及財富的稱謂 Salary 薪水 Wages 工資 Income 收入​ Wealth 財富​ Annuity 年金​ Savings 儲蓄 Allowance 津貼​ Pension 養老金​ Reserves 儲備金​   3. 與支出相關的稱謂 Tax 稅款 Fees 費用 Price 價目 Change 找換 Donation 捐款 Spending 支出 Voucher 代用券 Expenditure 開支 (圖片來源:Pexels.com) 4. 與財務投資有關時的稱謂 Bonds 債券 ​ Deposit 存款 ​ Fixed deposit 定期 ​Cheque (UK)/ check (US) 支票 Shares (UK)/ stocks (US) 股票 Instalment (UK)/ installment (US) 分期付款 ​   5. 與財務運作相關的稱謂 Loan 貸款 ​ Cost 成本 ​​ Budget 預算 ​ Debt 債務 ​ Funds 資金 ​Investment 技資 ​ Capital 資本/本金 ​ Subsidy 補貼/資助 ​   常言道,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卻萬萬不能。所以大家都要努力工作,將金錢透過以上不同的模式,存活於你的生活中。​​ 謹記: No bees, no honey; no work, no money. ​You pays your money and you takes your choice.​   關於「每日英語電郵」 全球最大英語培訓機構EF English Centers (前身名為EF Englishtown) 精心設計的「每日英語電郵」,目的為幫助大眾提升英語,內容包括精彩影片、視聽版Flash card 、英語小測、生字遊戲,每天直接傳送到您的電郵信箱裏,費用全免。 立即登記免費的《每日英語電郵》 !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親子] 精選5套線上電影和動畫 家長輕鬆學兒童財商

現時,香港教育制度涵蓋理財教育的範圍和資源非常有限。家長希望盡早讓子女接觸財金概念,確保他們日後能擁有財政自主能力及正確理財觀念。其實不少合家歡電影或動畫都間接地傳遞有關金錢觀、財商相關等信息,更有些專門為兒童設計的理財影片系列。現在給家長們精選5套線上資源,可以在暑假寓娛樂於學習。 內容提供:Mellow 精選1 – 電影《阿拉丁》(Aladdin) 阿拉丁這套看似輕鬆的電影,實際上展現了舉足輕重的人生道理。 阿拉丁(Aladdin)為了得到茉莉公主(Princess Jasmine)的青睞,使精靈(Genie)施展魔法將自己由一個窮小子變成一個外表光鮮的王子。阿拉丁一直不敢向公主坦然自己的真實身份,因為擔心公主得悉真相後會因此而遠離他,所以他漸漸失去了本身率直、純真、重義氣的個性。 圖片來源:Disney Movies 有人認為人們喜歡你與否取決於財富。這種思想、行為相當不可取,藉著阿拉丁可以讓小朋友思考一段真摯的關係中,忠於自己比別人的金錢財產重要。人與人的關係不應用金錢來衡量,以物質、利益為基礎的關係是不會持久的。   精選2 – 電影《朱古力獎門人》(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圖片來源:Roger Ebert 電影《朱古力獎門人》映射了不同的教訓,「金錢並非萬能」便是其一。 男孩查理.畢奇(Charlie Bucket)最後並沒有為了繼承Willy Wonka的朱古力廠而放棄他最愛的家庭。這一舉動讓小孩明白到世上其實有很多東西比財富重要,例如親情、友情和愛情等。不是追求財富不好,而是要適當地去做,千萬不要為了金錢而損害更重要的東西,那樣的話付出和成本實在太高,並不值得。   精選3 – YouTube頻道《Learning Mole》 圖片來源:YouTube 擁有 15年小學教學經驗的Learning Mole創辦人Michelle Connolly育有兩名兒子。從她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時下家長對於在家學習的學習資源有極大需求,故開始製作教學影片。影片既實用又充滿互動性,讓孩子在家邊看邊學再適合不過。Learning Mole的影片含蓋不同學科,如數學和科學,而其中一個便是理財教育。此理財教育系列利用有趣的動畫片段來教授基礎金融知識,深入淺出地讓家長和小孩掌握金融和理財的基本概念。   精選4 – 動畫《秘密百萬富翁俱樂部》(Secret Millionaires Club) 圖片來源:Secret Millionaires Club by Warren Buffet 《秘密百萬富翁俱樂部》是一部由一代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親自策劃的理財教育動畫,目的是希望把畢生的財金智慧與經驗傳承下去,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枯燥難懂的投資概念。這系列共26集,每集4-5分鐘,由巴菲特親自配音的卡通片,亦參與劇情和主題設計。每一集故事都環繞小朋友日常所遇到的理財狀況或困難,從而帶出某一學習重點,如「商品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和「最好的還債方式就是不欠債」等。除了這系列,之後會繼續推出理財有關的影片。 雖然這是一部動畫,但當中所蘊含的財金智慧適合所有任何年齡去學習。另外,家長和教師可考慮把這套動畫用作教材。   精選5 – 兒童理財動畫《Cha-Ching》 圖片來源:Prudential Corporation Asia Cha-Ching!你能聯想到甚麼?沒錯,就是收銀機打開抽屜的聲音。 兒童理財動畫《Cha-Ching》由英國保誠公司針對7-12歳兒童設計的,現有中英版本。動畫以音樂短片(MV)的形式傳達金錢決策及管理的知識,每集短短3分鐘,附有親子練習好讓孩子活學活用。短片主要倡導4步金錢的循還:「賺錢、儲蓄、消費、捐獻」,強調應先儲蓄再消費,助小朋友提早建立金錢觀念,日後便能達成個人目標及理想。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理財] 趁早幫助孩子「鎖定」在好路軌上

對於理財教育,我們常常重覆帶出習慣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有我們諸多行為的背後原因,或都可以追溯到一些小時候的習慣。因此,為什麼很多事應該由小教起——為了養成一個好習慣。而一個習慣的始終,我們可以參考一下著名的經濟學理論——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此理論最早由經濟學家Paul·A·David提出。筆者讀後,深感習慣魔力的無遠弗屆。 (圖片提供:Mellow) 我們在使用現代社會中種種用品工具時,或未有深究其來歷,在小朋友「十萬個為什麼」式的追問時,只能一語記之曰:「係咁就係咁!」來將其打發。或者在公司裏面類似「呢件事以前無做過,所以就唔好做喇。」的觀念。 以鍵盤為例,或許我們大多習慣了其排列,便沒有深思為甚麼——為甚麼鍵盤的排列是QWERT,而非AOEUI(Dvorak Keyboard,此排列方式將常用字母放在中間一列,研究顯示能提升打字速度)?是因為QWERT鍵盤真的比較順手嗎? 那麼我們應追溯到鍵盤的起源——打字機。在若干復古的店舖裏,如大家手多多去按按打字機的鍵盤的話,就會發現,一旦字打得太快,撥捍很易撞在一起。於是乎,當時的人才將鍵盤排成一個難以打得快的次序,以減低其打字速度。可是,儘管現代電腦已然不用撥桿,在一個不必刻意限制打字速度的時代,我們卻依然使用QWERT排列。 (圖片提供:Mellow) 另一個例子的時間跨度更大,效果雖然誇張,但卻值得深思。現在美國太空火箭推進器的寛度受限於火車隧道的寬度,隧道的寬度僅大於路軌,而路軌寬度受限於電車,電車軌又再追溯到近代的馬車的輪寬,然後追溯到羅馬戰車輪寬的標準,而其標準便是兩匹戰馬的臀寬——143.5釐米。 這種現象在路徑依賴理論中稱作Lock-in,一旦某種形式被鎖定,後人將不論其孰優孰劣,並將它一直流傳下去。因為對於後人而言,要改變一個已然鎖定的事物或制度,先前所付出的成本將付諸流水,成為沉沒成本(Sunk Cost)。以此來解釋日常生活習慣亦然,一旦我們建立某種習慣,便難以抽身。 《歸去來辭》有說:「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家長可能已有若干難以改變的生活習慣,但對於尚為白紙一張的小朋友而言,在他們幼年時作出指引,以建立一些良好習慣,讓他們「鎖定」在一條好路軌上,那以後他們將不論該習慣的好壞,一直依賴,此將對他們未來大有裨益。 因此,及早協助子女建立理財之習慣,也是由之有因。 內容提供:Mellow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親子理財] 此$500不同彼$500? 分別在於你的 「心理帳戶」

早前與大家討論過將小朋友的三個錢箱的理財方法。這個方法要旨之一,是讓小朋友有一個資產組合,並籍此分配自己的收入,支出等。這些錢箱,其道理就和大人的銀行帳戶一樣。然而,錢箱只能計算小朋友的總資產,若要再細分其收支數額的話,錢箱便無武之地了。 而許多家長對小朋友的理財教育往往就止步於錢箱,小朋友再長大之後,便由其自行理財。因而,小朋友在中小學時特別容易出現「月光」,甚或「星光」的現象(每月 /星期用光該月/星期的零用錢)。   以財務報表記錄收支 了解箇中原因,最好的方法便是讓小朋友有一個詳細的「財務報表」,將小朋友每一項收入和支出都記錄在案,從而了解是小朋友家力不足,還是零用錢不足,Mellow這一方面就可以幫到你。 當然,財務報表相信大家早已涉獵。接下來,要與大家討論的是一個不一樣的帳戶。   首先,情景一: 你提前買了一張價值500元的音樂會門票。準備出發去音樂會的時候,才發現門票丟失。已知,音樂會因為門票價格高昂,觀眾不多,到現場仍然可以再用500元買到同樣的門票。但是,你會願意去現場再花500元買一新張門票嗎?在大多數人的日常經驗裏,他們的選擇是不會。   情景二: 相反,如果之前沒有提前購票,而是在前往音樂會的路上,發現錢包裏有一張500元不見了,你還會繼續去音樂會購票嗎?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是會。 我們細心想想,其實兩個情境中的「你」,都是實質上都是損失了500元,但為何我們會出現不同的消費決定?   心理帳戶 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Richard Thaler發現,這是因為在我們心裏,有著一個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門票的500元和錢包中的500元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前者在我們的心理帳戶中是歸於娛樂預算,既然丟了,再花錢就意味著我們在娛樂預算這一項,要花1000元來購買門票,這嚴重超支讓我們覺得不值。而後者是現金,雖然丟失了,但並不影響與我們的娛樂預算,門票的價值仍然是500元,尚可接受。   以此,亦能明瞭為什麼我們在消費政府「派糖」、或贏得獎金、六合彩之類的意外收入時,會一反以往消費習慣般,把它「一鋪清袋」。然而,錢的價值不變,只是人們往往未能對資產和額外的收入的價值一視同仁。   人對於收入支出的看法,其實是頗為矛盾的。家長的及早介入,有助小朋友去了解並防止因為這些矛盾而浪費了理財的好機會。Mellow提供記錄收支的功能,並讓家長實時追蹤孩子收支情況。電子化的零用錢更將新收到的零用錢直接歸到小朋友的資產之中,以免小朋友將其視之為「意外收入」,而大筆大筆的花光。   內容提供:Mellow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