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Say:文憑教師 vs. 學位教師

學位教席比例多年無增長 自1993年起,教育當局銳意提高小學教師的質素,鼓勵大學開辦小學教育學位課程,而大學亦承接當時四間教育學院(師範)文憑課程的畢業生,只要修畢兩年全日制學位課程,便可取得小學教育榮譽學士畢業。同時間,又開設晚間兼讀制的小學教育學位課程。此外,亦有教師遠赴海外大學,修讀一年教育榮譽學位課程。 然而,據2000年5月10日立法會議員張文光向教育統籌局長的查詢,文憑教師轉任小學學位教師事宜上,政府表示在1998年度為官立及津貼小學提供1380個學位教席,而1999到2001學年,則每學年提4供1640個小學學位教席。官津小學裏學位教師的比例,由20%逐漸增至35%。當時採取由上而下的方法改編,即是先安排校長、副校長等高職級的職位改編,然後,約35%主任級教師職位改為學位教席,剩餘的學位教席則撥作為助理小學學位教師。政府更在當時的會議上表示,暫未有計劃把官津小學的學位教席比例增加超過35%。 試想想,每年不論在本地或海外大學修畢教育學位課程的人數,往往多於所有教席的35%。 基於此,政府及教育當局根本並沒有協調師訓與學位編制,結果令擁有學位資歷的教師也「降職」為文憑教師。 逼學位教師降格為文憑職級 時至今天,爭取全面教師席學位化約有20年之久,早年已停辦了文憑教師培訓課程。現時中學、小學教師分別99%和97%持有學位,但政府一直沒有在中小學相應大幅度增加學位教師的編制。現時中學和小學實際分別有85%和65%的學位教席,仍然保留着文憑教師的職級。 現時學校的事務,比起20年前多元化和複雜,教師除了專責教學工作外,也需要籌備策劃行政工作、推動、自評及創新等項目,所以如果校內仍然以文憑教席及學位教席來區分處理行政工作的職位,學校管理層根本沒有足夠的人手去分配工作。因而在小學裏的助理學位教師,常常被要求負責主任職位的行政工作;同時,亦令一些教師希望只專心教學而推辭改編,更在業內形成「CM王」的出現,令校內分工上造成矛盾。基於此,教育局在推行全面學位之同時,也需要考慮增設中層行政職級,以解決校務行政工作分配不公的現况。 事務多元化 教席分工起矛盾 筆者明白全面教席學位化並非一朝建羅馬之事,但喜見在七月慶祝回歸21周年時,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向教育同工發出諮詢文件,就建立教師專業階梯的可行方案;中、小學和特殊學校管理層的職級安排;教師職位學位化的時間表等三方面作出建議。諮詢期由7月1日至9月7日,其間共舉行三場簡介暨諮詢會,收集業界聲音,而專責小組計劃在2019年初向政府提交報告及具體建議。呼籲各位教育界同工就諮詢文件提出寶貴意見,以提升本港教師的專業發展。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