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一條村教養,路上不孤單
非洲古諺「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即動用一條村莊的力量教養孩子的觀點,大家或許都聽過。但在鄰里關係日趨淡薄的香港社會,要家長在教養上互助和補足,談何容易?各家孩子各自有本難念的經,我的難處有人明白嗎?他山之石真的有用嗎?特別是居住環境稍遜的基層家庭,孩子有學習或其他發展障礙(SEN)或單親家庭,教養路上孤單又無力的感覺尤甚。 有見及此,香港教育大學整全成長發展中心,為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賽馬會「兒家同行」計劃,進行長時間的追蹤研究。「兒家同行」是一個大膽的嘗試,招募了共129名幼兒、122名家長,由2015年起參與為期3年的活動和訓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單親或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為對象的言語治療、感覺統合、情緒社交的訓練,家長們也參加專為成人度身訂做的教養增潤訓練。在專業社工和輔導員的帶領下,為人父母者從愛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開始,到定期的朋輩茶敘,互相支援,學習「切身育兒技巧」。 來自低收入家庭和育有SEN兒童的家長,在計劃初期表示親子關係好像斷了纜,例如「我的孩子與我玩時並不經常笑」,或感嘆「孩子好像不太喜歡我」。 而為人父母的角色上,家長亦多表達「愈來愈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孩子「令我和配偶之間出現更多摩擦」,甚至「感覺很孤單」。親子互動失效失能,與家長自己的能力感、精神是否健康,息息相關。 自我覺察 接納限制 追蹤研究發現,參與家長技巧增潤課程的家長在計劃完結時,多表示要先照顧好自己情緒,才可以更適切回應孩子的需要和問題。覺察自己,當然有好的一面,也要接納自己有限制的一面,例如有家長留意到自身情緒的盲點,在教孩子紓緩失控情緒時,也更有力量! 對於參與計劃的單親家庭而言,社區支援讓家長有一個放鬆的渠道。有媽媽還記得,在一個小時多的課程中,雖然家長們有時傾談之間會偏離主題,但當下也能令她紓緩及放鬆情緒。事實上,沒有人天生就懂教養孩子,我們都需要彼此聆聽,需要同路人彼此安慰。擴闊同路人的網絡,亦是計劃另一個亮點。家長們的互助、情緒支援,能持續並延展至課堂以外。 擴闊同路人網絡 共同成長 從家長的精神健康和自我覺察入手,為家長增強能力、凝聚智慧,同時針對低收入和SEN孩子的個別學習和成長需要,實在是整全治療和訓練的新方向。而家長增潤工作愈早從幼兒階段就開始,成效愈持久,家長的教養信心會更紮實。再進一步,我們應該探討如何讓家長互助轉化成持久的互助網絡,以「一條村合力育兒」的信念,令家長在與孩子同行的不同階段,也有同路人一同成長。 註: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賽馬會「兒家同行」計劃,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