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親子台:疫情下被忽視的工作

一年來疫情令一家人留家的時間多了,特別是小朋友留家學習,那麼額外照顧家人的擔子,到底落到誰人身上?World Economic Forum的數字顯示了一個大家不太意外的結果,照顧責任主要落在媽媽身上。超過三分之一的女性表示在疫情下,增加了照顧孩子、教導功課與在家陪伴孩子看書及聊天的時間。但諷刺地,接近一半的男性對調查的答案是「通常這不是我做的」。本來單是過往的數字,已顯示女性平均比男性花多近3倍時間在家務及照顧孩子方面。疫情下,情况似乎更趨嚴重。女性花在照顧家庭的時間,最少每星期增加了一整個工作天的工時。

傳統下的性別定型

我想起兩年前的論文題目是有關在職媽媽的教養模式,當時曾有些有趣發現,在不少受訪者身上,看到即使在一個文明及平均教育水平高的社會,但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依然根深柢固。那怕女性本身已有全職工作,但照顧孩子的責任並沒有因此而攤分。即使不少家庭會聘請外傭幫忙,我們依然覺得這板塊是女性負責的。

這些社會文化傳統在疫情下似乎更為加深,更令人不安的是,家中女兒參與家務的時間及比例,在調查看來,竟比兒子更多。這個數字值得我們反思,我們是否有份把這種不平等的傳統觀念延續。既然大家留家時間都大增,不妨一家人一同分擔家務,無分身分、男女、大小,只要作為家中一員,我們也有責任一同把家庭照顧得好。

家事是一家人的事

根據經典的哈佛大學資助研究顯示,從小有參與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會較為快樂,同時也更易在工作上取得成功。所以,不要以為我們替孩子打點好一切,一定對孩子最好。讓家人大人小朋友一起參與照顧家庭,除了有以上優點,也是用行動去打破性別框框及家庭崗位上的歧見。不會讓下一代認為照顧家庭及做家務,只應留給家中的女性或只是媽媽的工作。

同時,在政策方面,可效法其他國家把照顧家庭視為有償工作,認真地說明這些付出是有價值的,實際行動可包括推行每月兒童照顧津貼(阿根廷)、延長侍產假(比利時、意大利),在學校關閉時在金錢上補償要留家照顧孩童的家長(德國、韓國)等。凡此總總都是表達,照顧孩子這工作不比上班工作價值低,亦不應只是其中一方專責的事。

疫情下大家生活也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願這不會使媽媽們成為家中最大受害者,而是讓大家更醒覺——家事,是一家人的事。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