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去處:同米奇Duffy好友拜年 祈福𢭃利市 迪士尼龍年「喜」舞行大運

踏入大年初四,小朋友最開心當然是跟爸爸媽媽繼續四出拜年兼行大運!別忘記一班迪士尼朋友跟小朋友一樣換上了新衣,跟大家拜年之外,更邀請大家在樂園各個景點齊齊行大運,開心迎接新一年!   農曆新年期間,香港迪士尼樂園充滿新春歡樂氣氛,除了巨型米奇紅燈龍,還有多個印上迪士尼朋友肖像的金色銅錢,非常好意頭!不過若想要全年「龍」運當頭,記得依照以下秘笈,游走樂園各個行運點,把福氣和驚喜統統蒐集帶回家! 行運點1:入場收大利市 從農曆大年初一起入園慶祝的大小朋友,入場時可獲贈鋼牙奇奇與大鼻帝帝龍年利市一封,內裏除了有朱古力金幣,更包括餐飲與購物優惠券,既實用又值得珍藏,利巿派完即止,記得早些出發去𢭃利巿!而年初一至五期間舉行的「米奇與好友大街狂歡派對」中,來自電影《花木蘭》的木蘭亦會驚喜現身大派龍年祝福,緊記不要錯過! 限量派發--2月10日起入場的大小朋友將獲贈鋼牙奇奇與大鼻帝帝龍年利市一封,數量有限送完即止。(馮凱鍵攝) 行運點2:欣賞「米奇喜舞慶龍年」 為配合龍年主題,全新的「米奇喜舞慶龍年」城堡舞台表演中,象徵《魔龍王國》的魔龍絲素及其他魔龍的風箏,還有龍心族公主雷雅都會跟大家見面;而《花木蘭》裏的木須龍也會給大家驚喜呢!至於大小朋友都喜歡的米奇老鼠、米妮老鼠、唐老鴨、黛絲與財神高飛亦會於舞台亮相,和大家拜拜年、跳跳舞,記得送上如鞭炮般熱鬧拍掌聲! 載歌載舞--全新「米奇喜舞慶龍年」城堡舞台表演,多名迪士尼朋友將於台上載歌載舞,加上木須龍驚喜現身,一同祝願大家龍飛「喜」舞!(馮凱鍵攝) 行運點3:與迪士尼朋友拜年 米奇、米妮、唐老鴨、黛絲、高飛、布魯托、鋼牙奇奇與大鼻帝帝已換上賀年新裝,於美國小鎮大街及夢想花園跟大小朋友拜年拍照。想找Duffy、ShellieMay、StellaLou、Gelatoni、CookieAnn與 'Olu Mel拜年的朋友,可以到添加了不少賀年裝飾的Duffy與好友遊玩屋拜訪,而人見人愛的LinaBell則會出現於小鎮影院「我與DUFFY遊歷之旅」,記得找對「地址」不要摸門釘啊! 等你拜年--換上賀年新裝的鋼牙奇奇與大鼻帝帝在美國小鎮大街等候大家拜訪。(馮凱鍵攝) 行運點4:買賀年禮品盆滿鉢滿 樂園亦為大家準備了多款賀年禮品,除了小食禮盒,還有揮春、賀年掛飾、新衣、手袋、毛公仔等,無論送禮或自用都非常合心水! 小童必備--不少產品充滿新年氣氛,其中小手袋最適合小朋友用來收集利市!(鋼牙奇奇掛袋 $199)(馮凱鍵攝) 行運點5:新春許願牆祈福 Shopping大豐收之後,記得到夢想花園內的新春許願牆祈福!於樂園內的商店購物淨交易額滿300元,即可免費獲贈米奇與好友或Duffy與好友新春許願卡,小朋友可以寫上祝福字句和心願掛在牆上,祈求來年順順利利。 夢想成真--小朋友可以到夢想花園內的新春許願牆掛上新年心願。(馮凱鍵攝) 行運點6:品嘗甜絲絲小食 吃甜品,好開心!大街餅店及戶外小食亭準備了多款節日甜品,包括Duffy與好友紅絲絨甜品杯、Duffy與好友節日泡芙甜品盒等,而小小鎮雪糕店更設有特濃朱古力口味軟雪糕,配上紅色招紙充滿喜慶氣氛。 朱古力雪糕--小鎮雪糕店特濃朱古力味軟雪糕。($65)(馮凱鍵攝)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8期]

詳細內容

情人節放閃:不翻舊帳 「瞓醒覺便是新一天」 搞gag互窒 鬼馬夫妻恩愛19年

有說子女是父母的前世情人,這個「第三者」堂而皇之登堂入室,成為家中焦點,往往讓夫妻間感情或多或少出現變化,甚至令雙方關係急轉直下。育有兩子的Samuel與Joko,結婚近20年,人前人後表現恩愛,兩子更讓感情昇華至另一層次,婚姻生活更圓滿。趁情人節前夕,分享他們的甜蜜故事。   改歌詞跳唱發泄 化解爭執 在社交網絡平台上經常看到Samuel(盧芳森)與Joko(翁仰霓)不時「放閃」,除夕夜穿上聖誕老人圖案睡衣擺弄着心心pose、用玩具曱甴及老鼠互相整蠱對方……還有大量爛gag、互相挖苦對話的分享,與別不同的「恩愛」生活,總讓別人覺得他們如新婚般充滿情趣,卻想不到他倆今年正好踏入結婚19年。 網上放閃--Samuel與Joko經常在社交媒體中「放閃」,以心形pose向朋友祝賀新年的來臨。(受訪者提供) Joko不諱言Samuel是個暖男,從拍拖至今經常送她驚喜,「以前拍拖他會摺星星、寫情信、整朱古力等,現在偶然也送上驚喜,但更多的是整蠱我,或者偷影我醜態」!打打鬧鬧的生活,充滿樂趣,即使偶然吵架,大家亦以爛gag或惡搞打破僵持着的氛圍。「有次爭執後,我倆互不理睬,結果我將《鳳陽花鼓》歌詞二次創作,邊跳舞邊用歌詞鬧他,氣氛變得輕鬆後,大家忍不住笑,最後和好如初。」Joko回憶道。 大仔畢業--大仔丁丁去年中學畢業時,Joko在他畢業禮上預備了應援燈牌及女團Collar成員Ivy So頭像花束。(受訪者提供) 教子方向 攤開觀點尋共識 現在兩個兒子分別就讀大學一年班及小四,二人婚姻生活長時間出現了第三及第四者,最初焦點的確放在囝囝們身上,「丁丁(大仔)出世後,的確少了拍拖時間,所有聚焦都落在他身上,我覺得囝囝的出現,反而讓我們之間多了共同話題,主要圍繞着丁丁的成長教育等方向。我們不想做怪獸家長,由囝囝跌倒時要抱起呵護,還是讓他自己起身,我們也會討論。教育問題往往是夫妻爭拗的最主要原因,當一個想谷子女學習,一個想放任,意見分歧,問題自然浮現,不妨先明確地說出對子女的期望,然後把意見『攤開』,列出自己觀點,找出共識」。 當各持己見,Samuel建議其中一方先讓步,「好似當當(細仔)4年前爆發嚴重濕疹問題,我覺得要睇西醫,Joko希望嘗試自然療法,我們爭持不下時,Joko願意退讓,先試西醫治療方法,可惜濕疹問題未能改善,最後改以自然療法醫治」。即使丈夫建議最終失敗,Joko亦堅持不翻舊帳,「瞓醒一覺便是新一天,任何爭拗或冷戰必須煙消雲散」。 愛心生日會--Joko認為幸福感及儀式感很重要,囝囝們生日必定舉辦生日會,讓他們沐浴於愛之中。(受訪者提供) 周年紀念 staycation過二人世界 子女締造共同話題,夫妻擁有共同興趣亦很重要,「大家都鍾意睇書、睇電影,特別鍾情戰爭、英雄、歷史人物等題材,睇完後我們會一齊討論,分享自己觀點,探討當中的得着。一家人間中去歷史博物館、文化博物館等,看看歷史文化,又會上Netflix睇紀錄片,齊齊討論分享,互相增值,間接多了共同話題,亦拉近彼此關係」。Samuel笑言二人外出用餐,也會分享食後感,絕對是一對無所不談的夫妻。 不時曬恩愛--盧芳森(Samuel)與太太翁仰霓(Joko)人前人後也毫不吝嗇展現恩愛,二人認為孩子的出現,令夫妻間多了共同話題,讓感情昇華。(馮凱鍵攝) 婚姻生活時間愈長,感情愈容易變淡,任何事情也好像變得理所當然,要保持熱戀感覺,Joko覺得偶然也需要過二人世界,「我們家規是生日、節日要一齊過,囝囝生日一定開party,讓他們感受幸福氛圍。至於拍拖、結婚周年,我倆會過二人世界,放低囝囝,(二人)一齊staycation,享受以前拍拖的甜蜜溫馨感」。每次staycation,他倆必定會帶着最愛的波子棋,大戰多個回合,好好放鬆紓壓。 捉棋談情--兩夫婦最愛玩波子棋,即使staycation也帶同棋盤比併一番。(馮凱鍵攝) 孩子締造共同話題 感情再昇華 互相欣賞、互相尊重是愛情不老秘方之一,Joko慶幸嫁了一個懂她的人,「我們一起經營健康食品及首飾生意,偶爾我會參加一些研討會、商會,需要站在台上向陌生人發言,Samuel不會覺得我站在他前面,超越了他,反而欣賞我外向健談的性格及領導才能,希望我繼續企在前方發光發亮」。Joko很欣賞Samuel孝順,結婚以來一直與外父同住,她笑言他倆感情比父女情更佳:「我生完丁丁後,爸爸問我應該燉什麼補品給Samuel補身。聽到後我呆了,為什麼不是燉補品給十月懷胎的我!」 有人說夫妻是一凹一凸,互補不足,才能相處得和諧融洽,整個訪問以Joko為主軸,Samuel在旁補充,偶然講笑互相挖苦對方肥、矮等缺點,偶然興起作對聯,笑聲不斷,「這是我們的相處模式,我覺得孩子能夠締造共同話題,讓夫妻愛情質素昇華至另一層次」。 專家之言:父母同時同步 可減孤立感 Joko與Samuel的婚姻,連Shade心靈治癒舍的基督教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梁雪君(Suki)亦很認同他們的相處模式。「孩子出現,夫妻間多了父母這角色,當大家『同時同步』時,問題自然減少。」同時同步是關鍵所在,大家可以一同投入或不投入。若只有一方投入,不投入那個很容易感到被孤立,「這問題一般出現在男方身上,他們不如女士般充滿母性,每遇到育兒難題時又羞於啟齒向朋友求助,未能投入父親一角;久而久之,覺得太太及子女可以沒有他,在家中無歸屬感,便寄情工作,容易令感情出現問題」。 梁雪君(受訪者提供) 多溝通 寫信表達心底話 Suki結婚已經21年,以個人經驗,她認為互相溝通很重要,「任何事也不妨互相分享,多溝通,是有質素的溝通,說說心底話。當夫妻間遇到不快時,不妨先冷靜下來,試試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寫信比寫WhatsApp好,邊寫邊消化自己的思緒,絕不建議用WhatsApp語音鬧交,容易衝動說了一些覆水難收的說話,狠狠傷害對方」。 要記着,陪你走完人生的是另一半,夫妻是二人的專屬角色,是獨一無二的。「好多夫妻在小朋友出世後,由老公老婆改稱為爸爸媽媽,其實全世界只有一個人會叫你老公或老婆,我覺得還是叫老公老婆比較合適。」Suki亦建議為另一半做一些專屬獨家事件,如煮飯時為他做與別不同的厚切午餐肉、心形蛋,或者唱專屬情歌等。「男士可能覺得做專屬行為比較尷尬,但只是二人之間的小秘密,何須尷尬呢?」一些小情小趣,是重視對方的行為,有助感情昇華。 蓋同一張被子 保持親密感 Suki建議要有固定的二人世界生活,亦提出保持夫妻間甜蜜的「一張被子理論」,「二人睡覺時應該蓋同一張被,可保持親密感,鬧交時亦可『借啲意』拍拍對方或摸摸手仔紓解氣氛或認錯。若與孩子同牀的話,不宜將他們放在中間,很多個案是孩子睡在中間後,久而久之,以照顧孩子為理由,出現分開被子、老公睡地板,甚至分房瞓的情况」。她認為夫妻到了分房瞓階段,關係已經惡化,難以搶救,「大家要記着,夫妻關係好,孩子發展才會好,家庭感情會更幸福。其實感情與病一樣,有問題應該病向淺中醫,找朋友傾訴或尋求專業意見」。 文︰古月淇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8期]

詳細內容

新年活動:為慈善匯演設計醒獅服圖案 水墨畫新春添色彩

要小朋友認識中華文化,當然最好是透過學習、體驗和實踐去認識。今個農曆新年,一班6至10歲的小朋友將會把近4個月的中華文化學習成果展現在慈善醒獅巡遊大匯演中,希望與大家分享學習成果。 學習賀年傳統習俗文化 Imagineer「童賀新歲」中國文化藝術企劃的小顧問,由2023年11月開始至今年2月農曆新年期間,參與一連串有關中國農曆新年文化及藝術訓練的課程,當中包括醒獅技巧及舞步、利用AI學習中國傳統賀年習俗及文化知識,以及以水墨畫設計醒獅表演服裝圖案。雖然他們大都未曾接觸過水墨畫,但在英國Edinburgh Napier University設計系碩士陳紫君教導下,設計了各種象徵新春喜慶氣氛的圖案如金元寶、福袋、祥雲等,而他們的設計作品將印製於T恤上,並於2月24日(年十五)奧海城的新春巡遊匯演上穿著,並參與匯演。 陳紫君(圖中)透過簡單線條和形狀來教小朋友畫出不同題材,如金元寶先是畫一個脹卜卜的笑口,再加一個半圓形在上面。(曾憲宗攝) 陳紫君透過簡單線條和形狀來教小朋友畫出不同題材,如金元寶(圖)先是畫一個脹卜卜的笑口,再加一個半圓形在上面。(曾憲宗攝) 加入動物元素 不再「老餅」 小時候的陳紫君夢想當畫家,及後到英國念書,以修習油畫和水彩畫為主,她說:「當時心想,我畫得再好也難與西方人比併,有感自己是中國人,想到小時候曾接觸過水墨畫,不想它被人低估和遺忘,所以一心想再畫好水墨畫。」 水墨畫一般以山水花鳥為題材,受外國那套注重創新及個人風格的教育薰陶,陳紫君開始創出自己風格,在作品主題加入小動物元素,不但造型可愛,更掃上了淡淡色彩,不再規限於灰黑色調,大人小朋友看見後都十分喜歡。在今次的企劃中,她教小朋友以水墨來繪畫出各種新春題材,「希望透過活動讓大家知道水墨畫並非想像中『老餅』,見他們也自創了很多不同元素,是個不錯的嘗試」。 今年是龍年,陳紫君特別用水墨畫為商場設計了可愛的龍形象。(曾憲宗攝)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7期]

詳細內容

正向教育:學懂自我關懷 增抗逆力 校園森林浴 閉眼靜觀療癒身心

香港城巿步伐急促,成年人壓力大,小朋友又何嘗不是。如何教孩子停下腳步放鬆一下,學會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呢? 有學校發現大自然是個療癒身心的好媒介,透過與風、草、樹等自然景物接觸,讓學生感受平靜,藉此滋養心靈,從中學懂自我關懷,增強抗逆力,輕鬆應付日後種種挑戰。   近年不少學校和機構均提倡正向教育,更絞盡腦汁設計各式各樣活動,希望為學生建立正面情緒和快樂感。要讓小朋友感受快樂,其實很簡單,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下稱九龍灣聖若翰)就從最原始的大自然入手,讓學生參與「森林浴」療癒體驗,透過五感活動包括靜下來深呼吸、伸出手感受風在手指間流動、輕嗅樹葉的香氣等,提醒學生回到「此時此刻」,學會暫時放下負面情緒,過後懂得找人幫助。 摸一摸 嗅一嗅 留下深刻印象 九龍灣聖若翰為關注學生的精神健康需要,曾規劃不同學習活動,如疫情期間推行的靜觀文化,今學年則全面推展森林浴,並提升學生環保意識,提醒他們要關愛大自然。校長高翠萍表示,學校除了教授學生知識,另一重要任務是要培育孩子有強大心靈去面對不同挑戰,「在知識、資訊爆炸的年代,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透過不同途徑自學,是以我們更加需要照顧他們身心靈發展」。她認為森林浴是個很好的計劃,教師由這個點子開始,延伸出多個不同活動,讓全校學生可以在不同課堂、小息、專題研習周甚至旅行時一同參與,成為學校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帶回家中與家長分享。她認為森林浴和靜觀都是一些實在的活動,令學生容易掌握,「若單純地向學生講一個勵志故事,他們可能聽過便算,但透過摸一摸、嗅一嗅,便會留下深刻印象。學生最初或會坐唔定,但透過反覆練習,便慢慢掌握到技巧,學到如何利用這些活動照顧自己身心靈健康」。 九龍灣聖若翰校園內的花間小徑,學生可走進其中觀賞植物,也可進行靜觀步行,感受雙腳與大地的接觸。(黃志東攝) 沉浸大自然:在學校旅行時,教師趁機會讓學生在大自然環境中作森林浴,師生一同閉上眼,靜心感受大自然的的氣息和寧靜。(學校提供) 森林浴不一定在森林進行,即使在校園一角,也可在教師帶領下,透過五感感受周邊環境,放鬆身心。(黃志東攝) 加入價值觀和環境教育 在1月份舉行的專題研習周,不同年級的學生分別在學校參與森林浴、大地藝術、靜觀(大休息)、靜觀步行、收割農作物等活動,藉以深化他們對大自然的認識,以及明白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連繫。學校課程統籌主任吳宇傑曾修讀本地森林浴課程,他指活動設計加入了價值觀教育、環境教育等,旨在關心學生的精神健康,讓他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在大自然中得到療癒,「當學生遇到困難或負面情緒時,希望他們懂得用這些方法抽離,使心靈平靜下來,並提升幸福感和快樂感,這些都是抗逆的元素,就恍如一個安全網保護着他們一樣」。 聽頌鉢聲音:學校特別外聘頌鉢聲音治療師帶領六年級學生作大休息,讓學生用最舒適的姿勢,閉上眼,聽着頌鉢的聲音放鬆身體。(黃志東攝) 在專題研習周,二年級學生在學校農莊蒐集樹葉、樹枝、石塊來合作拼出圖畫,藉此認識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黃志東攝) 香港高樓林立,莫說是森林,要找一個可靜下來做森林浴的地方都不容易,但九龍灣聖若翰就利用校園環境及各種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大自然,如學校一角的花間小徑和花圃,不但能讓學生在裏面漫步欣賞植物,更可擁抱大榕樹、嗅嗅百千層葉香;在相對喧鬧的小息,常識室就變身成為VR森林浴活動體驗室,學生戴上VR眼鏡,用眼睛和耳朵感受大自然。而學校旅行的目的地是清水灣郊野公園,教師也安排學生在當中的樹木研習徑作森林浴,向植物傾吐心事,愉快地沉浸在大自然的關懷之中。 學校農圃種植了多款農作物,藉此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及對生命的關愛。學生這天收割,之後會把農作物送給老人院內的長者。(黃志東攝) 除森林浴,學校亦透過不同活動深化學生對大自然的認識,如STREAM專題研習的其中活動是讓他們製作驅鳥器,在不傷害小鳥的原則下,保護學校農莊的農作物。(黃志東攝)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7期]

詳細內容

新年活動:寫字心無雜念 踢走負能量 校長習書法修身 傳承中國文化

農曆新年將至,隨處可見揮春、對聯,大家有否留意到這些祝願詞都寫得特別漂亮工整?俗語說字如其人,要寫得一手好字,當然要由最根本開始——修習書法。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更可培養孩子個人修養及認識中國文化。 愛寫揮春贈友 教家長技巧 每年接近農曆新年,記者總會收到一張賀年卡,卡上的內容是以毛筆寫上的祝福字句,下款是「吳永雄敬賀」。吳永雄是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校長,平日愛寫書法,農曆新年前總會花3、4天在家寫近400張揮春和賀年卡送給同事朋友。「你問我累不累?累呀!但看到別人收到後很開心,都會記住下次要畀心機再寫得好些!」他甚至在校開班教家長寫毛筆字,每周1次、每次1.5小時,教60個家長書法技巧。吳永雄喜歡趙孟頫的行書,但他卻形容自己的書法不入流,「我喜歡寫字,喜歡中文,但卻擁有不受拘束的性格,所以我很少臨摹,多自由發揮,愛寫行草。我也跟家長說,我並不是教他們正規書法技巧,而是分享個人練毛筆字的心得」。 熱愛書法:吳永雄熱愛中文,做教師後決心要寫得一手靚字,一次逛街時遇上一名賣字畫的伯伯,他覺得對方的字很美,於是大膽上前「拜師」,其後伯伯更上門教授書法。(黃志東攝) 欠空間時間辦學生書法班 現時大部分小學因採用校本課程,學生雖獲派「習字簿」,但亦未必有書法堂及書法功課。吳永雄有感愈來愈少人寫書法,因為它既不用考試,也沒有相關功課和課堂,愛好者應更大力推廣,避免這種中國文化於下一代消失。但問到為何學校沒有舉辦學生書法班,吳永雄說:「一來需要空間和時間,畢竟學生要參與的活動太多,也難找一個地方給每個同學擺放工具去寫;二來我認為教書法的導師很重要,你問我為何老師不在堂上教,那是因為並非每個老師都懂得寫書法,講口訣和懂得是兩回事。」他指自己也在反思這兩點,也許希望日後可考慮小組教授,那便不用煩惱於空間及導師不足的問題。 校長吳永雄(中)與學生齊寫書法,大家都心無旁騖,非常專注。(黃志東攝) 中國書法既富有藝術欣賞價值,練習時又可增進個人文化修養,「我覺得它有助修定心神及養氣,因為每次寫字都要專注其中,有時坐下來幾小時我都可以不說話,心無雜念」。吳永雄說現今社會有很多負能量,但有時人們不開心去做傻事,往往只是一瞬間的念頭,「過了剎那的衝動,其實你便不會那麼憤怒,學會暫時放下,也是價值教育的一種」。此外,他認為書法講求整張紙的佈局,練字、臨摹都有助學生學會自律,以及對自己有要求。 業精於勤:要寫得一手好字,不斷練習是不二法門。吳永雄指愈少筆劃的字愈難寫得好看,勤力鍛煉便能取得成果。(黃志東攝) 教學相長 學生字如其人:文質彬彬 這天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幾名熱愛書法的學生跟與校長一同即場寫書法,吳永雄指學生都文質彬彬,認為他們字如其人。4個學生都沒有特別找老師學書法,不過對書法有一定興趣,馬可瑩表示練習書法時可令內心感到平靜,李心悅則認為書法有一種很獨特的吸引力,令她有興趣鑽研。 吳永雄覺得要讓孩子愛上書法,家庭氣氛也很重要,如五年級的姚科全及六年級的孔睿津均是在父母薰陶下愛上書法,睿津媽媽平日在家也會寫書法,更會親自教導女兒,成為母女間的周末親子活動;科全更指遇到不懂的都會請教爸爸,並希望從楷書學起,「我會想日後當別人看到我漂亮的字體時,會覺得我是個品行良好的人」。 學生心聲:學生姚科全表示很仰慕校長能寫得一手好字。「看到校長寫的揮春,覺得字很美,也想不斷鍛煉,希望有一天能寫到像他一樣漂亮。」(黃志東攝) 讓學生愛上書法有難度 向小學生推廣書法,知易行難,除了像吳永雄提及的時間、空間及師資外,當然還有一些刻板的想法,認為寫書法沉悶又麻煩,令不少家長和學校對它卻步。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主席陳雪儀笑說自己也曾有這一套想法:「中學時想學國畫,但老師說我要先學書法,當時都覺得寫書法很悶,又像罰抄,每次準備文房四寶又多工夫,誰會喜歡呢?」但想到書畫同源,明白中國繪畫和中國書法有密切關係,加上繪畫也需題字,於是她就乖乖開始學書法,過程中才慢慢了解到箇中奧妙,後來更愈寫愈喜歡。 積極推廣:陳雪儀在香港土生土長,小時候接觸書法的機會不多,但「撻着」後便難以抗拒。「大家常說小朋友很忙,不會喜歡書法,但其實我們根本沒有給他們接觸書法的機會,這是很可惜的。」(楊柏賢攝) 陳雪儀曾任中小學中文及視藝科教師,現時私人教授國畫及書法,去年加入香港藝術發展局,希望在中小學推廣中國書法,卻發覺有一定難度。 她說:「我明白學校和家長都會先着重學術,其次學生也有很多課外活動,相比起來,書法變得不太重要,最終只能以活動形式推廣。但我當然不甘於此,因為中國書法需要基礎、重視實踐,學習過程中的領悟也十分重要,非一兩個活動可做到;加上學生也可藉書法認識中國文化,包括中國文字的特色、漢字的演變、不同書體的美感等,學寫一個字,已經包含很多中國文化知識在其中,毋須說教,學生也能慢慢體會」。 循序漸進:書法基礎3部曲 (一)認識漢字 中國文字不止包含象形含意,也講求美感。為何象形的眼睛後來變成直立的「目」,「見」字做部首時永遠在右邊,這全都有講求美感方面的考慮。由鑄於銅器上的金文,演變成後期的篆書到楷書,可以了解到社會的轉變和需要。學習書法或欣賞字帖時,學生可明白中國文字的特色,亦可從中了解自己民族的悠久歷史。 (二)學習構圖 中國書法充滿藝術美感,猶如繪畫、攝影,學書法基礎之一是構圖。不同書體如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各有特色,其中隸書為扁方體,起筆收筆「蠶頭雁尾」,線條亦有粗幼不同,適合初學者臨摹,對學生來說也較容易理解。 (三)毛筆選擇 毛筆本身可營造出粗細濃淡千變化萬的線條,初學者不宜用太硬的毛筆,較軟身的毛筆可寫出剛勁有力及柔中帶剛的文字,初學者可選用軟硬適中的「加健小白雲」毛筆。 資料提供:陳雪儀 (楊柏賢攝/明報製圖)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7期]

詳細內容

DIY:親子DIY賀年食品 圓碌碌達摩鳳梨酥 新春招好運

達摩是日本的「緣起物」,有招來好運的意思,當它化身成可口的鳳梨酥,更加是新春送禮自用的最佳禮物!由Alice姐姐主理的烘焙課程,今年就推出了這個可愛的甜品款式,更設有親子班,讓大小朋友都可以嘗試製作這個圓碌碌的達摩,為身邊人帶來好運。 很多達摩造型均是展露一副兇惡或嬲嬲表情,Alice特別為它畫上笑臉,配合其圓碌碌身形,頓時變得祥和可愛。她亦鼓勵學生某些地方可自由創作,得出來的成品會更加有趣。(黃志東攝) 農曆新年快到,大家可能也想製作一些賀年食品,不過來來去去都是蘿蔔糕、年糕或笑口棗,好像欠了點新意。2015年成立的烘焙教室「Alice's Dream Kitchen愛麗斯。夢。廚房」今年特別推出多款新年造型甜品課程,其中可愛達摩鳳梨酥採用台灣土鳳梨餡製作,一盒6個又紅又金黃的造型,必定哄得親朋戚友開開心心。教室創辦人Alice Tang表示,鳳梨酥餡料製作頗花時間,所以今次採用了現成餡料,但也是經她精心挑選的不甜膩配方,不容易食滯。而達摩鳳梨酥更設有親子班,適合5至11歲小朋友及家長一同參與,即使沒有任何烘焙經驗也不用擔心,Alice會先做示範,之後學員便跟着做,過程中Alice也會不斷提點。她不建議學生只顧望着食譜,而是想他們全心投入DIY,所以上課時不會提供食譜,但會準備好給他們下課後帶回家裏,依據食譜來製作。 ■製作示範 ◆材料 無鹽牛油、奶粉、低筋麵粉、糖霜、雞蛋、食用色素、鳳梨餡料、鹽(Alice表示材料分量需要保密,只要參加課程便可獲得食譜,以及製作酥鬆外皮的配方等) 材料(黃志東攝) ◆步驟 (1) 把無鹽牛油及糖霜打至軟身(黃志東攝) (2) 把半份雞蛋加入已拂打的牛油中拌勻,融合後再加入餘下半份雞蛋拌勻(黃志東攝) (3) 加入奶粉、鹽及低筋麵粉拌勻成麵粉糰(黃志東攝) (4) 把麵粉糰分成4份,分別以食用色素搓成紅、金黃、黃及淡黃色(黃志東攝) (5) 鳳梨酥餡搓圓,分6份放於紅色及金黃色麵糰(各3個)之中(黃志東攝) (6) 已包餡的達摩略搓成圓柱體(黃志東攝) (7) 搓一小塊淡黃色麵糰,壓成橢圓形,黏在達摩之上做成小臉(黃志東攝) (8) 搓一小塊紅色麵糰,用刮刀弄成正方形,黏在金黃色達摩之上做成揮春(黃志東攝) (9) 搓兩小塊黃色麵糰,分別壓成長身橢圓形及一個小圓形,黏在紅色達摩之上做成金元寶(黃志東攝) (10) 放入焗爐焗20分鐘(黃志東攝) (11) 焗好後用糖霜繪畫上眼睛,揮春上寫上吉字,即完成(黃志東攝) 完成課程後可有6個鳳梨酥帶走,鳳梨酥的存放期約為一周。(黃志東攝) ■INFO 可愛達摩鳳梨酥工作坊 日期及時間:可於官網查詢(每節2小時起) 價錢:$428起/人(親子班$528起/ 1名4至11歲小朋友及1名家長,2成人同行每位減$10) 機構:Alice's Dream Kitchen 愛麗斯。夢。廚房 地址:砵蘭街332至334號 龐堅中心3樓全層 報名:https://shorturl.at/lJZ16 註:(另有立招財貓貓花生酥及招財貓貓布丁杯等新年工作坊)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6期]

詳細內容

P牌父母:「輔助教養模式」 以同感心滿足需要 讓子女做真實自己 引出好行為

現今雖然有很多不同教養理論,坊間亦有無數育兒寶典,但總的而言,主流社會所奉行的,都屬於「社會化教養模式」(socializing mode parenting),即以控制及改變兒童行為去切合社會的道德規範。但近年亦有新派主張「輔助教養模式」(helping mode parenting),提倡父母應該不帶批判地接納孩子所有面向,並以最大的同感心去回應和滿足他們的需要和期望,皆因相信當小朋友的生命得到充足滋養後,美德便油然而生。今期「P牌父母」系列,將帶大家從一個嶄新的角度,看看不一樣的育兒方式。   「輔助教養模式」最先由美國心理史學家萊.德莫斯(Lloyd deMause)提出,其後澳洲心理學家顧樂本(Robin Grille)再在其著作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作進一步闡釋。顧樂本在書中提到「『社會化教養模式』把重點放在兒童的『好』行為上,多於他們的情緒健康狀態,卻忽略了好行為其實是由健康情緒自然引發」。因此他認為,建基於兒童身心發展的「輔助教養模式」更值得推崇。 「輔助教養模式」強調教養以關係為中心,父母不宜對子女作出太多控制和管教,只需要與他們同感共情,孩子便會步向良好的發展。(filadendron@iStockphoto) 「社會化教養」漠視孩子需要 在香港,把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翻譯成《善養小童成大同》的慈善機構「教育大同」,也積極推廣「輔助教養模式」(機構稱之為「善養」),其聯合創辦人之一周凱旋(Karen)是兩女之母,她初為人母時,也是遵照主流的「社會化教養模式」去育養長女,以餐桌禮儀為例,「每次與外人一起進餐時,我都會要求當時只有兩三歲的女兒,無論那道菜有多喜歡吃,都不准多夾,一定要留給別人吃」。 周凱旋(受訪者提供) Karen指出,那時一心只想教導女兒要懂得人情世故和禮貌,卻不知道,其實這些要求,並不符合兒童心智健康發展的軌迹,「兩三歲的小朋友,最重要是滿足自己的需要,他們未懂得表現自發的利他行為,但當時我沒有理會女兒的感受和感情需要,只是一而再地要求她做出不是由心而發的行為,使孩子感到焦慮不安」。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Karen說,會採取更理想的做法,「其實『要留給別人吃』,是否只得『不准女兒多吃』這個方法呢?我可否事先準備更多分量,甚至把自己那份讓給女兒呢?」Karen又謂,很多人都以為品格是從小訓練或督導出來的,但她認為,若孩子的情商能力未足以讓他們表裏如一地展現出成人的期望,兼且重複被最親密的人批評、指摘,便很容易覺得自己不好或能力差,產生羞恥或自卑感,長期在這種情緒狀態下,他們的品格是很難建立起來的。 在坊間,亦有不少育兒專家會按着兒童不同的發展階段,提出各種「教養信條」,同樣支持「善養」、育有一子一女的天珠說起便耍手擰頭:「我試過跟得很痛苦,有超大的挫敗感!」 逼兒子戒夜奶 媽媽感挫敗 天珠曾經像很多新手媽媽一樣,博覽育兒天書,並把建議付諸實行,但屢試屢敗,其中打擊最大的,是替當時11個月大長子戒夜奶的經歷,「有本『育兒聖經』說,1歲左右是嬰兒戒夜奶的最佳時期,於是我馬上嘗試。而所謂的方法,其實只是任由孩子哭鬧也不屈服。專家還強調,孩子會哭一段時間,少則幾天,多則兩星期,捱過就會成功!」 惟事情並沒有專家所言般順利,天珠的兒子每晚都哭得聲嘶力竭,哭到第4天,小寶寶已幾近失聲,「那時我還未心息,很想征服兒子,只是丈夫給我當頭棒喝,他問道:『為什麼一定要現在戒奶?為什麼一定要用這種方法?他明明還未準備好!』」經此一役,天珠醒悟到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步伐,如何管教,亦沒有既定方程式,父母只能透過與孩子連結,摸索彼此都輕鬆自在的相處方式。 「善養」其中一個核心觀念,是深信小朋友每一個行為,都只不過在表達內心的想法,不存在主流教養觀念所指的「扭計」,因此鼓勵照顧者「以最大的同感心,支持孩子做真實的自己」。Karen以購物、買玩具做例子,「孩子年紀愈小,是愈需要通過物質去感受別人對他的愛,所以小朋友看見喜歡的東西,便會叫爸媽買給他,這是一個很單純的舉動,但成年人往往把事件想得太複雜,變成了行為問題」。 天珠的兒子現在5歲多,正值喜歡買玩具的年紀,並且對車仔情有獨鍾,每次經過玩具店,總是說要買。對於被上一代以「社會化教養模式」養大的天珠,確曾為此困惑過,因為從小到大,她都被灌輸「只買需要的,不買想要的」,也害怕兒子追求物質,長大會變成揮霍無度的「二世祖」。但當天珠逐漸梳理自己的情緒後,便發現內在的恐懼並非真像,「其實小朋友對『消費』和『金錢』的概念很模糊,他們只是單純地回應自己內心的需要,但成年人就會解讀成『貪婪』」。 Karen和天珠也不約而同地認為,孩子對玩具的渴求,並不會無止境的。天珠表示:「後來我觀察到兒子,他之所以不斷要求買車仔,背後是有目的,原來他正在用車仔去創造一個城市!因此,他提出買車仔,並非純粹是一個空洞的欲望。他最近可能覺得足夠了,也漸漸減少了購買次數。」Karen則謂,她以「善養」模式孕育次女,亦在其小時候,樂意滿足她物質上的需要,如今女兒11歲,會懂得向媽媽表達,自己的物資充足有餘,毋須多買了。 了解背後原因:天珠的長子(上圖)情迷玩具車仔,但其不斷購買的行徑並非出於貪婪,乃是想藉車仔去創建城市(下圖)。(受訪者提供) 可自製遊戲玩具 滿足物慾 那基層家庭又怎麼辦呢?天珠強調,「善養」不等於家庭經濟條件欠佳,也要不顧一切去滿足孩子的要求,「其實重點不在於是否為小朋友花錢,而是在於能否真心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欲望,從他們的視覺看世界」。她續指,滿足孩子物慾的方法有很多,因為「擁有」不一定要「購買」,可以是自己製作、問別人借、以物易物,甚至跟孩子玩幻想擁有的遊戲等,只要小朋友感受到他的欲望是被同感,而父母亦樂見兒女得到滿足,那就已經是「善養」了。 善養教育:天珠摒棄坊間的教養信條,以「善養」模式孕育懷中的次女,感覺輕鬆自在。(受訪者提供) 「善養」既是主張照顧者讓孩子做真實的自己,並應當充分回應和滿足他們的需要,很多父母會隨即陷入一種「即是什麼都由小朋友話事,大人無得say no?」的迷思。在「善養」路上,Catherine的經驗就並非如此。 Catherine(受訪者提供) Catherine的女兒15歲,被診斷有自閉症和輕中度智障,「我女兒雖然不太懂得用言語表達,但她是一個很活在當下、表裏如一、非常忠於自己的人」。Catherine說,女兒會因應當下每刻的感覺去表達自己,及向身邊的人直接提出需要,但作為媽媽,都未必每次可以百分百滿足孩子的要求,「因為我『善養』女兒之餘,亦同時要『善養』自己、惜自己,斷不能在覺得辛苦、感到委屈的狀態下,勉強自己去滿足她」。 滿足孩子和愛自己 並非對立 不過,Catherine重申,父母在「滿足孩子」和「愛自己」之間,不一定是二元對立的,彼此可以有很多協調空間,去達至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貼近雙贏的局面。Catherine分享其中一次經歷,「女兒是一個情緒很敏感的孩子,很容易覺得被忽略,經常要我待在她身邊。有個晚上,我覺得十分疲倦,很想早點睡覺,但女兒卻不停大聲呼喚我,希望我可以走到她房間替她抓癢」。Catherine感受到女兒渴求媽媽的陪伴,於是馬上回應,但由於睡意實在太濃,Catherine便直接告訴女兒,自己已經沒有能量了,只能短暫逗留,「當刻,女兒主動提出『媽媽睡在牀腳尾』,這就是我們母女一個互相調節的方法!這樣,女兒既得到我的陪伴,我亦可以舒適地躺下來,不會覺得辛苦和委屈」。 出書分享:跨專業父母悟出心法 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周凱旋(Karen),最近跟11名同樣擁抱「善養孩子.善待自己」觀念的父母,當中包括心理輔導員、社工、教師等,聯合出版《教養帶我去新維度》(圖),透過各人平凡又真實的生活故事,分享他們如何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出讓每個家庭成員都可輕鬆自在做「真實自己」的寶貴經驗。 書中涵蓋5大主題,分別是愛孩子、愛自己、愛家庭、愛世界和愛人生。雖然作者們強調此書並非教養指南,但希望藉着他們的集體經驗來讓讀者各取所需,並從故事中得到啟發,悟出適合自己和家人的心法,一起提升教養的能量。訂購詳情,可瀏覽bitly.ws/3a5HJ (受訪者提供)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6期]

詳細內容

新春匯演:鳳隊華麗登場 龍隊輕功疊羅漢 龍飛鳳舞 閃亮花車巡遊

農曆大年初一的賀歲花車巡遊今年終於復辦!各個有份參與演出的隊伍都非常期待這天來臨,更已開始積極籌備和練習,希望讓觀眾及現場每一個人都感受到歡樂氣氛。想知今年的巡遊演出有多精彩?讓我們先睹為快,深入其中一隊表演隊伍——舞蹈學校「SDM爵士芭蕾舞學院」(下稱SDM)的綵排現場,看看化身「小龍」和「小鳳」的表演者準備了什麼特別項目給大家欣賞。   香港旅遊發展局繼2019年後復辦「2024新春花車巡遊匯演」,因是龍年,據知屆時多輛花車均會以「龍」為主題,而表演隊伍之一的SDM更以爵士舞聯乘武術表演,派出化身鳳凰的小舞者和「SDM武藝館」學員舞龍出場,匯聚中西文化演出「龍飛鳳舞喜迎春」。 一眾SDM舞蹈及武術學員、導師及院長都在積極準備今年花車巡遊演出。(鄧宗弘攝) SDM院長陳遠航(Peony)表示,當學員知道今年復辦賀歲花車巡遊時,都表示很興奮,非常積極做好各種準備工作。「過往多年我們都有參與花車巡遊演出,甚至曾到澳門表演,學員能夠參與其中都會被現場觀眾的熱鬧和開心氣氛感染,是一個不錯的體驗。」她續說,以往SDM主要在巡遊時表演爵士舞、K-pop等舞蹈,由於2022年成立了武藝館,所以今年巡遊打算以爵士舞及武術一同演出,團隊有近100人,希望帶出中西文化合璧及喜慶的效果。 陳遠航(鄧宗弘攝) 中國風舞步:SDM導師Crystal指今次巡遊的舞步會加入一些中國特色元素,同時又與武術表演crossover,是非常嶄新的表演形式。(鄧宗弘攝) 各分校甄選舞者 國家級教練訓舞龍 為迎接這次演出,SDM早前於各分校甄選,從200名學員中挑選出數十名演出者,並分為「龍」和「鳳」隊,製造龍飛鳳舞的效果。「鳳」隊學員將穿上不同的鳳凰造型服飾,顏色以紅、金為主,裙子更掛有閃燈,加上羽毛營造華麗感,當中更有幾名學員會戴上巨型鳳凰翅膀,相信大家見到也會「嘩」一聲呢!負責舞蹈排練的導師Crystal指因為巡遊已停辦多年,所以很多被挑選出來的學員均是首次參與,對巡遊既好奇又期待,最常問的是「造型是否漂亮」!她更指挑選演出者除了要有一定舞蹈技巧,自理能力也十分重要,「因為綵排和表演時間也很長,所以自理能力很重要,還要捱得眼瞓!不過我們學員很多都習慣面對大型演出,相信這一點不會難倒他們」。 「小鳳」造型:8歲學員卓穎表示,今年是首次參加巡遊,非常興奮和開心。「鳳」隊有多款不同造型,卓穎身穿的是「小鳳」款式,以紅、金色為主,不過還會再改良。(鄧宗弘攝) 舞龍速成:武術學員Sissie只學了3堂便掌握了舞龍的基本技巧。(鄧宗弘攝) 至於「龍」隊學員將會拿着特別訂做的道具,以舞龍形式出場,並配合精湛武術拳劍套路演出。是次表演是由「SDM武藝館」導師、馬來西亞國家級教練蔡傅豪(豪sir)帶領及排陣,更有福建中學附屬學校的學生一起參與演出。豪sir表示,平日學員練習均是以步法、手法及拳術為主,鮮有配合道具的演出,所以今次編排特別是為巡遊而設,學生都十分用心練習。他更透露,屆時將會有「輕功水上飄」及疊羅漢等動作,非常令人期待。 閃燈龍頭:豪sir(左)表示,舞龍道具是為這次演出訂製,龍頭更會閃燈。學員要在這段日子學習如何操控它們。(鄧宗弘攝) 道具舞龍:豪sir教導學員舞龍時要表現氣勢。9歲的凱耀從幼稚園已學武術,今次以道具表演舞龍感到新鮮好玩。(鄧宗弘攝) ■INFO 國泰新春國際匯演之夜 巡遊匯演日期︰2月10日(周六) 時間︰晚上8:00至9:45(晚上6:00起,巡遊路線一帶將舉行熱身派對) 巡遊路線︰ 九龍尖沙嘴(由香港文化中心廣場出發,沿廣東道、海防道、彌敦道及梳士巴利道前行,以香港喜來登酒店外為終點) 門票︰$300起,65歲或以上長者、3至11歲兒童半價(香港居民) 售票︰尖沙嘴碼頭旅發局九龍旅客諮詢中心 查詢︰2508 1234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5期]

詳細內容

教養之道:P.E.T.助提升家長效能 改善親子關係 繆美詩授秘笈 踢走溝通絆腳石

亞視前新聞主播繆美詩(Rachel)曾任職新聞及公關行業,與任何人都可以侃侃而談,優秀的溝通技巧亦是她最感自豪的地方。可是,當回到媽媽這個身分時,偏偏她多年來的溝通技巧卻不管用,經常因為自己對女兒們的judgement(判斷)而成為親子關係的絆腳石,「當你(對孩子)一有judgement,孩子就不會喜歡聽你說話」。為了改善彼此的關係,多年來她不斷修讀各項增進親子關係的課程,最新完成的是有60年歷史的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P.E.T.),中譯「家長效能訓練」或「父母效能訓練」,更成為認證導師,開班教授其他父母解決親子疑難雜症,也培育孩子成為獨立、有自信自尊的人。 Rachel笑言以前從事新聞和公關工作,應十分明白何謂溝通。但2019年大女兒大病一場,使她完全忽略了細女,最後細女出現了很多情緒問題,更常與她「唱對台」,使她反省自己與孩子溝通時加入過多的批判,也讓她有機會重新學習,走上今日教授家長課程之路。(受訪者提供) 製教學影片 網課示範分享 Rachel在多倫多的大學念新聞系,回港後做過新聞主播和公關,後來成為兩女之母,2022年一家四口回流加拿大生活。女兒Charley和Lois現時分別12及10歲,回想女兒出生時,她讀了一大堆家長教養課程,如蒙特梭利家長教育、正向管教、NLP親子溝通、兒童遊戲治療等。及後女兒長大,她發現有些針對幼兒的技巧已不太管用,加上面對新環境,她又接觸了另一個家長課程——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P.E.T.),中譯「家長效能訓練」或「父母效能訓練」,想不到這課程不單令她打開了與女兒溝通的新技能,更成為P.E.T認證導師;現時她更於網上授課,接受來自香港、溫哥華、多倫多、悉尼及倫敦不同時區的父母報讀。 為了讓家長有效地掌握用法,Rachel破格把24小時的課程改良,變成一個長達7個月的課程。「看到很多家長上課時都忙於寫筆記,我認為他們應該要有多些時間分享,所以製作了7個教學影片,讓家長可隨時重溫,並在9個實時網上課堂(Zoom)集中做練習、示範和分享。」 Rachel認為P.E.T.課堂最大價值在於實際討論和應用,「要理論的話,看書上網已可找到,我最關心的是家長看完後是否用得着,所以在課程期間的7個月,我都會用WhatsApp群組讓家長互相分享和支援,如果看到別的家長能成功,其他家長都會更有動力做好」。 參考書籍:坊間可以買到P.E.T.的中、英文版本書籍,參與課程的學生亦會有課程手冊。不過Rachel和Winnie均強調家長及導師之間的討論、分享和支持,比單向地熟讀理論更加重要。(顏燕雯攝) 放低judgement 開溝通之門 被P.E.T.「點醒」的Rachel說,過去很多家長的教養焦點都放在「如何搞定孩子」之上,但讀完P.E.T.後,家長會醒覺孩子大部分的問題其實都是源自父母。「P.E.T.是一種可以排難解紛、把人與人關係拉近的溝通模式,最終目的是要讓家長放低judgement,聆聽孩子的說話,讓他們感到被尊重,而不是他說一句,你就開始發表自己的道理,或用有導向的問題去問他,這樣只會讓孩子不願再跟你溝通。所以我會說這是一個讓父母可以自我成長的課桯,亦可應用於不同年紀的孩子身上(最理想為3歲以上,懂得用語言溝通的孩子),甚至可應用在夫妻、上司與下屬等關係之中。」 家長從P.E.T.課程中學習聆聽子女聲音,可令家庭關係更融洽。(Tomwang112@iStockphoto) 同是P.E.T.認證導師的施蔚藍(Winnie)在2017年於本港開辦P.E.T.家長課程,是本地第一批以廣東話授課的P.E.T.導師,她的學生更包含夫妻二人同行及祖父母輩。「P.E.T.讓大家在一個框架之下去思考到底是孩子有問題還是自己有問題,了解後再用相應技巧去溝通和解決。要注意的是我們不是教父母替孩子解決問題,相反父母擔任的是輔助者角色,引導孩子自己負責處理問題。」 主攻本地:Winnie最初開辦廣東話P.E.T. 課程,目的是希望把這個家長課程帶給本地父母,除了在家或租用場地開班,她亦有到國際學校開班,希望家長可循更多渠道認識它。(顏燕雯攝) 留學女兒鬧情緒 P.E.T.助解難 就以她自己的例子來說。Winnie的大女兒今年19歲,2年前到外國讀書,出外後不足1個月便打電話回家說要回來。「如果我沒有學P.E.T.,聽到這說話可能已經發瘋了,千辛萬苦送孩子過外國,難道馬上又要接她回來嗎?但P.E.T.令我學到聆聽和陪伴,於是我便由她繼續說,慢慢她也冷靜下來,說是因為疫情期間學校不准學生外出,令她覺得很辛苦。我一邊聽,一邊『等位入』,說會支持她的想法,但同時指出若要回港的話,也得經歷隔離等手續,讓她想想那是否一時三刻之想法。」Winnie說女兒掛上電話後,自己也坐立不安,但深信做法正確。數天後女兒果然致電告訴媽媽不想回港了,更說發現之所以有那種回來的想法,是因為與一些常帶着負面情緒的同學在一起,只要多跟其他擁有正能量的同學來往便不會這樣想。「整件事我都沒有加以批判地聆聽,最後女兒可自己解決問題,就是家長們最想見到的。難道你想一世跟着他們幫他們解決問題嗎?孩子愈大,愈能突顯出這種溝通方法的力量。」Winnie說。 (圖、圖3)Winnie教授P.E.T.時,第一堂先要讓父母學會「行為四角」(behaviour window,圖)。Thomas Gordon把孩子的行為分成可接納和不可接納,之後再細分成到底是小朋友問題、大人問題,還是雙方的共同問題等,分類後才用相應方法解決。「我們不會執著於孩子乖或不乖,舉例他吃飯很慢(圖3),要觀察他的情緒,是很開心還是不開心?他吃飯慢但開心(享受),父母感到憤怒,即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問題,可用正視式我信息(I messages)或轉換法去處理。若他表現不開心或說出帶有情緒的說話,則表示是孩子的問題,要了解他是否有一些未能滿足的需要,要去確認和聆聽。行為四角可讓父母思考用什麼方法去與孩子溝通、化解衝突,以及多留意自己的狀態。」(資料圖片) (圖3)(資料圖片) ■INFO 家長效能訓練證書(P.E.T.)網上課程 對象︰家長、教育工作者,或對教養有興趣之人士 導師︰繆美詩(P.E.T.認證導師) 日期︰2月10日至9月中(包括實時網課練習及討論分享、教學影片、單對單網上諮詢等活動) 費用︰$4850 查詢及報名︰www.theparentingmuse.com/zh/classes 知多啲:如何考取P.E.T.導師資格? P.E.T.由已故心理學家兼三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湯馬斯‧高登(Thomas Gordon)於1962年創辦,這套具系統、以親子溝通技巧為核心的課程,多年來在外國廣泛流行。教授課程導師需先完成P.E.T.課程,另再需完成導師訓練課程,之後舉辦一次由美國Gordon Training International認可導師旁聽的家長課,過關後才可獲得導師資格。而繆美詩更於2022年特地飛到美國聖地牙哥Gordon Training International總部上導師課程,返回加拿大實習後再正式教授課程。 學以致用:認真聆聽女兒心聲 Jessman(左一)擁有一對12歲孖女,去年曾參加Rachel教授的P.E.T.課程。她經常上網及閱讀一些與小朋友溝通及教養的方法,由於女兒開始踏入青春期,經常做出「挑戰」父母的行為及「唔聽話」,令她想尋找一些可以與他們溝通得更好的方法,最終找到P.E.T.。「記得剛上完2堂,女兒就跟我說不想去補習,但補習的確對她們的數學成績有幫助,我實在不太明白,也跟她們吵鬧過。之後Rachel教我要認真聽女兒講,我才發現以往我都是不斷自己講,沒有聽她們細說。最後得知她們只是怕成績不好被老師取笑,卻承認補習對自己有幫助。當下我才明白整件事緣由,更感受到這個課程神奇之處。」Jessman更笑言女兒鼓勵她繼續上課,「因為她們說我上課後變得冷靜了,也願意聽她們說話,所以常常問我還會上多久,叫我要繼續上」。 (受訪者提供)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5期]

詳細內容

種植樂:讀繪本做蛋糕 支持本地農業 落手種士多啤梨 領悟生命獨特

相信大部分小朋友都吃過士多啤梨,甚至試過跟爸媽到農場把新鮮的士多啤梨摘回家慢慢品嘗。紅彤彤的士多啤梨不但味道好,外形又討人歡心,但它們的成長故事,你又知道多少?適逢士多啤梨當造,有慈善機構舉辦「士多啤梨節」,讓大小朋友透過親身種植、觀察和分享等活動,不但可對這種水果加深認識,同時亦可感受農夫辛勞,以及領悟生命的獨特。   2023年11月,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下稱式宏家)二年級學生一同在校園種植士多啤梨,從幼苗開始,每天小息時都會分組悉心料理自己的盆栽,包括淋水、施肥、除草,到1月喜見開花結果。校長方子蘅說,這個過程不但能培養學生的責任心,看到別人的盆栽比較茁壯,自己的開花結果較慢,也能做到共學、互相鼓勵和欣賞,並明白到生命的獨特,因為每棵士多啤梨就像每個小朋友一樣,成長速度也不一樣。學生回家又會跟父母分享有機種植的概念,學生和家長同樣有得着。 見證成長:參與士多啤梨節的其中一間小學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師生,見證士多啤梨的成長。而是次活動的義工洪細君(後左一)為沙田崇真學校前校長,她亦帶同兩名沙田崇真學校的學生陳均瞳(前左一)及張慕桐(前左二)來與同學仔分享交流。(朱安妮攝) 體驗農民辛勞 培養解難能力 於式宏家成長的60棵士多啤梨幼苗乃由本地農圃壹米田贊助送出,亦是慈善機構「農心行動」舉辦「香港本地士多啤梨節」的其中一個活動項目,由「農心行動」董事文誠任及項目統籌張潤興合作策劃。張潤興為香港城巿大學前教授,他表示,自2023年6月漁護署主辦的2023本地有機西瓜節後,便萌生在港舉辦首屆本地士多啤梨節的想法,並自9月開始實行。這個士多啤梨節的項目主要分兩大部分,第一是學校巡禮,讓本地小學生享受種植士多啤梨的樂趣。他找來已退休、沙田崇真學校前校長洪細君來幫忙,招募本地9間小學,除式宏家,還有浸信會呂明才小學、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愛學校、九龍城浸信會禧年(恩平)小學、路德會梁鉅鏐小學、保良局莊啟程小學、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及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每間學校均獲得由壹米田贊助送出10多盆至60盆士多啤梨幼苗,然後再派義工前往學校教授學生如何照顧士多啤梨盆栽。參加的學校可自由安排參與種植活動,並鼓勵學生參加填色和四格漫畫繪畫比賽,藉此記錄栽種士多啤梨的感受。 校園種植:不同學校接受士多啤梨幼苗後,都由學生悉心照料至其開花結果。(受訪者提供) 耕作參觀:這天,一班式宏家二年級學生去到新田852環保木瓜園參觀,並跟張潤興(右)見面。小朋友紛紛向他查問在種植士多啤梨時遇到的問題,包括如何避開掠食者、每天要澆多少水等。(朱安妮攝) 由於每間小學都可自由安排細節,活動設計更具彈性。式宏家便選擇讓全級二年級學生參與,以二人為一小組,負責照顧一盆幼苗。負責教師李潔玲說,小息時學生都會在學校的園圃淋水及除草等,而又因他們採用有機耕種方法,如用雞蛋殼代替化學肥料,學生也可藉此了解農藥對泥土、植物生長和環境的影響。又因為每盆幼苗的成長速度不一樣,有學生因仍未見到開花而不開心,更有學生的士多啤梨被鳥兒吃掉,「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機會,讓他們明白農夫的辛苦,知道栽種植物需要有耐性及堅毅的精神,也學會想辦法解決問題」。 義工指導:義工到學校為學生提供士多啤梨種植的貼士。(受訪者提供) 探訪同學:洪細君(圖中)為退休小學校長,對慈善工作不遺餘力。她特意到訪式宏家,了解參與士多啤梨節的小朋友種植士多啤梨情况。(朱安妮攝) 收成喜悅:二年級的梁暟晴表示,原來栽種士多啤梨也不容易,見到它們由小白花變成果實,就特別開心。(朱安妮攝) 助本地農夫建立品牌 至於項目第二部分是巿區巡禮,把本地農業推展至社區給公眾認識。在擁有豐富籌劃農墟經驗的文誠任策劃下,社區巡禮幾個月來已舉行多個活動,包括2023年12月在小白鷺餐廳及茂蘿街7號分別舉辦親子士多啤梨主題活動及有民歌表演的都巿農墟,藉此使公眾對本地農業加深認識,並讓本地農夫販售農產品。「士多啤梨節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是為本地農夫建立一個製造自己品牌的機會。本地九成以上果菜都是由內地運送而來,因成本等問題,本地農夫很難在巿場上跟他們競爭,我們只想做些事情,讓他們的血汗得到回報。」張潤興說。 士多啤梨節巿區巡禮的其中一站將會在周末(20、21日)於中環PMQ的味道圖書館舉行,活動包括士多啤梨主題拍照打卡位、士多啤梨親子繪本伴讀、本地士多啤梨杯子蛋糕工作坊及校園士多啤梨繪畫比賽作品展覽,周六(20日)更加會舉行參與學校的填色和四格漫畫繪畫比賽頒獎禮,大家亦可在當天欣賞得獎作品,有興趣參與工作坊的家長和小朋友可預先報名參加,以不同活動感受士多啤梨的色香味。 美食派對:早前「農心行動」在小白鷺餐廳舉辦士多啤梨節活動,讓小朋友一嘗用本地士多啤梨醬塗酸種麵包,以及把本地士多啤梨配搭朱古力來品嘗。(受訪者提供) ■INFO 親子繪本伴讀+本地士多啤梨杯子蛋糕工作坊 日期︰1月20及21日(周六及日) 時間︰下午2:30至3:30 / 3:30至4:30 對象︰5歲或以上的小孩及一名陪同家長參加 費用︰$120(味道圖書館會員)、$140(非會員),一名小孩及一名陪同家長出席,並包括PMQ味道圖書館即日通行證一張 報名︰pmq.hk/qm4Ml 地點︰PMQ Taste Library味道圖書館(H504 Veranda, Block B, PMQ) ◆校園士多啤梨繪畫比賽得獎作品展覽 日期︰1月20及21日(周六及日)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6:00 費用︰免費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4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