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拼盤:在倫敦,逛一場港式兒童及青少年書展

10月最後一個周六,在英國倫敦小區Ealing,舉辦了一場由非牟利香港人組織「港燃Ednovate」發起的兒童及青少年中英文書展。書展主題以「少小離家」命名,如此鮮明地揮着以移英港孩為本的旗號,是我來英兩年多以來首次遇見,亦有幸參與其中。 跟許多香港人集體回憶一樣,談起書展,自然會想到每年暑假的會展書展,又或中小學在家長日特設的書攤,又或是獨立書店舉辦的主題式書展等。今次書展選址可算破格吧!選址區內一間有近百年歷史、早前經過大翻新的特色戲院內舉行。 (作者提供) 「這兒好像不太像倫敦,似香港」 電影院地下大堂是格調時尚的酒吧,沿樓梯上一層就是戲院(竟多達8間放映室!),還有售賣爆谷零食飲料的小賣部,以及英倫味十足的咖啡廳,傳統與摩登共冶一室,有趣!有遠道從諾丁漢前來看書的港人家長分享:「這兒好像不太像倫敦,似香港。」說來也有同感,這種似是潮人聚腳點的電影院,毗鄰一帶是旺中帶靜的民居,點點性質令我聯想到那間悄悄躲在油麻地一角的百老匯電影中心。 在放映室舉行的親子故事工作坊,全院滿座。原是小小一本的繪本被放進大銀幕,聽故事似在看電影,算得上是震撼眼球和感官的閱讀新體驗。(圖:英國廣東話故事平台「廣故仔」) 唯一缺的是補充練習 這次書展在電影院1樓舉行,咖啡廳和公共空間改作書攤,其中3間放映室則用作電影分享、座談會及親子工作坊。據主辦單位表示,參與今次書展的書商、作家及活動團體超過30多個單位——從英國來的,有;從香港來的,亦有。論規模,當然無法跟千萬呎的會展書展相提並論,但地方雖小五臟俱全,書種之闊,足以滿足移英港人家庭不同年紀的閱讀和心靈需要,繪本、兒童讀物、青年文化、現代文學、家長教養、信仰及心靈等都不缺;唯一缺的,是補充練習。 (作者提供) 除了書籍,同場也展出由香港插畫家自製的文創精品,移英香港青年藝術家策劃的藝術展,港產紀錄片《公開試當真》和《中學》放映及座談會,以及多場香港作家分享會。不但豐富了書展內容,還提供了多元化的表達渠道,將香港人勇於求真、創新的人文精神呈現人前。 中文種子悄然栽在心房 要數全場最受港人家庭歡迎,非故事工作坊、學唱香港經典兒歌及齊玩漢字等親子活動莫屬了。我從好友拍來的花絮看到,其3歲大女兒與一眾孩子手牽手,同唱兒歌《小太陽》,滿室笑聲與歌聲。小小人兒未必看懂每句歌詞,但在歡笑中牙牙學唱,說不定無形的中文種子便悄然栽在小小心房裏。 孩子們在歡樂中接觸中文,大人們同樣樂在其中。書展既以書會友,也成了新知舊遇的相聚好時光,像我便偶遇昔日曾共事的教師同事,又有人跟多年沒見的大學教授重逢。相聚一刻,能同聲同氣,彼此送暖,在異地尤為彌足珍貴。這樣有意思的港式文化活動,盼望不止一屆。 文:CanCanMa 作者簡介:ungoogoo故事館創辦人、香港繪本作者,著有繪本《我不想唱歌》。曾任編劇、編輯及兒童節目說書人。原為跟女兒伴讀,後來體悟繪本的力量,愛上說故事;也因繪本,發現更多生命的寶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9期]

詳細內容

環保教育:自備垃圾袋 環保概念帶回家 手巾fast pass 校園實踐綠色生活

環保教育從來都不應紙上談兵,要讓小朋友認識及愛護我們的生活環境,不能單靠教師翻開課本說說就能辦得到,而是需要把理念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天主教總堂區學校就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以全校上下每天一同實踐的方式,讓學生把環保概念印於腦海,並從學校帶回家庭,再推展到社區以至全世界。   位於中西區的天主教總堂區學校(Catholic Mission School,下稱CMS),學生來自超過40個國家及地區,雖然每人的家庭文化背景不盡相同,但環保教育卻是一個世界大同的項目,因此,學校把環保精神帶到校園每一個角落,如花了4年時間,把每課室一個垃圾桶逐漸減少為每樓層一個;學生和教師要自己帶備垃圾袋,把垃圾帶回家或盡行回收等。 學生明白零食包裝紙要帶回家處理,以免影響學校環境衛生。(馮凱鍵攝) 每個課室內都有掃把和垃圾鏟,放學時由值日生負責清潔,高年級學生更要負責學校公眾地方的清潔。(馮凱鍵攝) 教室常見的廢物是紙張,學校特別在教員室門外放置廢紙回收桶,讓教師放置廢紙,定期回收。(馮凱鍵攝) 學校4年前仍是每個課室擺放一個垃圾桶,後來演變成每層前後樓梯各有一個,到今天已只剩每層一個。校方更決定,若垃圾桶壞了不能再用,會換上一個更小的。(馮凱鍵攝) 減少垃圾桶 學生備手巾免排隊洗手 記者最初知道CMS是一間非常注重環保的學校時,曾向校長宗藹雯請教有哪些相關課堂或活動適合前來採訪,然而她指環保是活出來,並非一個形態。學校沒有一課叫環保或生態教育課,但「只要你來學校,任何時間都可以感受到,因為它已是我們師生生活的一部分」。例如學校會建議學生帶手巾仔取代紙巾來抹手抹嘴,而手巾仔更加是一個「fast pass」,當午膳大家排隊到洗手間洗手時,只要帶上「fast pass」,便不用排在「龍尾」,可以率先洗手。 環保手巾仔:校長宗藹雯(後排左三)認為環保應由生活做起。學生大部分都有帶手巾仔回校。(馮凱鍵攝) 有手巾免排隊:手巾仔是上洗手間的「fast pass」,只要出示給教師看,便不用排隊直入洗手間。(顏燕雯攝) 午膳時課室關燈 節省能源 香港天氣潮濕又偏熱,要冷氣長期關掉幾乎沒可能,CMS就選擇把學校的冷氣機出風口繫上一些小繩子,讓所有人都看到冷氣是開着還是關着,避免過度使用或忘記關冷氣;午膳時,課室也會關燈以節省能源。CMS有句口號是「Bring your rubbish home」,小息時間小朋友都愛帶零食,學校會教導學生盡量選擇不含包裝紙的小食如水果,若要帶餅乾,則以非獨立包裝為首選,其次是每個學生最好帶備一個小小的袋子用來放垃圾,除了因為課室沒有垃圾桶,也可提醒他們減少製造廢物。 冷氣機出風口綁上繩子,易於看到有沒有關冷氣。(馮凱鍵攝) 禮堂不設垃圾桶:禮堂是很多學生小息時活動的地方,但這裏不設一個垃圾桶,小息後,地上連一張糖果包裝紙也沒有,宗藹雯說,這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馮凱鍵攝) 上述環保概念都是採用鼓勵形式,而非強制,所以有學生仍然會忘記帶手巾仔和垃圾袋。至於教師,他們同樣會帶備自己的小袋子盛載垃圾,以及選擇帶飯不叫外賣。宗藹雯指,要大人改變生活習慣是很困難的事,不過學生若看到每個教師都可以做到,便更有動力一同去實踐。 以身作則:教師也有用手巾仔和自備垃圾袋。(馮凱鍵攝) CMS的學生除來自多個國家及地區,住址也來自香港18區,但只有約五分之一學生訂飯,其餘全部是自己帶飯或由家長送飯。(馮凱鍵攝) 除了日常生活,學校亦會讓學生作探究式學習活動,如用project形式學習人類與海洋關係,安排學生做fun fair的小小企業家以認識地球的生態需要,拍片做小小KOL於社交平台分享人與環境關係,使更多人接收環保信息。宗藹雯說,因學校有這麼多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學生,學校希望透過不同的活動和學習經驗,培養他們成為一個國際人才,期望孩子能把經驗帶回自己的家庭,最終影響社區、世界。 六年級的徐源是綠色環保大使(Green ambassador),除向同學宣揚環保概念,也協助打理學校植物,以及和教師一起把收集得來的廢紙拿去上環回收。他指自己有時候也會忘記帶手巾仔,「不過見到同學洗手後因沒有手巾仔,就把水往地上滴,就更提醒我以後都要記得帶」。(馮凱鍵攝)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9期]

詳細內容

家家有禮:登夢想號火車 同DongDong過聖誕

今個聖誕,觀塘apm伙拍韓國人氣「暖羊」角色Flying DongDong,在3000平方呎中庭建造「暖『羊羊』聖誕夢想站」。進入冰雪中央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壯麗的中央廣場牌坊,6隻扮成小精靈的Flying DongDong正在迎接客人;廣場中央還有逾6米的高聖誕樹,旁邊有數個正在玩雪的純白DongDong雕像,散發濃濃的歐陸冬日氣氛。 走到歐陸中央夢想站,四周綴以古董大鐘、古典室內裝飾等,設計典雅。在站內,化身聖誕老人的Flying DongDong正為大家準備禮物,小星DongDong和麋鹿DongDong也在此歡迎大家。當大小朋友登上華麗的創意夢想號火車,可在「即場創作動畫角色」裝置上,為繪有DongDong的主題畫紙塗上顏色,再使用特備的掃描器,你的設計就會登上火車熒幕上。此外,車站各個角落還會發現調皮的DongDong以不同造型現身,記得打卡! ■INFO 暖「羊羊」聖誕夢想站 日期︰即日至2025年1月1日 時間︰中午12:00至晚上11:00 地點︰apm大堂 查詢︰3148 1200 ■送聖誕禮品套裝 apm送出「apm聖誕禮品套裝」予《Happy PaMa 教得樂》讀者。名額5個,每人可得套裝1份,(圖)。 (圖2)(商場提供) 有興趣的讀者請於12月2日(下周一)中午12:00前回答以下問題,連同姓名、聯絡電話及地址傳至[email protected],即有機會獲獎,得獎者將收到專函通知。 問:歐陸中央夢想站車站內的Flying DongDong化身成什麼?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9期]

詳細內容

家家有禮:東涌走入棉花糖村玩冰釣

韓國超人氣文創設計品牌DINOTAENG首次登陸香港,於東涌東薈城名店倉帶來聖誕主題活動Marshville's Winter。棉花糖村的村民正為聖誕節的來臨做準備,邀請大小朋友一同參與 「冬日冰雪棉花糖村」內的3項冬日活動,包括創意堆雪人、冰釣挑戰,以及滑雪橇競賽。當中2樓中庭廣場的「極幻巨型冰屋」並非打卡位那麼簡單,它還是一款數碼互動遊戲,只需下載TAIKOO+流動應用程式,即場登記成為CLUB CG準會員或出示電子會員卡,即可親身體驗韓國冰釣鱒魚的樂趣,更有機會贏取限定朱古力棉花棒棒糖!粉絲們亦切勿錯過全港首間DINOTAENG快閃店,店內將分階段推出各式各樣DINOTAENG精品、2024年全新盲盒及新品,可愛的風格配合高級的質感,由毛公仔、手提袋、文具到生活用品,款式應有盡有! 由12月6日開始的指定日子,DINOTAENG一眾萌趣好友更將冬日慶典延伸至戶外,在充滿歡樂氣氛的Marshville戶外滑雪樂園裏,包括有3米高、被積雪重重包圍的「滑雪場閘機」,6米高的「雪花FUN飛聖誕樹」,以及可愛爆登的「冬日雪Hill纜車站」,讓大家感受聖誕節的濃厚氣氛和溫暖! ◆INFO 東薈城名店倉 MEETS DINOTAENG Marshville's Winter聖誕主題裝置 日期:即日至2025年1月2日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10:00 地點:東薈城名店倉地下、2樓中庭廣場及2樓天橋 查詢:2109 2933 ■送DINOTAENG毛公仔及陶瓷馬克杯 東薈城名店倉送出15隻DINOTAENG 25厘米高毛公仔及10隻DINOTAENG陶瓷馬克杯予《Happy PaMa 教得樂》讀者。名額25個,每人可得毛公仔或陶瓷馬克杯1隻,禮品款式隨機送出,(圖)。 (圖)(商場提供) 有興趣的讀者請於12月2日(下周一)中午12:00前回答以下問題,連同姓名、聯絡電話及地址傳至[email protected],即有機會獲獎,得獎者將收到專函通知。 問:請說出「冬日冰雪棉花糖村」內其中1項冬日活動?   整理:顏燕雯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9期]

詳細內容

創意課堂:中文、視藝科結合服裝設計 打破傳統框架 創意課程激發好奇心

根據新編訂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2024),教育局設定7個學習宗旨,其中包括全面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建議學界循「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大方向去規劃及落實課程。然而,要提供怎麼樣的土壤,才能培養出孩子在21世紀必備的軟技能,很多學校仍然「摸着石頭過河」。 有慈善團體近年透過先導計劃,讓教師與創意工作者結連協作,一起在常規課堂內編制跨學科藝術融合教案,為學生締造更多元化的學習經歷。有見計劃成效顯著,未來3年將擴展並招募更多學校參與。 清宮角色扮演 深化課堂知識 本月上旬,8名來自「清朝」的「皇帝」、「皇后」、「妃子」和「大臣」紆尊降貴,來到天水圍循道衞理小學(下稱天循),與五年級的同學們見面。難得這班「權貴」毫無架子,任由學生近距離觀察、觸摸,甚至試穿他們的宮廷服飾,大大豐富及深化學生在中文科校本圖書教學課程裏,閱讀《皇帝的故事》一書所學到的知識。 相對於一般小學,天循算是比較破格。以中文科為例,除採用圖書教學,又配合學習內容,設計了很多延伸活動,包括一年一度各級戲劇大匯演等。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尤其是創意、溝通、協作與自學能力等,天循在過去3個學年,皆以先導學校的身分,參與由慈善團體誇啦啦藝術集匯(誇啦啦)舉辦的「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以五年級做試點,把中文和視藝兩科結合,並找來創意工作者當「外援」,藉跨界別協作,攜手打破傳統學科框架,把藝術與創意學習元素糅合課程之中。 天循五年級的「創意課堂」,把服裝設計及製作元素結合中文科與視藝科,早前藉舉辦清朝服裝騷,豐富學生在中文科圖書校本課程關於《皇帝的故事》一課的知識。(馮凱鍵攝) 踏入第4個學年,天循參加了機構新開展的「誇啦啦賽馬會創『見』願景計劃」。上述的清朝服裝騷,正是由中文科教師李濛、視藝科教師洪瑩瑩,以及服裝設計師賴妙芝(Yoki)合力設計,屬「創意課堂」內容之一。李濛指出,以往中文科多依靠文本跟學生了解故事情節,接着再演一演就是了,但經過3年經驗累積,現在課堂教案變得更多樣化,「有些課堂,我們會和學生一起看看傳統服裝,了解衣服背後有什麼故事,從而深化他們對於經典名著、角色、歷史等的理解和分析」。 李濛(馮凱鍵攝) Yoki補充,今次清朝服裝騷的課堂目標,是配合之前幾堂深入討論過清朝宮廷服裝的特色,透過邀請教師及家長當模特兒穿上戲服,更立體地讓學生研究龍袍上的十二章紋圖案,皇帝朝冠上的佛牌、妃子衣裳上的牡丹圖案,后妃「花盆底」鞋等細節。同時為學生即將參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和北京故宮博物院做好準備,「其實一件傳統衣服,蘊藏了很多資訊、象徵意義,但要小朋友死記很困難。我們希望『創意課堂』成為一道門,當學生打開及走進去後,會感覺到有趣,驅使他們到故宮時更主動探索」。 賴妙芝(Yoki)(馮凱鍵攝) 不設標準答案 學生主導 「創意課堂」全年20堂,雖然各有不同教學目標,但總方向都是圍繞着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並運用創意思維去持續學習,適應未來。洪瑩瑩表示︰「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單向傳授,教師講解、學生接收,但『創意課堂』會添加更多元素,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經歷中,只是扮演協作者或促進者的角色,學生才是主導者」。這正是教育局所說,學校課程應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活例。 洪瑩瑩(馮凱鍵攝) 洪瑩瑩和李濛分別來自不同專科,再配搭「行外人」Yoki,3人坦言,最初要經過一段時間磨合。其中洪瑩瑩印象最深刻的是課堂之初的一課,她準備了很多物料,讓學生觀察、想像和感受,並學習使用合適的中文詞彙去表達感想,最後以孩子自選的物料,做一個簡單的設計作品。然而課前她感到擔憂,「提供太多物料,花多眼亂,小朋友會用上很多時間挑選,也容易因為爭奪引致課堂秩序混亂。我曾提議由教師向每個學生分發少許物料,但Yoki不同意,認為讓學生去看、去觸摸每一種物料,都是重要的探索過程,假如由教師分配,甚或孩子拿到不是自己喜歡的物料,那便沒有意思了」。洪瑩瑩遂決定抱開放態度嘗試,最終換來很順暢、教學效能很高的一堂課。 服裝騷讓學生更立體地研究龍袍上的十二章紋圖案(上起)、皇帝朝冠上的佛牌、妃子衣裳上的牡丹圖案、后妃「花盆底」鞋等細節。(馮凱鍵攝) 的確,作為教學改革的推手,教師其實是「創意課堂」的第一個得益者。李濛說︰「中文科雖不像數學科般只有對錯,但其實很多時,我都會以目標為本,有很多標準答案。不過,『創意課堂』打開了我的思路,不要給那麼多限制給小朋友,更多的,是引導他們去探索,然後表達想法」。拆牆鬆綁後,學生自然成為最終的受惠者。 Yoki觀察到學生不再羞於以藝術媒介去表達內心想法,「最初學生常會跟我說不懂繪畫、畫得很醜,擔心自己表達的東西不夠好看,或者給其他同學比下去。但當小朋友慢慢發現,原來教師並沒有特定標準,他們便願意放膽嘗試,更有信心分享給其他同學看」。 洪瑩瑩亦謂,其他科組教師也發現過去3屆的五年級學生很勇於發言,表達和匯報能力都十分高。基於天循對「創意課堂」的肯定,該校擬把相關課堂擴展至一年級,屆時會把舞蹈元素結合數學科與視藝科,教師將伙拍其他創意工作者,一起設計嶄新的教案。 誇啦啦計劃:藝術作媒介 培育「5C」適應時代 藝術與傳統學科,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兩者關係可以很密切。誇啦啦教與學總監吳美賢(Jenny)指出︰「藝術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去支援不同科目,不論是中英數,甚至是價值觀教育,都能藉着藝術,幫助學生學得更深入」。 吳美賢(資料圖片) 她解釋,藝術的光譜很闊,包括戲劇、音樂、舞蹈、電影、攝影等。把這些元素放入學科教案,有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參與及討論提問,「我們相信,藝術融合教育,可培育學生的『5C』,包括創意(Creativity)、慎思明辨(Critical thinking)、溝通(Communication)、協作(Collaboration)和回饋(Contribution)的能力,助他們駕馭21世紀的種種挑戰」。 在「創意課堂」裏,天循學生都慣於以藝術作為表達想法的工具,不會拘泥於作品美觀與否。(受訪者提供) 本着這個信念,誇啦啦在3年前推出先導計劃,協助10間小學發展以藝術為本的跨學科課程,致力推動創意學習。由於反應理想,機構正推出將橫跨3學年、規模更大的第2期計劃「誇啦啦賽馬會創『見』願景計劃」,除招募12間小學可在2個班級自選2個科目與創意工作者協作外,還把專業發展培訓服務範疇擴展至初中和高等院校,同時更着力家長教育的工作。「以往,我們都不時舉辦家長工作坊,將來會再做多些,希望家長更了解什麼是創意學習,有哪些策略可在家中運用。」 在上月,誇啦啦率領3間參與上期計劃的先導學校,遠赴英國倫敦參加10天的考察交流,汲取當地推行創意教學的經驗。(受訪者提供) 誇啦啦定期舉辦「教師專業培訓工作坊」,讓教師透過親身體驗創意教學活動,了解到任何學科的教案,其實都可以加入創意元素。(受訪者提供)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