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淘氣的空間

我那將升小五的細仔,無聊時常會拿一些廢紙寫寫畫畫,寫完就隨便地到處亂塞。近日我和老公在他的小書架,發現一張摺成四摺的字條,上面煞有介事地寫着「機密文件」、「只有王小明不能看」。這個王小明(化名),是唯一與他連續4年同班的同學。「機密」二字散發着八卦的誘人氣息,既然只有那同學不能看,那麼爸媽看了也沒問題吧? 沒料到一打開,竟看見一個畫得草草的碑牌,上面寫着「R.I.P. 王小明死於他殺,在2014年8月30日死了」。天啊,什麼事讓他們結下這麼大的仇口?2014就是他們出生那年,那不是說對方一出世就夭折嗎?阿仔為什麼要這樣詛咒同學呢?老公提醒我,先問問阿仔在什麼情况下寫這張字條。我也同意,當時已夜深,待第二天再談吧。 細仔向來會對我打開心扉說話,所以由我負責。我有意識地提醒自己態度要開放,以包容之心聆聽阿仔的任何煩惱,選了早餐後的時間問他。我先跟他確認,字條上只寫王小明不能看,所以我也看了,這沒有問題吧?沒想到他給我的,是又一個意料之外的回答。 互寫R.I.P.非詛咒 他說,媽媽看了當然沒問題,就連王小明也看了呀!我丈八金剛摸不着頭腦,問他,小明不會不高興嗎?這字條是什麼情况下寫的呢?原來,這是他們在學校的自由時間,一時無聊鬧着玩而寫的,不單止他寫了一張,王小明也寫了一張。他們互以對方為R.I.P. (安息吧)的對象,玩得很開心呢。 本來,我一心準備好先聆聽阿仔與同學如何不和,阿仔內心如何悲憤,以至要暗地詛咒對方;而在同理阿仔之後,我會循循善導,告訴他詛咒別人往往也會被怨恨自縛,是一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但聽完阿仔的話後,我立刻把這些都統統吞下肚。因為,我清晰感受到,那跟詛咒或惡意是完全不沾邊的。 知道彼此界線 那是兩個小孩一起忽發奇想,一起共同享受的世界。他們知道闖進了帶有一點「忌諱」的領域,享受着一種類似頑童冒險的痛快。那也有點像是思考實驗,他們互寫對方在出生那一年就死了,但真正的自己還好好活着,我覺得那更像是對自身存在感的某種玩味。難能可貴的是,我相信他們之間必有某程度的默契,知道彼此的界線,可以這麼玩而又不冒犯對方。阿仔說,也有別的同學看見他們互寫字條,但只有他們兩個參與。 我想,這是個表面上觸碰禁忌,實質上無傷大雅的遊戲,孩子在遊戲中尋求一種「可以淘氣的快樂」。如果我就着「詛咒是不好的」認真說教,就如同為這份簡單的快樂,硬加一個緊箍咒了。 我深深覺得,能夠淘氣其實是孩子,甚至是大人的一種福氣。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擁有「可以淘氣」的空間,又或擁有「淘氣一下也沒問題」的安心。回想自己,我幼時沒有任何曾經淘氣過的記憶,一次都沒有。一個乖巧至極的孩子,也許會令大人感到滿意,但孩子自己可能會留下某種難以排解的空虛。 今年阿仔10歲了,卻仍不時有天真淘氣的表現,例如早兩天就拿兩個大坐墊,縛在自己身上當做龜殼,在地上手腳爬爬扮龜游泳,悠然自得。看着他的淘氣,我心裏只有安慰。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如何指導小朋友做功課?

家長指導小朋友做功課,有時只着重盡快把功課完成。其實,我們在過程中怎樣指導他們,對於他們的學習至關重要。 辨識小朋友面對什麼困難 譬如,小朋友問:「『7與8的和』是什麼?」讀者會怎樣回答? 倘若目的只是為了完成功課,我們直接回答「15」,就可完成任務,而且答案正確。不過,這樣小朋友只是盲目跟從,學不到加數概念。那麼,怎能讓小朋友有所得着?其實,第一步是要辨識他們面對的困難。 如果我們認為,小朋友的困難是不理解「和」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引導他們:「『和』即是『加』,7加8是什麼?」 假如小朋友未能掌握抽象思維,我們可進一步指導:「7個蘋果,再多加8個,共有多少個蘋果?」 或是,小朋友只是性格依賴,我們就鼓勵他:「再想想吧,你能做到的!」 回應小朋友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取決於我們認為他們的困難在哪裏,然後採用不同的指導方式。 教導作文 引導孩子寫出心中所想 另一個例子是作文,例如當小朋友要寫一篇題為《我的家人》的文章,我們可怎樣指導? 倘若目的是要盡快完成功課,或功課要求遠超出小朋友的語文能力,有些家長會將自己構思的內容講給小朋友聽,讓他們逐句抄錄下來。這樣的作品,表面上文句流暢,表達確切,可是,作文就變成抄寫、默書練習,並不是小朋友想表達的內容。 如果作文的目的是讓小朋友寫出自己心目中的內容,可先要求小朋友講出他們想到的東西,引導他們組織內容後,再協助他們自己寫下來。這樣,小朋友就不會由於語文能力不足,而窒礙他們的思想表達。透過鼓勵小朋友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或會發現孩子敏銳的觀察力,例如有小朋友想到的不只是爸爸工作、媽媽持家的傳統家庭定型,而是描述爸媽的口頭禪:「快點啦!」從另一角度帶出家人日常相處的點滴,展現童趣幽默。 假如我們認為,小朋友的困難是不知道寫什麼內容,我們可提供一些相關的範例讓他們參照,從而仿寫出自己的作品。這些範例,教師在寫作大綱中可能已有提供,就算沒有,也不難在網上搜尋。小朋友看這些範例時,我們可指出每個段落的主旨,例如:家人有什麼外貌長相、習慣嗜好?日常做什麼事情?家人之間的相處如何?小朋友思考過這些問題後,我們就可協助他們選取自己的內容,並組織成前後貫通的文章。 倘若小朋友的詞彙貧乏,我們可提供一些相關生詞,例如:相親相愛、感情深厚等,這樣,小朋友就能學習更多詞語,措辭更為恰當生動。 功課只是學習的成果,家長應聚焦於學習的過程,考慮提供怎樣的教導和指引解決學習困難,使他們能做到期望的成果。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5期]

詳細內容

華德物語:在色彩中尋找音樂

大熱天時,大家有沒有去旅行或避暑呢?有些來歐洲玩的朋友遇到熱浪,覺得特別不適應,還問我如何才能知道德鐵哪一班車次有冷氣!然而,家裏沒有中央空調的人又如何應對熱浪呢?以前我們住在波昂舊城區某房子的頂樓公寓時,夏天必須把日照方向的窗簾拉上,直到日落後才開窗通風。白天,城裏的噴泉和水池附近總是擠滿了一家大小,玩水嬉戲。近年來,我們搬到了一棟小房子,有自家的地庫,地下室的溫度往往低於20℃,也是避暑的好地方。 當然,我們也不能每天待在地庫或水池邊。今年暑假除了去海邊度假一星期,還找到了不少溫度宜人的室內場所。例如我們城內的大商場,今年放置了不少玩樂設施,例如2張小型桌球桌、3部手動足球機、1部氣墊冰球機等,只需出示身分證明登記,便可換取一節30至40分鐘的使用權。有足足一個星期,我和兩兄妹都去了這大商場,他們玩耍,我買杯飲料坐下,拿出手提電腦繼續工作,也相當愜意! 顏色看得見 也聽得到 除了大商場,我們也去了幾間博物館和藝術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位於杜塞爾多夫(Düsseldorf)的K20藝術館。我獲一名朋友的邀請,帶着兩兄妹一起去看抽象派畫家瓦西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的展覽。話說很久以前,在俄羅斯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名叫康丁斯基的小男孩。康丁斯基與其他孩子不同,在大多數孩子眼中,世界只有紅、藍、黃等簡單的顏色,而當他混合藍色和黃色時,不僅看到了綠色,還聽到了美妙的旋律!顏色旋繞在一起,就像樂譜上的音符,那聲音讓他感到非常快樂。從那天起,他相信顏色不僅是可以看的東西,也是可以聽到和感受到的東西。據說康丁斯基就是一個聯覺者。聯覺(synesthesia)是一種感覺相互交錯的現象,例如聽到音樂時看到顏色,或看到顏色時感受到味道。 繪畫「視覺交響曲」 在康丁斯基的畫作中,能夠看到他不斷嘗試在色彩中尋找音樂的影子。他的抽象畫風格使它們看起來不像樹木、人或房子。相反,它們看起來像形狀和漩渦,幾乎像一個個秘密密碼。康丁斯基認為,色彩和形式本身可以傳達情感和精神狀態,而不必依賴具象的描繪。所以,他的作品中常常使用大膽的色彩、旋轉的線條和動態的構圖,試圖捕捉音樂和內心情感的共鳴。康丁斯基常把繪畫比喻為音樂,認為顏色就像音符,能夠組合成「視覺交響曲」。 我們有幸在這個暑假親眼看到這位畫家的作品,然而兩兄妹全程喊悶,甚至在場內添亂。唉!我們差點被趕出展覽呢。唯一能讓他們靜下來體驗的,是館方的VR眼鏡聽故事活動。我們戴上眼鏡,體驗了抽象大師的模擬世界(圖)。事實證明,小朋友總是能帶給我們無限的驚喜,這次未能成功交流,下次我們再找其他風格的藝術展覽來體驗! (作者提供) 文:華德媽 作者簡介:年輕媽媽,在德國經歷了懷孕、生產、坐月、育兒等種種經驗,日常最愛寫下兒女的一切,好讓將來能夠好好回味。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5期]

詳細內容

童繪遊樂場:畫筆下的富士山

開心時間過得特別快,轉眼間暑假已過了大半,各位的暑期活動進行得如何?原定的繪畫計劃是否順利,還是已經拋諸腦後? 暑假期間,相信很多小朋友也會外遊歡度假期,日本可以說是熱門地點之一,今期找來幾幅以富士山為主題的學生畫作和大家分享。 畫刀技巧:張同學採用了畫刀的技巧來表現富士山的明暗,層疊的橫向線條帶出了水面的流動,兩者形成了對比的效果。(作者提供) 莫同學以廣告彩化色技巧來營造想像的天空,渲染出豐富的層次感,也帶點夢幻感覺,山峰上的積雪和湖水吹皺的筆觸則用了較為寫實的方法表現,令主體更加突出。(作者提供) 姜同學的塑膠彩作品,以虛實作為構圖基礎,富士山淡淡的層次透過蔚藍色的天空映照出來,前景櫻花樹的掩映,令富士山看起來更顯巍峨聳立。(作者提供) ◆繪圖Q & A Q:孩子暑假後便升讀五年級,需要怎樣為視藝科的「呈分試」作好準備? A:小學五年級視藝科的「呈分試」在下學期才會正式展開,距離現在仍有一段時間,現歸納要點如下: 1. 先了解學校採用哪種視藝科「呈分試」模式,只計平時分,又或只計考試分,還是採用兩者合併的模式?如果是採用平時分計算,孩子在這方面的表現相對要比較穩定,如果只計考試分,在考試前便需加緊練習。 2. 多留意五年級上學期視藝堂所教授的主題和應用素材,日常應保持恆常練習,並以這個方向作為練習基礎。 3. 預備好應用工具,如相關用品長時間存放在校內,建議多購買一套作為日常練習,熟練個人工具非常重要,在考試時會暢順得多。 4. 了解孩子過往在這方面的表現,包括個人興趣和成績,技巧需時練習,切勿臨急抱佛腳。 文︰Mr Liu(Art Playground Academy Of Arts營運及創作總監/德國Faber-Castell繪畫藝術證書課程總監) 作者簡介:從事廣告創作及藝術設計教育多年,曾為多個著名品牌打造宣傳企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5期]

詳細內容

永明的天空:在世界舞台找回最純粹快樂

隨着「湯佬」(湯告魯斯)空降法蘭西體育場,並將奧運旗幟視像式送往洛杉磯,2024奧運會閉幕,曲終人散,2028再見。今屆奧運賽場設計充滿法式優雅與美感,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劍擊比賽場地——巴黎大皇宮。比賽前大會安排選手在大皇宮內一個露台出場,再持劍沿樓梯拾級而下,極富氣派。連今屆香港第一金江旻憓(Vivian)也說:「喺呢個咁靚嘅皇宮打比賽,係我嘅夢想之一。」Vivian在巴黎奧運重劍個人賽戲劇性地以「決一劍」奪取金牌。 提到微笑劍后,上屆奧運八強止步,賽後她連聲道歉,因為令支持她的人失望……而今次成功奪金,她接受訪問時喜極而泣,直言「終於無輸」,相信當晚有追看live的香港人也被她感動。對呀!法國劍手不單有主場之利,支持者更吶喊助威,故一直領先;然而世事無絕對,順境當然氣勢如虹,但同時包袱甚大,背負眾望,重劍更重。江旻憓於第二節比賽落後至1比7時,她突然提出換劍,並稍稍綁好鞋帶,重整節奏;但見賽事只餘幾分鐘,Vivian落後6分,然而精彩的大翻盤卻由此刻啟動。 剎那間一念之別 反敗為勝 朋友們,你此刻是否面對逆境,困難重重?不妨向劍后學習:請勿輕看停一停、唞一唞,剎那間一念之別,轉個心念、換個角度,就是反敗為勝的開始。 今屆香港劍擊隊表現出色,劍后世一,劍神張家朗更再次衛冕奧運金牌。看着家朗一直由32強打入決賽,你會感到高手過招,儼如寒風蕭瑟,飛沙走石,倏忽間高下立判!其中有一場,家朗對着國家隊選手莫梓維,那時家朗領先10比6,當下莫梓維採取主動,反擊進攻,張退後防守;然而劍神冷不防反守為攻,持劍不徐不疾快步趨前,信心爆燈,彷彿王者降臨,勢不可擋,最後提劍前刺,完美得分!據報那場比賽張只用了4分半鐘便進身8強。隔住熒光幕也感受到那種鬆緊有度的氣場,緊中帶鬆,鬆而不散,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沒有半劍是巧合撞彩。193劍神有句名言:Don't lose your way!的確,致勝之道就是懷抱初心。朋友們,你的初心是什麼? 過程重要還是結果為本? 有人說體育競技以奪冠為目標,十年苦練就是要成為金牌得主。各位HappyPaMa,你認為呢?究竟過程重要,抑或結果為本?今屆獲兩面奧運銅牌泳手何詩蓓、羽毛球混雙組合「鄧謝配」(鄧俊文和謝影雪)的賽後感言或許讓大家有個參考。試想想,若將人生拉長拉闊,所有結果也只是過程的一部分吧!年僅17歲的奧運泳手張心悅是今屆香港代表團中最年輕的運動員。出發前她接受訪問時說:「希望在這次比賽中找回那種最純粹的游泳快樂,並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最好的自己。」 朋友,請不要忘記:我等一介凡夫俗子,日常生活便是我們的世界舞台,無論順流逆流,只要活好當下就能活出初心,找到那種純粹的快樂和幸福…… 文:楊永明 作者簡介:資深教育工作者,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前任校長,認為人的發展有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體驗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持續的幸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5期]

詳細內容

親子百分百:又學又玩 過充實暑假

暑假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一段期待已久的美好時光。雖然無法完全擺脫暑期作業和補習,但總能盡情遊玩。然而,暑假不僅是孩子的放鬆時刻,對家長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可以與孩子共度美好時光,並在遊玩和學習中一起成長。作為父母的你,是否與孩子的關係變得更緊密,並獲得寶貴的經驗和成長呢?暑假接近尾聲,但依然可以過得既充實又有意義。父母應如何妥善安排時間,讓孩子收穫滿滿? 即使只剩下10餘天時間,家長依然可以制訂一份靈活但具體的計劃。這個計劃應包括學習與遊玩的內容,讓孩子有目標感且不失趣味。例如,每天安排幾小時的學習時間,讓孩子複習學過的知識,然後作戶外活動或有趣的遊戲。這種結合學習與遊玩的安排,不僅能讓孩子在學術上進步,還能減少假期結束後回到學校的壓力。 善用暑假:父母應妥善安排時間,讓孩子在暑假收穫滿滿。(作者提供) 露營野餐學生存技能 戶外活動無疑是孩子最喜愛的部分,父母可以帶孩子參加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例如野餐、露營、徒步旅行和海灘度假等,讓孩子上學前增強體能和正能量。如果條件許可,可以安排小型的家庭露營,讓孩子在搭帳篷、生火做飯的過程中學到生存技能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興趣班也是不錯的選擇,手工與藝術活動可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父母可以選擇與孩子一起動手製作。製作風鈴、黏土雕塑,手繪T恤等,都能讓孩子在動手的同時,增強創作能力與美感。不妨辦一個小型家庭藝術展,展示孩子的創作,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感和自豪感。 親子互動遊戲並不沉悶,你有否在家玩遊戲,如桌遊、拼圖、象棋等?這些遊戲不僅能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讓孩子學會團結合作和尊重對手。我小時候,媽媽常和我們一起玩桌上遊戲,當時的歡笑和努力,是非常美好的回憶。 製作暑假收穫圖表 展望新學年 在最後的10餘天,學會冷靜反思也很重要。不妨選擇一些適合孩子的書籍共同閱讀,並回顧整個暑假的經歷,反思自己在這段時間學到了哪些知識和技能,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製作一張暑假收穫的圖表,將自己在暑假期間完成的活動、學到的新知識和技能作總結。 同時,鼓勵孩子對即將來臨的新學期作出展望。這樣的反思和規劃,不僅能讓孩子對自己的成長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還能幫助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雖然暑假剩下時間不多,但依然可以過得既充實又有意義。希望每一個家庭都能在這段時間享受親子共度的美好時光,為暑假畫上圓滿的句號,同時也為新學期做好準備。 文:白原顥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工作者,現為香港電台第二台《晨光第一線》及《Teen空海闊》主持人。身兼媒體創作及活動司儀,同時擔任多個地方旅遊大使及食品代言人,現育有2名兒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5期]

詳細內容

好去處:寫明信片祝賀電車120歲 伙麥兜中環街市為叮叮慶生

香港電車已經120歲啦!為了與「叮叮」賀壽,本土「地膽」麥兜、春田花花幼稚園的校長等現邀請大家參與一連串的慶祝活動,除早前的「麥兜與麥太」觀光電車出巡、以「叮叮」(香港電車)為主題的巿集,現在大家亦可以到中環街市與「叮叮」及麥兜互動,包括打卡、寫明信片及品嘗電車版美食,最後別忘記把「叮叮」手信帶回家,將這份香港情懷延續下去!   「叮叮」踏入120周年,特別伙拍同樣土生土長的本地動畫角色「麥兜」以「處處有你 叮叮與你」為題,於中環街市舉辦「120周年限定店」,提供各款珍藏版「香港電車×麥兜」精品給巿民選購。而中環街市亦搖身一變成為「叮叮」生日派對場地,小朋友可以游走各個地點集齊6款印章以換取禮物,又或者免費拿取電車版明信片,寫下祝福語送贈親友或私人收藏,讓更多人都可以感受這個生日派對的歡樂氣氛! 香港電車多年來已成為很多香港街坊心目中最實惠的公共交通工具,這個「幸福車站」就可以讓大家選擇最富感情的電車站明信片,然後把對「叮叮」的回憶、願景及祝福寫在或畫在明信片上,並投稿至旁邊的信箱,寫得好的有機會被大會「貼堂」,亦可選擇把明信片帶回家作為紀念品。(黃志東攝) 收集校長印章:於「中環街市電車站」索取任務卡後,開始尋找「校長」蹤影活動!大家在中環街市不同角落,可以找到共6個「校長」印章,有機會換取「隱藏版麥兜精品」,先到先得,換完即止。(黃志東攝) 港電車「120周年限定店」發售多款限定商品,當中包括各款珍藏版「香港電車×麥兜」精品,如「麥兜與你」1/120合金120號電車模型($98)。(黃志東攝) 派對又怎少得玩遊戲呢!中環街市中庭(Oasis)設有免費親子遊戲攤位,包括巨型層層疊及電車路迷宮遊戲,適合大小朋友參與。(黃志東攝) 鬼馬的「校長」已「藏身」於中環街市6個不同角落,而且每個打扮也不一樣,歡迎大家把他逐一找出來,一起打卡留念。(黃志東攝) 香港電車邀來中環街市內的「媽咪雞蛋仔」及「Chart Coffee」合作,把雞蛋仔包裝盒(右一)及咖啡換上新裝,還有適合小朋友品嘗的熱鮮奶(左二),上面用可可粉印上電車模版,十分可愛。(黃志東攝) ■INFO 香港電車120周年活動 日期:即日至9月8日 地點:中環街市 詳情:fb@hongkongtramways   文︰顏燕雯 模特兒:粒粒 & Mom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5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故事拼盤:兒童藝術展 賞原味童心

「我們畫室準備7月舉辦全國學生作品展,今次展場選址倫敦,你女兒有份啊,你們好快便會收到活動的邀請電郵。」大概在6月初的繪畫課後,我去畫室接女兒放學時,畫班的印度裔導師面帶笑靨的將這好消息告訴我,而我第一個反應是問她:「要收報名費嗎?」 羊毛不用出自羊身上 彷彿甩不掉港媽的慣性思維,我的「自然反應」直接跟錢銀有關。在利益掛帥的香港,但凡商營機構主辦的兒童繪畫比賽或展覽活動,大多要求參加者提交作品,同時付上報名費。這種「羊毛出自羊身上」的教育生態,即使我不大認同,但已見怪不怪;也以為,這生態已屬普世,但原來不然。 畫室導師被我一問,閃過一秒疑惑之色,然後微笑說今次展覽是不收費,學生只需遞交一幅在課堂內完成的畫作便是了。畫室願意為學生搞免費作品展,如此有心,作為家長的我當然既欣喜,又期待——期待藉此嗅一嗅英國本土藝術教育的文化氣息。 廢棄發電站變身畫廊 展覽在7月中旬開幕,一連11日的展期緊隨英國學校暑假而來。開幕前幾天,我從畫室的IG Reel看到職員進駐會場籌備的花絮,一幅幅掛滿畫作的大型展板從多輛貨車被抬出來,幾秒的短片我看呆了:「乜原來咁大陣仗!」 在展期第二天,我和女兒坐火車從小鎮到大城市倫敦去。展場坐落在人氣旺盛的泰晤士河南岸旁的OXO塔建築群內——OXO塔前身是發電站,於上世紀20年代被製肉公司改作冷庫,及至1990年代重新包裝後,成為藝術家、遊客及潮人聚腳熱點。而是次學生作品展便收納在OXO塔後一幢5層高、名為Barge House的舊式工廈內。 畫室主辦的學生作品展就位於這幢老舊的工廈內。(作者提供) 將舊工廈改作文藝發展用途,談不上是新奇事,位於石硤尾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便有我熟悉的山寨廠記印。不過,Barge House比JCCAC滄桑得多,我由外進內,眼下盡是褪色的紅磚牆和斑駁的天花與地板,像個樸實的垂暮老人,與掛在磚牆上色彩繽紛、充滿活力的童畫,這「一老一嫩」的反差組合,相映成趣。 今次學生作品展以「大自然與我」為核心主題,畫室導師細心地從英國各分校收集得來的學生作品按主題加以分類,譬如「海洋」、「風景」、「暗黑探祕」等,而5層內各展廳沒有過分的佈置,既保留了舊建築的原貌,也免喧賓奪主。 所有作品不分名次,亦不設導師評語,純作分享與交流。(作者提供) 創作主權全歸孩子 當我母女倆沿着樓梯展開觀賞之旅,感受展覽所傳達的信息,細看7000多幅的作品,我漸漸留意到所展出的作品不一定是幅幅能讓人驚歎「好厲害啊!」的完美創作,看得出有些是技巧粗淺的初學者,也有些是出於執筆未穩的幼兒,亦有不少作品出自同一題材,比如仿繪梵高名畫《星夜》便超過10幅。一個大型公開展覽,水平參差,同場又撞畫,我暗忖:作為藝術教育的畫室導師到底想呈現什麼? 當我由最底層的展廳一直沿梯而上,愈看,愈明白了。所有創作不分名次,不設評語,放在一起就是彼此交流的平台。即使撞畫,畫風沒有倒模式的相同;即使是學藝未深,隨心畫下就是記錄當下的學習歷程,成為將來進步的基礎。教育工作者不以孩子的能力來證明自己的成就,全心將創作主權歸給孩子,是整個展覽最美、最美之處。 充滿童趣的畫作。(作者提供) 展場還設有精品區,將部分學生的作品製成文創產品出售,如明信片、布袋、賀卡等,讓他們一嘗初創滋味,將藝術帶進生活;同場又設藝術家講座及畢業生招募,為有志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的年輕人點燈引路。原來新一代的藝術培育與發展,可以咁玩法。 文:CanCanMa 作者簡介:ungoogoo故事館創辦人、香港繪本作者,著有繪本《我不想唱歌》。 曾任編劇、編輯及兒童節目說書人。原為跟女兒伴讀,後來體悟繪本的力量,愛上說故事;也因繪本,發現更多生命的寶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5期]

詳細內容

適應開學:子女調整身心 家長循序漸進「放手」 SMART迎開學 還學習給孩子

歡樂時光過得特別快,悠長暑假又來到尾聲,學生哥是時候收拾心情,準備開學了!幫小朋友在新學年「開個靚頭」固然重要,但爸媽也不妨趁新學年,替自己訂下一些新的管教目標,並嘗試循序漸進地「放手」,把學習還給孩子,培育他們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孩子不想上學 聆聽好過講道理 來到暑假倒數階段,不少孩子都會感到依依不捨,甚至經常把「不想返學」掛在口邊,究竟父母該如何處理子女這種心情呢?教育心理學家黃雋灝(Calvin)指出,家長回應時,不用太過着墨解釋「為什麼需要返學」、「每個小朋友都要返學」等大道理,反而應該去了解和聆聽子女不想上學的原因,從根源入手,去紓緩他們的不安情緒,「可能小朋友會答,不想上學,是因為不想做功課,又或者覺得某些科目很艱深。家長聽罷,便可針對子女的憂慮,提出解決方案,例如說開學後,會抽多些時間陪伴和指導他做功課等」。 黃雋灝(受訪者提供) 商討調節作息方法 避親子衝突 然而,也有些孩子純粹是未預備好心情去上學,那現在就是時候作出調節了。Calvin表示,對於一些在暑假期間,仍然有穩定作息及恆常做習作的學童來說,要他們重新適應上學的節奏,固然問題不大,但倘若小朋友在暑假時習慣了晚睡晚起,甚至每天「放題式」打機,他鼓勵家長可嘗試引導子女自己想想,開學後的作息時間,與現在的情况有多大差別,並請孩子建議怎樣調節,「把情况放回現實處境去討論,好處是可避免小朋友誤以為是父母無理管束,減少不必要的親子衝突。當然,父母亦應該以身作則,跟子女一起調節作息時間,那小朋友自然會『服氣』些」。 小朋友需要逐步調節作息時間,早睡早起。(資料圖片) 設打機時間 按子女喜好添裝備 至於打機失控問題,Calvin直言,這往往是源於家長事前未有訂立規條和跟孩子約法三章,他認為趁新學年,爸媽應重新替子女設定打機時間,「很多父母常叫子女打『少些』機,但怎樣為之『少些』,其實小朋友是沒有概念的。因此,家長應該給予清晰的指引,例如小朋友每天完成功課和溫習後,可以有30分鐘打機時間,讓孩子有一個數值作指標」。 為免有打機失控的問題,爸媽趁新學年,應該跟子女訂立規條,並給予清晰指引。(Edwin Tan@iStockphoto) 為讓子女開開心心迎接新學年,不少父母都不惜大破慳囊,給他們購買新校服、新皮鞋、新書包、新文具等,Calvin說,雖然添置物品這個舉動,對提升士氣沒有直接作用,但可以藉此建立「儀式感」,讓子女感受到爸媽也很重視新學年,而且整理好儀容,亦是代表尊重學校、教師及學習,「但要提醒家長,選購的東西,應該是按子女的喜好,而非按我們的喜好,這樣才會有效果的」。 按子女喜好添置文具等物品,可以藉此建立「儀式感」,讓子女感受到爸媽也很重視新學年。(資料圖片) 初小學生可開始學習自己執書包、帶齊書簿,建立責任感。(BongkarnThanyakij@iStockphoto) 複習比預習佳 訂目標要「SMART」 談到有些爸媽為想幫子女「開個靚頭」,都會在暑期完結前,跟他們預習新一年的課本,Calvin強調,預習本身並無問題,但就要視乎家長帶着什麼心態去做,「如果是想小朋友快人一步,提前掌握課本知識,那就要衡量,此舉會否反而令孩子到真正上課時,因為已經學會了而變得不專心,失去學習動機呢」? 他建議家長或可跟小朋友瀏覽課本目錄,大概知道新學年將要學些什麼,這些知識和日常生活有何聯繫,讓小朋友期待該課題而提升學習動機。更值得做的是,把握開學前的日子,替子女複習過去未太掌握的知識,「先打好基礎,複習舊有的內容,其實比起預習新知識,或更加幫到小朋友」。 開學前,家長可先替小朋友複習上學年未太掌握的知識,打好根基,將有助新學年吸收新知識,提升學習動機。(PonyWang@iStockphoto) 新學年是訂立新目標的好機會,但如何令這些目標能貫徹執行,不會「虎頭蛇尾」呢?Calvin說,在訂立目標、計劃前,家長可先跟孩子反思過去成敗的因由,並以SMART為原則,即Specific(具體的)、Measurable(可量度的)、Achievable(可達到的)、Relevant(相關的)和Time-related(有時限的),來訂立新目標。他以一個中文默書表現一直未如理想的學童做例子,若家長想孩子有進步,不能含糊地鼓勵他「讀好些書」,也沒可能一步登天,比較實際的執行方法和目標應該是,「請孩子每天都花15分鐘溫習中文課本,並持續做」。此外,若小朋友盲目樂觀,以為自己下一次默書便可取得100分,家長不妨引導他調節至一個較合理的期望;而當他願意按所訂的計劃去做,持續每天溫習,家長便要適時獎勵,那子女便會更有信心、動力去繼續這個溫習計劃,並接受更高的挑戰。 孩子宜在新學年替自己訂立一些目標,並貫徹執行。(seb_ra@iStockphoto) 跟小一新生多做心理預告 最後,他提醒,家有小一新生的父母,宜花多些準備工夫,好使孩子更容易衝破開學的心理關口,「小一學生在新學年,需要面對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他們會比起其他年級的學童,需要多些心理預告,有適應困難的孩子就更甚。父母需要提前多天,去具體描述小學生活是怎樣的,包括預告學校位置、上學方式、校園環境、上課常規等」。由於是小一學生,他建議可聚焦於上學和學習有多開心、多精彩,「當然,也可讓孩子有心理準備,讀小學也會有很多挑戰,例如要做功課、默書等,但同時告訴他,這些挑戰是可以解決的,爸爸媽媽會給予陪伴,也有方法幫他更容易應付,因此不用太擔心」。 專家意見:先裝備後放手 培育責任感 新學年象徵新開始,不單學生哥,家長也不妨替自己訂立新的管教目標,例如嘗試在學業上多些「放手」,讓子女自主學習。註冊社工文正康(Chris)表示,自立訓練,應該從小開始,「孩子在小一、小二,其實都已經要教他們怎樣執書包,學習檢查自己有無做齊功課等,讓他們慢慢建立一種責任感」。 文正康(受訪者提供) 在「放手」課題上,Chris說,家長存着不少迷思。他透露,認識一名媽媽,很想培養小朋友自己做功課的習慣,也曾聽過一些都市傳說,指「21天可養成新習慣」,於是用了21天伴着孩子做功課,去到第22、23天,媽媽正式「放手」時,但孩子卻未能自己乖乖做功課,反之不斷拖延,「因為家長把焦點放錯了,不是坐着等『21天』就能成事的,而是她『放手』之前,有否『裝備』好小朋友」。 「放手」≠從此不管 Chris以考車牌做比喻︰「考官發牌給司機前,都需要先確定他真的有能力去駕駛。同樣道理,家長『放手』讓小朋友自行做功課和溫習前,都需要檢視一下,他是否真的有能力獨自完成?是否已經掌握了溫習技巧和方法?以及『放手』的過程,是否循序漸進?」 他續謂,「放手」也不代表從此不管。「正如在學車期間,師傅即使讓學生坐上司機位,都不是任由他在路上風馳電掣,若有什麼差錯,師傅都會立即煞停車輛。家長就好比教車師傅,若發現孩子『危險駕駛』,觸及界線,就不能置之不理,必須重新檢視狀况,再引導小朋友去修正。」 一直「伴讀」阻子女成長 然而,亦有許多家長永遠覺得未是時候,不肯「放手」,「有些家長,尤其是全職媽媽,往往認為自己有責任『跟足』子女的功課和學習;另一類家長,之所以不願『放手』,是因為擔心孩子出錯,會拖垮成績」。Chris鼓勵家長,要有讓孩子犯錯失敗的勇氣,否則一直「伴讀」,對培育子女成長,絕非好事。 培養自立:家長宜循序漸進「放手」讓孩子管理自己的學業,但事前必須教導他們相關技巧。(資料圖片)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