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教育:救救玫瑰崗學生

玫瑰崗學校是灣仔半山名校,王師奶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校車隊,放學時十輛八輛從校舍魚貫而出,沿半山蜿蜒而下,十分壯觀。現在學校要停辦了,辦學團體天主教道明會通知家長,明年幼稚園及小學部改由一國際學校接手;中學部則不再招收新生,高中生可原校讀至畢業,至於初中生據報可獲安排轉讀港島另一間天主教中學,但家長教師會反對方案,爭取全體中學生在原校畢業。 王師奶不評論滿天飛的傳言,先跟大家從另一角度看天主教教育和香港的關係。香港自回歸祖國,經歷5任特首,當中曾蔭權、林鄭月娥和李家超都在天主教的教育中成長,兼且成為教徒。說天主教栽培了不少香港棟樑,絕對是鐵一般事實,信手拈來,政壇的有:鄧蓮如、孫明揚、陳方安生、梁愛詩、黃星華、任志剛、曾俊華、余黎青萍、羅范椒芬、陳茂波、林定國……其他行業的頂尖精英如李柱銘、夏佳理、吳靄儀、余若薇、梁家傑、葉玉如、陳美齡,真係多不勝數,隨口噏噏到口攰。 百多年前,天主教修會來香港傳教兼辦學,神父修女一磚一石興建,篳路襤褸。傳道人刻苦、堅毅、鍥而不捨的精神,為香港由漁村衍變為國際都市貢獻良多。發展初期,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學校大都自建校舍,並由神父、修女或修士任校監校長,堅持天主教辦學宗旨,發揚基督博愛精神。時代演變,全世界聖召的人減少,修道人也愈來愈缺乏。近30年來,天主教學校大多由平信徒管理,甚至有些校長並非教友,校長校監已不再由神父、修女或修士擔任。遠的不說,玫瑰崗學校從幼稚園、小學至中學,校長都是從外聘請。 家教會要求中學生原校畢業 道明會奠基於1215年,創始人是西班牙人道明古斯曼。香港玫瑰崗學校創辦於1959年,歷史不算長,但也經歷過風光和坎坷的日子。王師奶相信道明會也缺乏人手,才會進退失據。站在局外人來看,家教會要求全體中學生原校完成中六,並非無理:你收得我的子女讀中一,就有責任讓他讀完整個中學階段,𠵱家忽然在中途斬纜,而且匆匆忙忙、無商無量,連校董會和校長都唔知,呢啲係乜嘢管理吖?小婦人振臂「大」呼:家長有理,不要讓步;道明會有「絕對」責任讓玫瑰崗的學生完成中六,不可中途斷纜,不理學生死活;蔡若蓮局長,請大發慈悲,救救學生,幫幫家長,不要讓辦學團體一意孤行。 王師奶以教友身分向道明會請教: 1、將接手幼稚園及小學部的道爾頓學校,是一間私立國際學校,教育路向和課程都不同。請公開何以認為「道爾頓是最能繼承玫瑰崗學校的願景和使命的機構」?在新校名加上「玫瑰崗」3個字,就代表承傳學校精神? 2、設立「校史館」、聖像和小聖堂,就代表弘揚天主教精神?這些是硬件,重要是道爾頓學校能否切實地傳教,在課程上加入宗教課?它是一間私立的國際學校,小小硬件有何難?期望道爾頓去宣揚教理?這不是他們辦學目的。道明會神父們,你哋唔係咁天真啩! 3、道明會說「絕對沒有商業考慮」,無端端將一間咁靚咁宏偉嘅校舍給一間收費高昂的私立國際學校使用,豈非好蝕底?尊敬的道明會神父,你們真是不食人間煙火吖! 最後,小婦人再呼籲:家長要堅持學生原校讀完中六;道明會要顧全辦學道德;教育局要制止不理學生前途的辦學團體一意孤行。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1期]

詳細內容

家庭友善措施:彈性上班 為員工子女提供福利 僱主走多步 員工兼顧家庭更賣力

作為家長,大都希望有多點時間陪伴孩子成長,但為了給他們更好的生活環境及質素,不少香港父母都無可奈何地選擇外出工作,把照顧孩子的重任「外判」給家傭。 家庭和事業,是否必須放在兩個對立面,如果僱主多走一步,狀况又會否改善?兩家本地企業因應員工需要,分別推出不同彈性工作模式和福利政策,目的都是讓員工在無後顧之憂下工作,同時能提升工作效率,達至雙贏局面。   今年6月平等機會委員會及香港教育大學發表報告,指本港家庭友善僱傭措施(簡稱FFEPs)並未普及,僱主和僱員對措施的期望亦有落差。在平機會資助下,教大團隊於2021年2月至12月期間,以抽樣方式收集了400份有家庭照顧責任的僱員問卷,並與25名僱主和經理訪談,結果發現超過八成半受訪者認為FFEPs在香港「不太普遍」或「完全不普遍」;當中更有僱主表示之前曾在大公司工作,「都無聽過相關措施,相信一點也不普遍」;有經理甚至指出,「照顧父母是子女的責任,不應無故變成公司的責任」。 雙職父母要兼顧工作及照顧子女,如家中有突發狀况真的分身不暇,若僱主提供便利的家庭友善措施,的確可減輕他們不少壓力。(資料圖片) 放個雪櫃已幫了大忙 「很多僱主仍以為家庭友善只限於給予員工多一些假期,其實在公司放置一個性能良好的冰箱,讓員工可以在午膳時間買餸菜後存放,已經是很大的幫助。」國際家政服務業持續發展聯會及國際政商勞資事務和諧關愛會創辦人林夏瑤(Chrystie)因工作關係,經常接觸不同行業的僱主及僱員,她十分明白很多打工仔都是爸爸媽媽,除了要照顧子女,更要照顧上一代,即使有外傭幫忙,放工後的家庭時間仍是十分緊迫。她舉例,雙職父母若晚上8、9時才放工回家,那麼晚飯便可能要分兩次食,這既增加了外傭的工作量和工時,也令雙職父母減少了休息和親子時間。若僱主容許父母可預先買好餸菜放在公司雪櫃內,晚上回家簡單下廚後便可一起吃晚飯,那麼飯後還可有一些親子時間,外傭又可早點休息,這樣下來,僱傭雙方的關係也會更好。「雙職父母很容易做了『夾心人』,工時長,連帶外傭的工時也長,環環相扣。其實若員工工作達標,何不實施5天工作、一星期一天在家工作,或者彈性上下班時間?在僱主角度,追求的不過是生產力而非過程吧!」 林夏瑤(顏燕雯攝) Chrystie指近年人們主力追求身心靈平衡,很多人寧願用錢「買時間」,如放無薪假陪父母覆診,甚至辭職全力照顧子女。她認為員工是公司的重要資產,若一直流失,不斷招聘和培訓也只會浪費公司資源。 家庭管理課教分配時間 5年前,她認識有中型企業僱主為員工舉辦家庭管理課程,因為僱主認為員工若連家庭也照顧不來,那麼他們每日留在公司的只有軀殼,沒有靈魂。課程推行後,員工學好如何分配家庭和工作時間,公司不但離職率下降,業績也不停上升。「很多僱主也非不近人情,只是未知如何配合。其實有很多地方(企業)也可做到家庭友善,視乎HR(人事部)如何推行。舉例說,能否准許加班的員工,翌日遲一點上班?或在公司設置一個kids corner,(擺放)簡單幾件玩具、圖書,讓員工有需要時可帶孩子上班。作為僱主,我的經驗是客人來到公司看到小朋友又開心,客人與員工之間又多了話題,也令員工無後顧之憂。」 個案一:三子之母靈活安排工時地點 更有動力 疫情期間,香港以至全球不少企業均採用在家工作模式,對很多在職父母來說,這個安排能較有彈性地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不過很多企業在疫情過去後都不再推行這個工作模式,少數像3M香港辦公室繼續給予員工採用「Work Your Way」工作模式,這個新彈性工作模式讓員工可因應工作崗位、個人及家庭生活需要,以及不同疫情狀况,靈活安排工作時間和地點。 彈性上班:3M辦公室採用「Work Your Way」彈性工作模式,由員工和部門主管因應工作崗位和個人需要協定工作地點,工作時間亦按個別需要而自由彈性處理。像居住在屯門的Hera若選擇留家工作的話,便可省下約2小時的通勤時間。(蘇智鑫攝) 三孩之母Hera在3M工作超過10年,長子已經17歲,不過最年幼的兒子才6歲,仍需父母密切的照顧。Hera回想疫情期間自己手忙腳亂的情况,「當時小朋友只上半天課甚至停課,他們3個不同時間上網課,就更加混亂,除了要按時間表,有時又上不到線,外傭一個人根本處理不到。幸好疫情剛開始時,公司已給予每個同事一部手提電腦,讓大家在家工作,那時work from home仍是一個很新的概念,我們就已經可以按自己部門的工作性質及與上司配合後選擇每周1至4天在家工作」。 提升效率:三孩之母Hera指在家工作模式可以令她一邊放心照顧孩子,一邊更有動力完成每項工作。(受訪者提供) 講求互信自律 Hera本身任職顧客服務營運部門,工作性質主要是利用電話、電郵或WhatsApp與營業部及客戶溝通,她選擇每周有4天回公司工作,「無論我人在公司或在家,只要上司一找我便會回應。上班時間是早上8時,如果我在家,甚至早上7時會起來工作,讓時間可鬆動點,中段時間去照顧孩子,晚上吃完飯再開電腦工作,全部可以自己控制和安排,最重要是我可以選擇,令家庭生活和工作同時兼顧得到」。 不過,她認為這樣的工作模式下,一方面公司要信任員工,另一方面員工自律也很重要,「其實(這)反而會更有動力,鼓勵自己完成工作,因為怕他日失去這個制度」。 3M香港辦公室設員工休息室,除了休息,也可供餵哺母乳員工作收集母乳之用。(蘇智鑫攝) 個案二:員工子女可享醫保 增工作士氣 為人父母最關心子女健康,孩子生病固然擔心,既要請假帶他們看醫生,又要支付醫藥費,心力與「荷包」也付出不少。 百農社國際有限公司旗下的日本米御結專門店華御結剛於7月首度推出「全職員工子女醫保計劃」,把醫療保障範圍擴展至所有全職員工的18歲或以下子女,包括住院和門診保險計劃。這個做法在飲食業界比較罕見,皆因公司董事長西田宗生希望把日本人親切誠懇的「款待」(omotenashi)精神帶給員工。 華御結人力資源部總監鄺雯兒(Rachel)表示, 醫療保險一向包括在員工福利之中,不過部門向員工發問卷時發現,有三分之二的同事並沒有為子女購買醫保,於是公司便考慮推行此計劃。 鄺雯兒(黃志東攝) 設有薪體檢假 「我們有不少員工來自基層,發現原來沒買保險的話,無法負擔私家醫院費用,去急症室輪候又要等很長時間。公司一向很着重員工健康,一直有為他們提供每年一次的預防性免費身體檢查,同時又發現不少員工不欲犧牲半天工資作體檢,因而未能充分利用這個福利。所以今次除了推出全職員工子女醫保計劃,更增設半天有薪體檢假,鼓勵員工每年做身體檢查。」她指當董事長向員工宣布新計劃時,大家都開心歡呼,認為員工開心,工作士氣會更好。 在長沙灣店工作半年的少菊育有7歲兒子,與其他母親一樣,放假時都想抽多點時間跟囝囝四處遊玩,「照顧小朋友可能會發生很多狀况,這裏上班時間較有彈性,有時想周末請假或調更,可早點向公司提出,大部分時候也可安排得到」。加入公司8個月的Mon表示,對公司一視同仁的管理文化非常深刻,「公司一直很重視員工,每年也會做員工問卷調查,了解我們的需要,願意聆聽我們的需求並付諸行動實現。如今年不少有子女的同事都寫到想要多些保障,最好可以包括子女,因為小朋友最易病,誰知僱主真的認真考慮,最後更不惜成本推行。公司宣布時,大家都不相信,以為只是說說或高層才有,直至收到子女醫保卡才相信」。她指自己女兒有鼻敏感,一方面心痛她辛苦,另一方面是擔心財政壓力,「在香港私家醫生每次要300至400元起,皮膚科等專科更加要過千元。小朋友一病就很難斷尾,感冒都可以咳成個月,所以醫療負擔很重。有這個福利,小朋友(即使)生病,都可以更加安心去處理」。 華御結可讓員工調更,以配合接送子女上學的安排。像少菊要照顧孩子,就可善用每個月6至8日的假期享受親子樂。(黃志東攝) 董事長親民:員工Mon(左一)指公司會邀請同事,甚至他們的小朋友參加不同活動,增進大家感情,如董事長西田宗生(右一)會為公司同事親筆簽名生日卡,前線同事收到均非常開心。(華御結提供)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1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