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從戲劇治療看心理健康
戲劇透過劇本故事敘述,揭示人性的美醜善惡,帶領我們探討何謂真實。當戲劇應用於藝術表演範疇以外如教育、治療的實踐上,即成為獨立發展的領域。戲劇教育工作者或戲劇治療師在實踐中,會運用到相似的戲劇元素,例如角色、故事等。但正因兩者實踐目標各異,在構思、編排,以至戲劇可發揮的力量亦有所不同。有別於戲劇教育的知性發展目標,戲劇治療着重如何提升參加者的心理健康。
戲劇與生活中的「角色」
諺語有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物角色是戲劇的基本元素。由美國紐約大學戲劇學系創始學者Robert Landy教授提出的「角色理論」(Role Theory),指出「自我」由無數角色所組成,就像一個獨一無二的「角色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穿梭於不同的角色之中,角色的排序和比重都會因應生活範疇而有所不同。假設一個角色庫裏有女兒、母親、打工仔、開心果等角色:「母親」和「女兒」會於家庭中出現;而「開心果」則作為性格特徵,遍及生活各個場域;當工作量上升,其角色庫中的「打工仔」所佔據的比重可能愈來愈大。
面對生活中「角色」變化
隨着生活環境改變,對飾演某些角色的期望也可能會有所增減,有時甚至產生衝突,互相拉扯,造成角色庫失衡的情况。比如說原本「開心果」為自己及他人帶來快樂,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內在資源。當工作量大到內在資源難以負荷,就有機會形成心理壓力,壓倒「開心果」,新的角色「苦瓜乾」緊隨壓力而來。此時「苦瓜乾」不斷抱怨,令人感到辛苦、厭煩、委屈。若然無視壓力,甚至認為有負面情緒的「苦瓜乾」是在搞破壞,排斥它並硬拖疲累不堪的「開心果」出來,逼自己開心,愈逼迫自己,「開心果」就愈無力,「苦瓜乾」則因為希望被聽見而抱怨得更大聲,令角色庫陷入混亂失衡。戲劇治療讓參加者重新聆聽各個角色的聲音,嘗試理解內心各種掙扎,更寬容地對待自己,繼而尋找方法使這些角色得以共存。
提升學生心理健康
在迎向人生各種挑戰之際,學生可藉着參與戲劇治療,從不同角色的實踐中,建立均衡而豐富的角色庫,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己,擁有更多生活的選擇。當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情發生時,學生可以運用不同範疇的角色去疏導情緒,填補內心缺失,重新振作。相反,如果一直緊抱着某個角色,將會有所局限,遇到生活上的轉變時,或會因為角色提供的應對方式有限而無所適從。戲劇治療活動有助學生自如地在角色之間穿梭,增強自主權和韌性,從而活得更安然自在。
文:李思揚(戲劇治療師、獲香港卓越獎學金於美國紐約大學修畢戲劇治療碩士課程)、姜培芝(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