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再談幼園教師的非華語文化覺醒
幼稚園教師怎樣教非華語幼兒?這是大多數有錄取非華語幼兒的幼稚園關切的問題。以下有4個主題教學的例子,可供大家省思。
教師教「交通工具」主題時,問幼兒:「我們駕駛電單車要戴上防護頭盔。但是Gurpreet的爸爸是錫克教徒,要用頭巾包裹頭部。那麼,他騎電單車時怎麼辦?要不要做一個很大、很大的頭盔,把頭塞進去?」幼兒很肯定地回答:「他們不用戴頭盔。那個(老師給他們看過的)片段有講,我看過記得。」原來,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裝備)規例》,錫克教徒可用宗教原因,申請在駕駛或乘坐電單車時豁免使用頭盔。
認識不同地方食物 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教「健康食物」主題時,介紹食物金字塔。「油鹽糖類,有什麼食物?」「朱古力」、「雪糕」。「對了。那麼,Gulab Jamun是不是油鹽糖類?」幼兒點頭。「很美味,老師都很喜歡吃,不過就要少吃了。」Gulab Jamun是一種印度很流行的傳統甜點,製法是把奶乾搓成球狀,油炸,再放進糖漿中。
班中的非華語幼兒,也可豐富探究主題的內涵。例如:在「認識自己,放眼世界」的主題中,教師請幼兒就身體各部分展開探究。「Sophia來自美國,Shehara是斯里蘭卡裔,思源是華人,他們有什麼不同?」經過一番討論之後,教師總結:「大家都觀察得很仔細。原來,雖然他們皮膚的顏色不一樣,但是牙齒都是白色的。」政府統計處的報告指出,2016年,全港有11,588名少數族裔幼兒就讀學前教育課程,佔全港同齡人口的5.9%。全港的少數族裔,撇除外籍家庭傭工,種族主要包括印度人、尼泊爾人、巴基斯坦人、白人等。
抱持開放態度 學習非華語文化
在「幫助我們的人」的主題,一般都提到警察、消防員等,其實也可包括家庭傭工。「Elsa的印尼姐姐每天都照顧Elsa,做飯給她吃,我們要怎樣感謝她?」「謝謝!」「好的,我就教你講Makasih,Ma-ka-sih,這是印尼語的謝謝。」「Makasih」。活動結束,教師收拾時幼兒說「Makasih」,教師回應:「Sama-sama(不用客氣)。」根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的資料,有子女及工作婦女的家庭中,44%有聘用外籍家庭傭工,她們主要來自菲律賓與印尼。
上面的教學活動都很簡單,可是確實要求教師對非華語文化有所認識。筆者推行幼稚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從經驗中得知,只要教師抱持開放學習的態度,就會發現非華語文化色彩繽紛,令人讚歎不已。而當教師的文化了解加深了,教學也隨之變得多元豐富。
文:林浩昌(「非華語幼兒的中國語文教學專業發展課程」課程主任、兒童教育及發展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