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雞媽媽:路人甲行動

五歲女童被虐致死,朋友都為此揪心——這麼短的生命,那麼痛的經歷,而傷害竟然來自那樣親密的人。到底哪裏出錯、出錯有多嚴重,才令家庭淪為幼小的刑場?大人究竟是怎樣陷入集體瘋狂,以至連道德制約的最底線都要砸破?保護兒童的制度是如何環環失效,以致校方和社署只能以「已經轉介社署」和「校方諮詢但沒有正式轉介」來回應當初的不了了之?社會何以一再錯失拯救機會,令小小孩童在現代社會中落得孤立無援?

家庭淪為刑場?

這些詰問猶如撕開血淋淋的傷口,過程必然痛苦,卻是必經之痛。

朋友跟孩子講述這宗新聞,提醒他們關心身邊人,要是懷疑有小朋友被虐,一定要通知老師或其他成年人。一直以來,我們以為家庭是避風港,父母是孩子的守護者,但一樁樁令人心痛的新聞告訴我們,這些無疑是很美好的目標,卻不一定在現實發生。更多的時候,家庭處於一種“it's complicated”的狀態,既能避風,卻也暗湧處處。至於那些很不幸地陷入失效家庭的孩子,社會有責任介入,而我們每一個都可以成為不同程度的守護者——包括看到同學手臂上藤條痕的小學雞,也可以主動關心,甚至告訴老師。

「轉移焦點」巧妙介入

曾經看過台灣婦女救援基金會「路人甲正義行動」的公益廣告,推動「路人甲」以善意來終止暴力,當中最實用的一招叫「轉移焦點」。假如在家聽到鄰家兩口子吵得厲害,或在路上看到有家長向孩子發飈,不妨考慮以小小的動作來打岔,譬如按門鈴借糖、問路甚至問時間,總之安全而巧妙地介入,務求改變劍拔弩張的現場氣氛。像廣告文案說的:「面對暴力,你絕非無能為力;小小行動,也能引發大大改變。」

每個人主動關心 守護孩子

今次慘劇提示我們:制度要檢討,指引要完善,小學輔導人手要加強,但是這個世界並沒有滴水不漏的機制,而無止境添加的指引只能為當事者帶來「不是我」的安全感——唯有每個人(包括當事者和路人甲)的善意,方能把孩子的這張安全網織得更緊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