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學習:線上線下同步學習 化身科學家 探究聲音傳播
新冠疫情顛覆全球生活,也改變了香港的學與教模式。踏入後疫情時代,師生全面回歸實體課,電子學習和傳統面授的意義及價值,均需要重新定位。自去年開始,教育界一班有心人,正努力嘗試把兩者的優勢結合,希望通過「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也提高教學彈性,為本港教學策略開闢新路徑。
香港中文大學和浸會大學,於去年9月展開為期3年的「賽馬會『混合式學習』計劃」(下稱「計劃」),至今支援超過60間本港中、小學推展blended learning。柴灣角天主教小學是其中一間伙伴學校,負責統籌的謝浩天主任(謝sir)指出,面授教學與電子教學,其實各有優勢,「教師在面授課堂,可以更直接回饋和影響學生,帶動他們的學習,而學生與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通過面對面的合作,亦有助訓練他們的共通能力;至於電子學習的好處,則在於學生可隨時隨地取得學習材料,建立個人化的學習路徑,師生亦可即時在線上閱覽和修改資訊」。
謝浩天(受訪者提供)
在家預習 引起興趣、思考
為提升學與教的效能,該校去年嘗試把面授與線上教學雙軌並行,且在五年級的常識科做試點,「我們選了兩個涉及較多抽象科學概念的課題,分別是『聲音的傳播』和『日蝕』,都是同學不容易憑空想像去理解,所以想借助blended learning,幫學生學得更好」,謝Sir說。
在「計劃」的同儕導師指導下,謝sir與常識科教師重新設計相關課題的教案,並把建構科學知識的過程,拆分成7個步驟,其中第一步「觀察」、第二步「發現問題」和第三步「提出假說」,都採以電子方式。他以「聲音的傳播」為例,「教師準備了一些課前預習短片,讓學生在家中觀看,主要是通過一些小實驗,讓學生有一個初步概念,原來物件的長短、重量或質量不同,所發出的聲音都是不同。這些前置預習,可引起學生的興趣,刺激他們思考更多問題」。
課堂做實驗 雲端分享結果
第四步「進行實驗」和第五步「收集及分析數據」,則在學校課堂上實行。學生分成6組,每組獲派不同的實驗工具,當中包括日常用品,如水杯、間尺等,也有樂器,如木琴、刮瓜等,「透過實驗,同學便會發現,原來不單是樂器,其實任何工具,都可以用來製作聲音的。而這些工具的長短,會影響它們振動的頻率、音量的大小,以及音調的高低」,謝sir說。
分組實驗:柴灣角天主教小學去年嘗試在五年級常識科「聲音的傳播」課題,採用混合式教學策略,其中一堂,學生需要分組,並使用不同的工具做實驗。(受訪者提供)
釋放課時 師生反覆驗證
來到第六步「發表和覆核」,也是謝sir覺得課堂最有價值的地方,「作為常識科教師,我們覺得,不單是教授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育學生有科學家的精神。所以我們要求學生一邊做實驗,一邊用電子媒介記錄結果,並模仿科學家在科學期刊發表科學研究般,在雲端分享工具網站Padlet發表研究結果」。由於所有學生都可以在這個平台,即時看到其他人的發表,假如學生對某些結果有質疑,可在課堂上作第七步的「重複和驗證」,互相交換實驗工具,反覆驗證。最後,全班學生一起做歸納,替他們的科學探究下定論。
每個同學都有機會做實驗,並同步用電子媒介記錄結果,再在雲端分享工具網站Padlet發表自己的研究發現。(受訪者提供)
以往,雖然這兩個課題也會在課堂上做實驗,但謝sir指出,礙於課時所限,很難讓學生走出來,逐一發表研究結果,也無法作進一步的反覆驗證。但在混合式教學策略下,由於部分前置知識會轉移到網上供學生預習、自學,於是可釋放出面授課堂的時間,幫助學生整理、歸納出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以往知識的流向,是由教師、書本去到學生,但現在整個社會氛圍,知識都是共同創建的,因此教學範式亦要轉移。」
電子學習的優勢,在於學生可隨時隨地取得學習材料,也可即時在線上回饋。(受訪者提供)
教學新模式:軟硬件俱備 促進自主學習增彈性
賽馬會「混合式學習」計劃負責人藍澧銓教授表示,其實在疫情之前,本港教育界已有e-learning(電子學習)、mobile learning(移動學習)的概念,「不少教師會把一些影像、資料放在網上,讓學生在家中自行抽空去看、去閱讀,在學校課堂則如常教書,某程度上,這種都可以叫做blended learning」。惟他認為,blended learning的應用,不該局限於此,「這樣的e-learning、mobile learning,都只屬於輔助角色,並沒有為課堂規劃、授課模式帶來轉變。但今時今日,VR(虛擬實境)、AI(人工智能)也誕生了,若繼續沿用這種blended learning,我覺得實在浪費了機遇」。
藍澧銓(受訪者提供)
教師巧妙規劃 解決課時問題
藍澧銓又謂,以香港目前的硬件和軟件來說,絕對有條件推動更高層次的blended learning,「在科技上,香港的寬頻滲透率、平均寬頻速度,都是位處世界前列,而每所學校的電腦器材亦充足,不構成問題;至於軟件如教師、學生,他們的接受程度也很高」。但他補充,不管師生的心態如何,blended learning都是值得去推廣,「因為blended learning牽涉很多自主學習的元素,這些都是學生未來必須擁有的技能,所以斷不能因為學校、教師或學生抗拒而不去發展,反而是,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令他們更開放接受呢」?
他承認,相比起外國,香港課時緊張,或許會是推動blended learning的阻力,「blended learning很着重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接觸,這部分確實會多花了時間;但另一方面,它又有很多自學的部分,這裏又可騰出課時。在此消彼長下,只要教師能夠巧妙規劃,我相信課時問題,是可以解決」。
賽馬會「混合式學習」計劃為伙伴學校的教師舉辦教師專業培訓工作坊及講座,內容涵蓋電子教學工具、培養學生21世紀技能、如何支援能力較弱或學習動機較低學生等。(受訪者提供)
課堂設計:Blended learning 小學起步最好
賽馬會「混合式學習」計劃涵蓋高小至初中的4個學習領域,包括中文、英文、數學和科學教育,計劃會為學校配對核心科目顧問和同儕導師,他們會跟伙伴學校的教師共同備課,並透過觀課,反思課堂設計。
東華三院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物理科主任黃偉強(黃sir)是其中一名同儕導師,他說,blended learning在香港教育界,仍然是新鮮事,或是不少教師都以為等同「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這些觀念,都需要釐清。「所以不論是這個計劃的大學教授或同儕導師,我們一開始,都需要向教師清楚解釋什麼是blended learning,讓他們知道,『翻轉課堂』只是其中但非唯一的方法,以及有什麼科技元素,可以應用其中。」
黃偉強(受訪者提供)
難複製外國教學策略
鑽研blended learning多年的黃sir,眼見外國把相關教學策略運用得相當成熟,雖然有參考價值,但就認為,很難搬字過紙般帶到香港,相信會有很多不相容的地方,「主要是外國的學習模式,跟香港很不同。外國學生,需要很多自主空間,才會有動機去學,才會學得好;香港教育卻是考試導向的,也強調課堂秩序和紀律,假如教師給學生太多自學空間,反而會令他們感到迷惘,不知從何入手。這些地方,是需要調節的」。
然而,黃sir還是覺得,本港學界是需要發展blended learning的,不單因為當中教學樣式的多元,能夠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最重要是,它有助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放在香港的處境,我覺得愈早起步愈好,最好在小學階段,已經用上blended learning,讓學生知道,原來學習模式不是得一種,否則去到中學,學生已經定型,就很難改變了。」
賽馬會「混合式學習」計劃副負責人兼教學顧問(數學科)夏志雄(右),與伙伴學校教師共同備課,大家一起研究使用VR設備。(受訪者提供)
計劃提供證書課程,除講解混合式學習的理論,教師更會合作設計課堂活動。(受訪者提供)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