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有辦法︰挑戰膠樽骨牌紀錄 團隊精神永不言敗

若說「失敗乃成功之母」,那成功之「父」又是誰呢?它的名字叫「反思」。為培養學生永不言敗的精神,並喚起他們對「失敗」及「挫折」的反思,有小學續辦「失敗周」,通過一連3天的多元體驗活動,包括以砌出全球最長的膠水樽骨牌為目標,激勵學生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建構成功的策略。究竟這班小學生,最終能否成功挑戰健力士世界紀錄呢?

這個早上,亞斯理衛理小學(下稱亞小)禮堂有一半的地方都擺放着長方形膠水樽,同學都紛紛蹲下來,把這些膠樽當作骨牌,分組砌着「AMPS」4個英文字母(該校英文縮寫)。突然間,禮堂傳出一下尖叫聲,「P」字一列的水樽徐徐倒下,旁邊一個男同學見狀,隨即轉身飛撲上前用雙手頂着,身手敏捷的他,成功阻截跌勢,大家立時鬆一口氣。「截得靚!」導師喝采激勵。然而,並非每次都這樣幸運,「哎呀!」 一聲之後,「A」字的所有水樽都「全軍覆沒」,有同學雙手掩面,有同學呆若木雞,隔着口罩都感到他們的失望和沮喪,導師又再出言安慰︰「不打緊,還有時間,再砌過。」

挑戰膠樽骨牌紀錄 團隊精神永不言敗
觸目驚心——在砌水樽骨牌時,這些觸目驚心的場面,不時發生。(黃志東攝)

經歷好幾次失敗後,同學們漸漸意識到要調整策略,他們想出先不要一氣呵成地砌出一個字母,而是要把它分段處理,而段與段之間,還要留少許空隙,並且用平放疊起的水樽作緩衝區,避免在正式挑戰健力士世界紀錄前,提早出現骨牌效應,功虧一簣。

經過2小時努力,亞小這班來自四至六年級的數十名學生代表,用上2010個膠水樽砌出「AMPS」字樣。最緊張的一刻終於來臨,在兩名獨立見證人的見證下,由校長鄭家明輕輕碰倒第一個水樽,大家都屏息靜氣,觀看着一個又一個的水樽依次倒下,直到第2010個膠水樽也倒下來時,全場拍掌歡呼,興奮莫名!

挑戰膠樽骨牌紀錄 團隊精神永不言敗
砌出「AMPS」——經過2小時的不斷嘗試,同學們用2010個長方形膠水樽,砌出「AMPS」字樣,並準備挑戰健力士世界紀錄。(黃志東攝)

「失敗是指你不去嘗試」

亞小自2018年起舉辦學生生命培育活動「失敗周」,今年「失敗周3.0」更進化成「熱血周」,鼓勵學生擊破失敗,熱血成長。鄭家明說︰「通過連串活動,我們向學生傳遞着一個信息︰『什麼叫失敗?它不是指暫時未能成功或輸掉給別人,失敗是指你不去嘗試。』」他續指,今年更着重深化團隊合作精神,實踐「以最好的我們成就最好的我」的校本教育理念,「我們相信每個同學都有上帝所賜的天賦、亮點,但不會有一個人是萬能的,只有透過團隊協作、互相學習,才會有共同的進步」。

挑戰膠樽骨牌紀錄 團隊精神永不言敗
熱血周——亞小校長鄭家明(右四)和學生生命培育組主任嚴天樂(左四)率領教師團隊策動「熱血周」,希望透過連串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重塑失敗經歷,向成功邁進。(黃志東攝)

學生生命培育組主任嚴天樂補充,今年選擇以骨牌挑戰與學生一同經歷失敗與成功的歷程,是希望同學明白到,要獲取成功,除了堅持去做,還需要使用對的方法,「砌骨牌是需要技巧的,例如要注意距離、方向、順序等。我們期望同學藉着今次砌骨牌,掌握到探究解決問題的軟實力,日後可遷移到學習層面、生活層面上」。

「熱血周」不單為學生帶來難忘的成長回憶,對教師同樣帶來啟發。學生生命培育組教師團隊之一盧展諾表示,經過今次活動,提醒自己往後要更信任學生,「坦白說,今早距離正式挑戰時間只剩半個鐘時,眼見同學仍未完成,我腦海確實有閃過『今次可能砌不成』的想法,更想過不如全部大人落手砌,或者進度會快些。但結果是他們做得到,關鍵是他們願意不斷去想,找更有效的改進方法。學生的堅持亦啟發我,其實每一次失敗,都是讓我們有機會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

挑戰膠樽骨牌紀錄 團隊精神永不言敗
協作精神——除高年級的骨牌挑戰,低年級也有不少團隊挑戰遊戲,例如密室逃脫等。既考驗孩子的解難能力,也訓練他們的協作精神,並從中學習情緒管理。(受訪者提供)

■學生心聲

失敗乃成功之母

楊淂澔 小五生

「我覺得今次最好玩的活動是砌骨牌,因為可以發揮創意,而且千變萬化……砌轉彎位很難的,我至少失敗過10多次……會有少少不開心,但我知下次會成功。」淂澔又提到,今次活動,同學之間的配合很重要,曾有同學發生摩擦,他便充當「和事老」,分隔彼此,讓大家冷靜下來。

挑戰膠樽骨牌紀錄 團隊精神永不言敗
楊淂澔(黃志東攝)

羅譽灃 小五生

「今個活動,我最喜歡看電影(《馬達加斯加爆走企鵝》)的環節,故事講4隻企鵝,打敗壞蛋章魚博士,拯救企鵝界,這套電影,帶出一個道理——失敗乃成功之母。」談到砌骨牌,譽灃透露經歷過很多次失敗,當中有「激氣」,也有情緒低落和失望的時候;然而,也因着砌骨牌,讓他有機會和一些平日較少接觸的同學交流,增進友誼。

挑戰膠樽骨牌紀錄 團隊精神永不言敗
羅譽灃(黃志東攝)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