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支援:面對社會風波 持平解惑 疏導子女情緒 繪畫玩遊戲暫抽離
3個多月來,香港經歷前所未有的社會動盪,不單成年人的情緒容易波動,孩子同樣可能受影響。當小朋友出現情緒反應時,身為家長,又可以怎樣應對和處理呢? 文︰沈雅詩 |
「女兒從電視新聞看見警民衝突,就害怕得用手掩着眼睛,她是否被嚇壞了?」、「兒子每晚聽到鄰居大聲喊口號,都表現得很煩躁,甚至會發脾氣尖叫,因為覺得受滋擾。他是否反應過大呢?」類似的問題,近日在很多家長的腦海中盤旋。究竟「正常」或「不正常」,如何判斷
若孩子對事件感困惑,家長毋須急於講解大道理,可先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持續失眠發噩夢無胃口 需尋協助
臨牀心理學家葉妙妍指出,最近小朋友不斷從新聞報道中看到大量警民衝突的畫面,走在街上,亦可能目睹不少公共設施被破壞,又或真實碰見過示威者或警察,以至聽到親友之間的談論,因此,他們出現情緒反應,例如疑惑、不安、悲傷、無助、憤怒等都是正常的。只是,如果伴隨以下徵狀,包括兩三星期也持續失眠、發噩夢、食慾不振、情緒波動、難集中精神、緊纏父母,又或出現身心症狀,即在非生病的情况下,常有頭痛、肚痛、心跳加速等不適,甚至害怕跟人有任何身體接觸,常常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那就是「不正常」了,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她續稱,孩子情緒反應有多大,往往取決於他的年紀、對事情的認知程度,某些孩子可能較容易受刺激,「特別是以往曾有類似經歷的小朋友,例如他曾遭遇過暴力對待,當他看到相關新聞片段時,便會勾起不愉快的經歷;另外,本身情緒健康有問題,例如有抑鬱症、焦慮症的孩子,又或是性格比較敏感的,都相對易出事」。
葉妙妍
接納孩子感受 給予安全感
當小朋友發出情緒信號時,家長便要作出適切的回應和疏導,首要是先接納他們的感受,葉妙妍說︰「情緒無分對錯,我們不要否定或貶低孩子的感受,因為這些態度無助紓解他們的情緒,反而會令孩子怕受責備而更加抑壓。」她提醒家長,需以關懷、接納的態度,增加小朋友的安全感。
若孩子當下的感受是很驚慌、擔憂,甚至表達「出街很危險」、「會打人流血」,葉妙妍表示,家長可以告訴小朋友,目前我們身處的地方仍然是安全的,而且父母會保護他,「父母就是子女的避風港,我們恰當的回應,可以安撫孩子受驚的情緒」。
另一方面,家長亦應減少孩子接觸電子媒體,「不要說小朋友,成年人看完也會不安!我相信家長平日也不會讓孩子觀看恐怖血腥的電影吧,更何况這些並非電影情節,我們不能哄騙小朋友一切純屬虛構,因此還是停止接觸,暫時抽離一下比較好」。她建議可跟情緒受困的兒童多做分散注意力的活動,包括繪畫、玩角色扮演遊戲等,助他們紓緩壓力。
在當前的社會氣氛下,家長宜陪同子女一起觀看新聞,並應避免他們接收到過分暴力和血腥的場面。
心平氣和講解 引導多角度思考
相反,如果小朋友對社會風波感到疑惑,提出很多問題,家長又需要解答嗎?葉妙妍認為是可以討論的,但家長先要平復自己的情緒,以心平氣和的語氣回應小朋友的提問,「其實家長毋須急於講解自己的看法、說道理,反而應該引導小朋友表達自己的感受,透過開放式的問題,例如︰『你知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你看見了有什麼感受?』等,先了解孩子對事情的掌握,再以兒童為本的原則,即按他們的年齡、認知程度、可理解的語言去解釋」。
然而,葉妙妍再三提醒,在談論時,家長要盡量持平、中肯,無論我們站在哪一方,也要同時說明另一方的立場,「其實這是從小引導孩子作多角度思考,也讓他們明白,每個人的背景、價值觀都可能不同,我們要學習尊重別人、聆聽別人、理解不同的觀點,別硬要說服對方跟從自己的想法,亦不要因為大家的想法不同,而破壞朋友、家人之間的關係,因為關係和諧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