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教育:快餐式教育撥款

財政預算案公布了,有人說最大得益者是教育界,有先聲奪人的50億元,2018/19年度教育開支是1137億元,數目不能不算龐大;但仍有教育團體表示失望,指去年教育佔政府經常開支22%,今年跌至20.8%,雖然銀碼上增加了252億,但多屬非經常的開支。

王師奶只懂婆仔數,今年多了252億,感覺上多咗好多錢,財爺對教育算是慷慨。教協葉建源批評20.8%是回歸以來新低,又說不滿預算案不提教師學位化及不增加教師編制。教協的不滿是例牌,但連一向撐政府的教聯,今年也因經常開支下降而口出怨言,又批評預算案不提縮班潮和沒有為STEM撥款,對此「極度」失望。以一向保皇的教聯來說,說得粗俗些,真是雞屙尿。

庫房水浸也不肯增大學學位

教協和教聯的失望是一而二,二而一,王師奶的失望遠比它們宏觀,在改善香港整體教育而言,小婦人有遠見得多。小婦人曾呼籲歷任教育頭頭如羅范椒芬、李國章、孫明揚、吳克儉以至楊潤雄,與其巧立名目攬住什麼毅進、副學士、自資學位等等不放手,每年眼光光望住2萬多成績及格但又無公立大學收容的年輕人,身為教育掌舵人面無愧色側側膊過日子,這叫什麼問責?與其小修小補,供應100個魚柳包、150個豬柳包、200包薯條,一陣旋風過後,捱餓的仍然捱餓,營養不良的繼續營養不良。

以前無錢還有藉口,?家庫房水浸,浸到係又派,唔係又派,寧願派漢堡包也不肯增加大學學位,解決這教育死結。

雖然有人話公務員依章行事,謹小慎微,不會有大魄力搞大製作,王師奶對公務員出身的楊局長仍抱有期望,期望他既然拋得個身入問責行列,就要有一番抱負。財政預算雖然由財政司敲定,但相信教育範疇局長一定被徵詢過,究竟局長有無為2萬多個年輕人爭取過?如果有,局長算是盡了力;如果無,局長要引咎辭職。大學這一關牽動全港家長神經,從幼稚園入學,經歷小學、中學層層關卡,當中包含家長的焦慮、委屈,忍受不足為外人道的困難。如果大學學位能按年增加,大學以下的壓力一定得以紓緩,幼稚園、小學以至中學的學習情况一定有更健康的發展。方今政府財政寬裕,局長若不將死結鬆綁,其他什麼改善融合教育、加強對幼稚園支援、加強全方位學習、什麼一校一社工都無濟於事。放着面前最重要的增加公立大學位不理,偏向細眉細眼的着手。

為什麼?小事容易交差,項目多,好似做咗好多嘢。另一方面,也證明教育局無一個有遠見和有承擔的官員。

王師奶不期望楊局長於短時間內做出很多改革,但大方向仍要確定,大學學位短缺是香港教育百病的根源,另一項要務是拉近直資和資助學校的距離,讓資助學校能公平而健康發展。其他濕濕碎的事就由其他的人去做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