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教育:但願不是去芬蘭旅行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計劃9月8至14日訪問芬蘭,了解芬蘭教育制度,研究教育方針,幫助本地學生愉快學習。他山之石,尚且可以攻玉,何况芬蘭是教育界的鑽石,有幸學到一招半式,則香港之幸,學子之幸。「愉快學習」不是新名詞,王師奶讀中學時已聽過,而且還嚮往過,學習而能愉快,真是賞心樂事。「寒窗苦讀」故事聽得多,苦讀不成潦倒終生的例子更多。可能文曲星唔關照小婦人,俗說無書緣,切身體驗,讀書苦多樂少,所以上國文課時,每念到「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總覺得滿紙荒唐言。除非讀閒書,睇下馬騮精如何大鬧天宮,曹操如何敗走華容道,真假李逵如何狹路相逢,如果要記殘唐五代的君主姓名和年代,要死記Mississippi的串法,終究是苦事。
到自己有兒有女,對愉快學習這4個字有更深體會。香港的教育制度,家長對兒女催谷心態,學校的競爭現象,學生像被放在棋盤上的棋子,怎能愉快學習?「愉快學習」已淪為口號,是學校迷惑家長的幻象。小婦人曾收過一名讀者來郵,訴說兒子在九西一小學名校就讀,該校標榜「愉快學習」不遺餘力,而且搞作多多。事實只是宣傳,老師們一味催谷,每晚功課七、八種,學生做到苦瓜乾咁面口,何「愉快」之有?這名家長千吩萬咐小婦人不可泄漏她的電郵和名字,免影響她的兒子。
相信這個當日並不愉快的小朋友已是大學生,也希望他已脫離不愉快的學習,衷心希望他在大學能愉愉快快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考察見聞 應與市民分享
王師奶以「但願不是去芬蘭旅行」為本文標題,並無貶低教育事務委員會此行意義,只是有前車之鑑,怕辜負了教育界對他們的期望,才有此一願而已。前任教育局長吳克儉在任時馬不停蹄到外國考察教育,卻從來不將考察所得與教育界分享,將所見所聞密密實實收埋落酒囊飯袋的肥肚腩。小婦人三番四次公開要求吳克儉寫筆記,既然是有所為而去,自應有所得而回,好好醜醜都同教育中人說端詳,學別人的長處,摒棄別人的缺失,取長捨短,殊不負考察之意。今日小婦人同樣要求教育事務委員會的委員們,請將你們今次去芬蘭考察教育見聞,經整理後,輯錄成一份有系統的資料,印成小冊子又好,放上平台又好,讓全港市民,包括教育界、家長,都有機會知道芬蘭這粒教育鑽石有幾光輝,有幾燦爛。
深信教育事務委員會一定從善如流,向全港納稅人證明你們不是去芬蘭遊山玩水。當然,正經事辦完,順道瀏覽一下北歐風情是允許的。小婦人預祝考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