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媽媽維特:元寶的祝福
奶奶仙逝,兩天喪禮給我最大的感覺是,只要願意交託,上天自會看顧和祝福。
老人生前跟我們同住多年,但延續上一代的疏離感,我兩個兒子對嫲嫲的感情不深,加上老人家本就風燭殘年,意料之內的離逝並沒伴隨太多傷感。倒是孩子們的「無感」一度讓我顧慮,擔心他們會在靈堂嘻哈又或高聲呻悶,讓親友反感。
尤其是亞氏保加背景的大仔,他向來同理心薄弱,甚少考慮別人感受或場合需要。畢竟喪禮非同平日,我遂事前特別講解,喪禮莊嚴,不適合眉飛色舞地高談闊論,更要留意自己的說話會否傷人。而相對去年婆婆的喪禮並無宗教儀式,只用一個朝早完成,嫲嫲的喪禮會一連兩天做足全套道教儀式,時間長,聲浪也較大,他們要有心理準備盡量忍耐。
拋開預設 信任孩子
調整孩子們心理預期的同時,我也努力調整自己的。我提醒自己拋開預設,信任孩子會用心聽我的話,明白這天的「規則」,而同時孩子就是孩子,若他們最終不合外人期望地展現了真我,那也是可接納的。我最需要做的,不是監控孩子的一言一行,而是我自己回歸這天的最基本目的——帶着安靜和尊敬的心,好好送別老人。
往殯儀館的路上,大仔對同行大人不斷講只有自己明白的話題,我放下執念,只是笑說:「你真係好鍾意講嘢喎。」到了靈堂,我幾乎沒怎麼理兩隻小鬼,任由他們各自執生,自己則投入做自己想做的事——打開五官感受喪禮的聲影氛圍,看望鮮花祭帳,仔細體會儀式的細節,偶爾又溜到靈柩前跟奶奶說俏俏話,虔心祝禱。
首晚的設靈長達5小時,阿仔們各自帶了幾本書解悶,只一句鐘就看完了。但他們很快就找到活幹,先是跟不同的大人學摺元寶,簡單版的、複雜版的,隨後又到內室的火爐前,跟伯娘一起化寶。就是這樣,他們只間中參與鞠躬謝禮,多數時間隨興但安靜地進出,元寶摺得多了就去燒冥鏹,又或好奇地檢視各座紙紮華廈金橋,沒打擾他人,也比想像中投入和自在。
每到漫長的誦經請聖、吵鬧的破地獄,他倆就躲在內室看火爐,遠離喪樂吹打。唯獨是引領亡魂走向冥界、又相對簡短的「過金銀橋」一環,眾子孫都需參與,我像講睡前故事般,跟兩子解說阿嫲靈魂如何上路。
阿仔教媽媽摺元寶
一路潛心細嚼法事細節的我,沒怎麼摺過元寶或化寶。半晚過去,在空檔中看看孩子們,想不到細佬主動示範,要怎麼為元寶壓痕,阿哥則教我如何摺艱深版的元寶。兩兄弟的手作天分向來有限,對紙藝無甚興趣,這晚竟然專心學摺,我頗感驚訝。大仔見我摺得勉強,更一再扮演指點媽媽的角色,我首次放下慣性的精明,讓阿仔教我幫我。無論是他是我,都享受那一刻的滿足——謝謝嫲嫲,這晚給我們的祝福。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