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物語:教育的真正價值
年關將至,大家準備好迎接龍年了嗎?這年我跟中文興趣班的德國學生一起寫大字,迎春接福,希望大家在龍年福氣滿滿、心想事成!話說我在德國的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帶領中文興趣班已經兩年,由最初一頁又一頁工作紙的課堂,蛻變成現在以活動為主、生活化的形式。每月我們都會投票決定該月的廚藝挑戰,題材包括月餅、炒麵、烤鴨、酸菜等,學生跟我由準備食材、切菜、煮食、享用、清潔,以全體驗的方式來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
坦白說,身處人工智能的時代下的我們,有什麼不能從互聯網上問到呢?這樣的科技發展下,教育的真正價值是什麼呢?中途我因為在華德福教育的工作關係,要到中國參與研討會,走訪的城市包括廣州、北京、成都等地,從研討會、講座,以及跟師生家長的交流裏,體會現代華德福教育的應用及前景。在這個教育圈裏,人們也都非常關心科技和人類生活的相互影響,與會者問來訪的德國教授們:「在我們這個一向致力於營造體驗式、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教育體系裏,該如何應對這個科技掛帥的年代呢?」
忽視社交或情緒管理能力
在華德福教育裏,學生從智能(cognitive)、情感(emotional)、意志(will)3個層次發展,但現代社會大多注重智能方面的培育而忽視其餘兩方面。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小孩子能在學科上學到、運用到超出他們年齡的知識,但社交能力或情緒管理能力卻可能有所不足。大家若回想以前我們為公開考試所背的書,在考試過後,我們很容易就把那些知識忘得一乾二淨,當年學得多快,忘得也多快!
研討會裏,教授拿了一個孩子學外語的例子。很多人學了多年外語,都只在「智能」方面下工夫,即使背誦很多字詞,卻不會因為這些文字而牽動到情緒的投入;學外語的人當中也有很大部分找不到堅持鑽研的意志層面,就不會發展到以這門外語去成就自我個性的程度。教授說,他看到學生們在學校痛苦地背生詞、範文等,但只是在單一層面日復日的下苦工;他也看過有年輕學生跟外國人一見鍾情後,幾個星期就把一門新的外語把握得挺不錯。這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來形容「學習」上,主流教育方法裏甚少觸及情感和意志層面的現象。
科技不能代替情感、意志和道德觀念
由此可見,科技發展令機器人的「智能」大大提升,卻不能代替人類在情感、意志和道德觀念的需要。因此我們不必過分恐懼人工智能,反而可以加強人類在另外兩方面的教育和發展,讓孩子的身體和心靈都發展起來,有自信地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
文:華德媽
作者簡介:年輕媽媽,在德國經歷了懷孕、生產、坐月、育兒等種種經驗,日常最愛寫下兒女的一切,好讓將來能夠好好回味。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