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講媽:體藝栽培

相信大家見證着香港運動員的努力成果,不論獎牌贏輸,都為他們付出的血汗感到驕傲!(其實香港隊在殘疾人奧運會也值得支持!大家都要留意!)

今個暑假,雞蛋仔開始學游水,教練「1對2」引導兩個幼兒,老公都要陪伴在側。據觀察,雞蛋仔對游泳充滿好奇,不聽指令地玩水。但初生之犢不畏虎並不是必然,另一個孩子咬牙切齒、死命就是不肯下水,在池邊乾煎日光浴了數堂。看着孩子們學習,老公不禁感慨,究竟一個運動員,由害怕到突破、苦練基本功到不分晝夜加操,到底要經歷多少身心苦楚和犧牲,才可以換取一次奧運入場券?一想到這裏,就覺得每一個職業運動員都值得尊重,而香港運動員又似乎特別艱辛。

我沒有運動細胞但老公卻總有點遺憾,成長過程中,沒機會發展他的體育志向。自從我懷孕開始,他一直都認為,小朋友不應只局限於念書,相信栽培孩子發展一項運動興趣更重要,一為了強身健體、二為了鍛煉意志、三是為了讀書不成也能賣苦力換飽飯吃,踏實地過日子。

最近看張家朗才知道他的父母容許兒子中四輟學專心練劍,除了肅然起敬也認真反思,如果犬兒想停學專注發展運動或藝術項目,我們又能否那麼豁達?在香港職業運動員的生活,大概如文人賣墨一樣舉步維艱。

報讀證書課程 為小一面試準備

諷刺的是,普遍香港家長都催谷孩子,希望他們能歌善舞,就拿今個暑假為例,和其他家長閒談才發現,很多小朋友報讀的體藝暑期活動都是證書課程,完成後會有證書及精美的簡歷,都是「方便」明年小一面試而準備。我這個沒心沒肺的媽媽,報讀興趣班卻只考慮金錢和時間。老公聽罷後說,反正有幾多家長會鼓勵小朋友放棄學業、暫緩升學安排,專心比賽打球?考到心儀的小學之後又或者面對呈分試,體藝活動都會成為炮灰,是第一樣被犧牲的「童年玩意」。

想深一層,又難怪父母尚商輕文武,奧運期間大家又再熱議,職業運動員的支援怎麼可以這麼少?精英運動員或許得到較穩定的經濟支持,如果拿到國際賽獎牌就得到較大力度的培訓。問題是,由幼兒開始去到有機會參與香港隊選拔,整整十多年的時間,運動員及他們的家人吃風嗎?未有成績,又會否有人願意贊助合身的球衣及專業運動器材?撇開銅臭,一般學校又是否容許有潛質的孩子,減少抄寫默書時間用來做體能訓練?還有退役運動員的生活保障、醫療支援等,這一切都讓家長感到為難。

仍然有很多人為夢想奮鬥

香港雖然是彈丸之地,但仍然有很多人為夢想奮鬥,請不要太善忘,奧運之後仍然要知道運動員還在默默耕耘。尤其是當家長風塵僕僕地帶子女參與不同體藝興趣班,我們要反省一下是為什麼投放這些資源。我和老公也會好好思考,當孩子執著而且有潛質發展體藝項目時,如何成為他們最強的後盾。

文:彭梓雅

作者簡介﹕前懲教主任,放棄鐵飯碗轉型全職主婦,兼職實習社工督導/繪本伴讀導師/家庭輔導員。興趣廣泛,不務正業。最大成就是生了一個「雞蛋仔」,置了一頭家。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