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創校長:趁聖誕教導孩子正確消費觀
每年的12月,當一家大小在璀璨的聖誕燈飾下享受天倫,在夢幻繽紛的佈置下,期待着聖誕節的來臨時,另一邊廂,各大商場及店戶亦出盡渾身解數,力谷聖誕銷情,不斷鼓勵大家購買禮物,給身邊人傳遞愛意。或許你也正在煩惱為孩子選購什麼聖誕禮物,這亦是給予我們作為父母或師長一個好機會,趁機教導小朋友正確的消費價值觀,那就是將要購買的,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
是「需要」還是「想要」
「需要」購買的物品,明顯是我們的日常必需品,可能是替換一些更好質素,或更具效能的產品。家長為子女選購這類物品時,不妨向他們解釋購買的原因,以及教導孩子先在網上比較相同功能及性質的產品,讓他們從小明白到,廣告只能作資訊參考,在決定前,必須作「性價比」, 因為產品定價往往與品牌或廣告代言人掛鈎,所以不一定高價格就是好品質,有時低價格也買到好的產品,要當一個精明消費者。
玩具店是孩子的王國,但每次經過,不難發現,總有一兩個擦着紅眼睛的小朋友在扭買玩具。父母要處理這類情况,便要教導孩子分辨「想要」和「需要」。「想要」的東西,不一定是「需要」的東西。有時是因為個人的興趣或喜好,甚至乎是因為滿足心靈的需要,明明已有足夠的,但想要更多。這裏不是否定給孩子購買一些「想要」的玩具或產品,而是希望孩子可學習適當的期望管理。
冷靜3天 通過努力換取
當孩子提出「想要」的東西,家長不一定要即時滿足他們,反倒過來讓孩子先解釋為什麼想要這樣的產品。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先冷靜3天,就像現在坊間美容公司提出的「冷靜期」一樣(媽媽們一定知道),3天之後孩子仍然想要的話,父母可以給予孩子一些任務清單,如做好功課、自己檢查書包、考試或測驗成績很好、主動做家務等,讓孩子為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努力,灌輸儲蓄的概念,讓他們明白到「想要」的東西,是要通過自身的努力,用儲蓄來換取的。
向有需要的人共享資源
上述兩點,或許很多父母已經做到,在此我想提出一個更加高尚的價值觀,就是向有需要的人分享自己的有餘。我認為家長應讓孩子從小就明白到,今天他所擁有的,是上天給予的祝福;當你擁有充足時,其實可撥出一部分,向有需要的人共享資源。
父母可協助小孩建立習慣,在每年聖誕節也撥出儲蓄的一部分,為曾經幫助過他、關心過他的人表達一點心意,又或是捐助社福機構,幫助有需要的人。雖然孩子能送上的金錢不多, 但如果能把這個價值觀帶給下一代,我們的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
最後,聖誕節來了,媽媽們也不要忘記為丈夫們獻上一點心意,可以考慮送一部PS5 router給辛勞的爸爸們,因這是他們上網「需要」的。(寫給我太太的,有同感的爸爸們也可以分享本文章)
文:朱子穎(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
作者簡介﹕一直致力實踐教育創新,當過浸信會天虹小學「白武士」5年,把它從殺校邊緣挽救回來,成為教育界佳話。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