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夢想飛:6小孩分工合作做家務
移居外地的港人,相信最需要適應的其中一個生活方式是「沒有工人姐姐和保母的日子」;近日亦經常聽到好多媽媽說最難搞的是家庭的分工合作如何做到「公平」。
說起這話題,我欣賞家中的頭(爸爸)建立有系統的生活,例如我們有個家庭傳統,就是每星期有「家庭聚會」,由大女兒3、4歲開始至今已10多年。以前我在聚會中負責帶領唱詩歌,爸爸負責分享信息和報告。當孩子長大後,他們也分工合作,為大家選擇喜歡的詩歌,再為着這個家和每個成員禱告以作結。
家長忍手 讓孩子完成家務
現在6個小孩年齡分別是6至19歲,他們從小分擔家務。一般分工是依據能力,各人可優先選擇做自己喜歡的崗位,有選擇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一個家庭可以分的崗位頗多,例如大家決定各自清潔自己的洗手間和浴室,並清潔自己的衣物。這個是給媽媽最大的挑戰,每當見到洗手間有混亂和污糟情况,我要加倍忍耐,切忌出手,忍忍忍……最後他們還是會完成自己的責任。但老實說,有時見到燦爛的太陽,我也忍不住幫他們晾衣服,如果有朋友到訪,我也得幫助他們清潔一下。我認為接納是非常重要,孩子長大 (特別是年輕人)會有自己的計劃和意見。有的選擇每天洗衣服,有的把衣服儲起幾天才洗,雖然我不認同,但也得給他們選擇。
至於其他日常家務如洗碗碟及清潔早、中、晚餐使用後的廚房,我們經開會後,決定孩子由年齡最大至最小,每天每人輪流去做。雖然家中有洗碗機,但仍要先將碗碟冲洗,再放進機內。這家務對於3、4人家庭來說也許很快便完成,但8人家庭就需要雙倍時間!擔任這崗位的孩子還要在當天提早半小時起牀,幫媽媽準備便當和早餐。我真心覺得他們都非常乖巧和愛我,感謝他們沒有推搪,自動自覺起牀,也沒有半句怨言。
孩子各有專長,可以讓他們選擇做喜歡而合適的家務。(作者提供)
家庭就像一個小社區
除了以上家務,其他事情也得分工合作。我們家庭就像一個小社區,有人做事勤快,有人做事非常細心,我和爸爸也會看看他們的強項,要求他們幫忙。
家中的大家姐因為已有澳洲行車許可證,就可以成為司機,送弟妹上學、參加興趣班,或幫忙外出購買雜貨糧食,因為我自己真的不太喜歡開車,剛好可以互相補足。在墨爾本,16歲已經可以學車,駕車是基本的生活技能,只是我的老二足歲還未願意學車。
老二是大男孩,主要負責每星期處理大垃圾、收集廚餘和安排回收物資,有時還會幫助媽媽煮食。他是較喜愛煮食的家庭成員,但下廚就要看他的心情,有時邀請他下廚是會被拒絕的。
我喜歡請老三幫忙打掃,因為他有我的影子,總是逐格清洗,非常仔細。我會請老四幫忙帶着老六講故事,這個同行讀書計劃是雙贏的選擇。還有老五和老六會聯手分工跟着爸爸做家中小園丁,在前後花園執樹葉和除雜草。而我做家務時也會帶着老五及老六,就是希望他們由小學習,長大後可以獨立,照顧自己。
文:六個小孩的媽媽
作者簡介:剛移居澳洲墨爾本,育有4女、2男,共6名孩子。最喜歡玩煮飯仔和運動,經常帶着六小福上山下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