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教授演講廳:STEM 由 DIY 開始
香港教育局2015年起推行STEM——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 (數學) 這種科學探究課程取向, 相信各位家長對STEM並不陌生。學校透過STEM 的相關科學探究課程和課外活動,培養孩子探究的熱誠,建立常動腦筋的思維習慣,發揮解難和創新的能力,同時綜合所學的科學及數學理論應用於生活解難之中。
讓我們探討一下,為甚麼西方國家培養出來的孩子較有創意和科技創新能力呢?在教學上, 外國教育模式鼓勵孩子廣泛閱讀及利用參考書籍自主學習,尋根究柢。學與教過程之中,老師多採用問題引導學生找出答案,而不會直接告訴他們答案。即使孩子答錯,老師也先給予讚賞和鼓勵,再引導孩子多加思索,尋找更合適的答案。雖然,這個教育模式比較花時,在課堂中能涵蓋的課程內容亦有限,但卻能從小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和創意解難。
由於西方國家地大、屋大和人工貴,家庭成員必雖懂得一些基本木工、金工和汽車維修方面的技能。 時常掛在口邊的 DIY (Do It Yourself)正好反映外國國民「家居事務必須親力親為」 的生活概念。他們都是從小跟父母、親友、書本或互聯網學習DIY技能,從實作中獲取經驗, 從錯誤中學習完善,過程中建立了自信及解難能力。
我在製作過程常遇到大小困難要解決,有時亦要厚着臉皮向「叻」的同學或老師求教。成功跨過難關的經歷越多,自信心便越强。
回想七十年代的香港,家長們都擁有DIY這「神乎其技」。例如:家父自幼跟長者學習不同手藝以作謀生技能,他既能做木工,又能做電工,家中不少傢俬都是他親手造的。倘若電器壞了,他也能用各種方法修好,他的解難能力確實超強。另外,擁有巧手的家母不單能造繡花鞋和織毛衣幫補家計,亦能做出五花八門的撚手小菜和美味的甜點。七零年代的香港,大部份人都擁有各式各樣的謀生技能,促使「想到便做到」及「香港製造」的大氣候之形成,這亦成為當時創新科技和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
我的小學生涯是在一所官立小學度過。那時,高小男生可以選擇木工或金工為其中一科主修科,而女生則可以選擇烹飪家政或縫製衣服課程。當年,我選了木工。至今還記得一些做木工的口訣:「一刷木、二刨正面、三畫符號、四刨側面……用線規畫闊度刨闊度等。」我們要學懂使用不同工具才能製造出不同的木製產品,如小木椅子、木刀架和木製小火車等。年少的我每星期都渴望上木工課,務求把作品做到最好,才能有機會為它塗上光油! 還記得把製成品帶回家給家人看的喜悅,那種滿足感到今天想起仍喜上心頭。我在製作過程常遇到大小困難要解決,有時亦要厚着臉皮向「叻」的同學或老師求教。成功跨過難關的經歷越多,自信心便越强。我在小學時所學到的木工技術、解難能力和創造作品的熱誠,今天仍然能大派用場。
香港的 STEM 教育要開花結果,必須要由小學生體驗簡單DIY開始。
我今年夏天有幸到美國哈彿大學進修,在波士頓那裏認識了一些當地人,與他們討論起美國的教育程況。原來他們十分看重暑假期間孩子的特別學習經驗, 不少父母也費盡心思尋找有趣的暑期課程。波士頓有很多不同的暑期學習日營,除了音樂、運動、烹飪和藝術創作的課程外,還有初級木工、金工、電工、機械人製作等學習日營。朋友的女兒在初中時參加了木工日營,用一個月時間製作了一張戶外使用的安樂椅,在製作過程中女孩不單掌握了使用不同工具的知識和技巧來解決她重未遇過的難題,亦能體驗 DIY的樂趣和滿足感。那椅子今天成為了家中恩物,它不單美觀實用,亦給予了孩子無言的鼓勵:「有志者事竟成」。同時孩子亦從手動腦動的學習歷程中,學懂欣賞手工製成的木傢俬和工藝品。反觀香港的小朋友在暑期都是集中學習中文、英文、數學、程式編寫及樂器等與本地課程緊密聯繫的學科知識及技能,以鞏固其開學後的學習基礎。
朋友的女兒在初中時,用一個月時間製作了一張安樂椅。(作者提供圖片)
從西方教育的經驗看來,香港的 STEM 教育要開花結果,必須要由小學生體驗簡單DIY開始。學校可考慮配合相關學科的學習內容,創設校本STEM教育框架,整合跨學科元素來設計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從活動中學習應用各樣DIY實作技能及各項科學探究能力,以發展其科學與科技的素養。同時,老師和家長們應鼓勵孩子自主學習。下一次當孩子希望你提供答案時,大家不妨試試透過提問引導孩子進深思考,主動尋找答案,以建立孩子求真、解難和創新的求學態度。下年暑假,不如大家也像外國的父母一樣,讓孩子從鞏固主流學科知識的學習中鬆一口氣,透過其他學習經歷, 培養孩子一生受用的DIY技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