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教授演講廳:人生遊戲 如何「升呢」?
香港不少爸媽各出其謀,幫助子女盡早完成「生涯規劃」,要贏在起跑及終點線。若孩子能當上醫生、精算師、 律師等「名牌」職業,爸媽便可安心!因此,不少學生在大學選科時,往往以應付未來「實際」工作的門檻作決定,而忽略自己的興趣和理想,上課變成應付父母期望的苦差。在欠缺人生願景下,這些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意義,每天僅為糊口謀生,為建立家庭、買車和置業而不斷「跑數」。作為大學教授,我替這群年青人感到可惜和擔憂。父母疲於奔命地充當孩子的「生涯規劃專家」,大家又可曾知道僱主對畢業生的實質期望呢?
如果,人生是一場「電競」,要玩得「叻」,必須看懂「遊戲規則說明書」 。遊戲的潛規則是人人平等:每人只可活一次,而且是有時限的。但「玩家」在過程中沒有特定路徑,要用自己的方法儲齊「四大法寶」,然後「升呢」。什麼是「四大法寶」?在哪裏能夠找到?如何找到?
相關專業及技術並非不重要,而是僱主對擁有這「四大法寶」的員工特別有信心,相信他們很快便能掌握相關工作技能。
教育局在2006及2010年曾進行問卷調查,了解本港僱主對受聘大學生的主要素養(attributes)和能力(capabilities)的要求。硏究結果顯示僱主們一致認為年青人的「工作態度」最重要,包括要有工作熱誠及責任感,對上司能「話頭醒尾」及交足功課, 能超額完成則更理想!其次是「人際技巧」的素養,這包括了待人處事、協作和溝通上的能力。最後是「語言能力」和「分析及決策能力」。語言能力越高, 發展空間越大,晉升機會也越廣。而在現今的「大數據時代」,青年人除了需從海量資料中找到相關的資訊和數㯫外,亦須明辨資料真偽, 「格物」比較分析,向僱主出謀獻策。
這四項主要素養和能力正是人生遊戲的「四大法寶」,但為什麼僱主沒把相關專業知識視為重要素養呢? 答案呼之欲出。相關專業及技術並非不重要,而是僱主對擁有這「四大法寶」的員工特別有信心,相信他們很快便能掌握相關工作技能。若想孩子能掌握這「四大法寶」,爸媽必須重整如何栽培孩子的策略。
其實,有不少例子證明了大學本科修讀科目,跟事業的方向是風馬牛不相及。以下三位港大畢業生就正是好例子:梁錦松本科是念社會科學的,卻成為大企業公司的領導人,亦是港府的前財政司長;曾鈺成本科是數學系的畢業生,最後卻從校長一職變身,成為政治領袖和立法會主席;陳永陸是讀化學出身的,卻曾經在大小銀行工作,最後成為著名的投資策劃顧問。
對於學科有興趣的學生,他們讀書比較起勁和開心,事半功倍。大學畢業後,他們當中不乏成就非凡的例子。
這三位成功人士擁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在大學時期選科時也是從興趣出發。據我多年來對學生的觀察,對於學科有興趣的學生,他們讀書比較起勁和開心,事半功倍。大學畢業後,他們當中不乏成就非凡的例子。將來孩子在大學選科時,應鼓勵他們從興趣出發,尋找他們的海闊天空吧!畢竟,大學本科生涯只佔漫漫人生的四年光陰,而營營役役的工作生涯卻可達四十多年之久,當中有無限的變數。若孩子擁有以上的「四大法寶」,即使去到那裡打工或創業也無往而不利吧!
圖一:以上是波波教授建議的栽培策略,有助孩子獲得「四大法寶」及「升呢」,供爸媽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