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底話:「唔好乜乜物物」

家長很多時都以為只靠說話就能教好小朋友,因此很多家長都會對子女說「唔好乜乜乜」、「唔好物物物」,孩子還小時,這方法確實可行,例如叫小朋友不要用手吃東西,提他一次「唔好用手食」不行,提兩次,三次,提多幾次之後,孩子就會曉得不要用手吃東西。然而當孩子開始長大就不能再只靠說「唔好」去勸阻他,可惜大部分家長都不察覺,故即使子女已到了青春期,家長們仍然以為只要說句「唔好」,子女就會不做某些事。

不能只說「唔好」勸阻孩子

其實只要回想一下自己生活上的壞習慣就會明白,為何明知是壞習慣你都會做?除了是貪方便或一時之快外,內裏還可能蘊藏很多原因,然而我們卻一廂情願地認為用「唔好」兩個字就可以改變孩子的行為。明白到這點,就應該知道子女不是不想聽話,只是當他年紀愈長,所犯的錯也會變得愈複雜,也有很多誘因令他們忘記了為何不應該做某些事。

以我家兒子為例,他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很喜歡於臨睡前在牀上用手機,我作為家長當然不想他有此習慣,除了擔心手機的無線電波會影響他的健康,還擔心他在關燈後依然開着手機上網,或會影響眼睛,但單說一句「唔好」是極難阻止他的,因為誘因實在太大,故當說了很多次「唔好」之後,還是起不了作用的,就要另想他法。

給他時間覆短訊 解除心結

首先,我會問他為何要這樣做,起初他會說自己只是忘了把手機放在房裏,忘記把它放回客廳中,但其實我知道真正原因是,他跟我們成年人一樣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希望臨睡前能覆朋友的短訊,或者上社交網站看看朋友的留言。

於是我反問自己,有時我都會貪方便,把電話放在牀頭。

要改變這習慣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臨睡前,除了刷牙洗臉外,還要給他5至10分鐘用電話的時間,好讓他在廳裏覆短訊和上網,這就可解除他的心結,這才是真正能幫得到他,解決了心結之後,就自然乖乖進房睡覺,這樣就能改善他拿着手機進睡房的習慣。

「唔好」讓父母變不近人情

當然,如果能簡單說句「唔好」,孩子就會跟着不做,這就最好,但若事與願違,那就要弄清楚他做每件事背後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這樣,不會花很多時間,但心力的確是要付出很多,然而孩子成長後會做的錯事,已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單一,犯錯的原因亦會變得複雜,再以一句「唔好」去禁止,不單不能讓他變好,還會讓自己變成不近人情、只懂管束的麻煩父母!

文: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