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Say:五餅二魚奇蹟 今天仍可以發生
近乎每個人都聽過的聖經故事《五餅二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
沒有信仰的人來說,只是一個兒童故事;但對我來說,除了是一項神蹟之外,亦講述了一個沒有被記載名字的小男孩,不計較自己身分的低微,卻願意把自己所僅有的供獻出來,變來了給5000人吃飽,食物仍餘下12個籃子的重要故事。
這樣的神蹟,超乎想像,不合邏輯,沒有科學根據,看來是基督教信仰的事宜,但無論你相信《五餅二魚》與否,你一定不會相信,今天《五餅二魚》可以發生在學校。
天虹新猷 晚上變免費食堂
先不談「神蹟」的部分,我深信「創意」可以在今天裂解的時代中,創造出可以改變人們「奇蹟」的空間。
「創意」可能成為了很多學校的口號,但她應該是教育工作者一種身教式的態度;「創意」可能是很多新科技的噱頭,但她應該是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的見解及方案,以滿足不同時代的社會需求。
本着「創意」的態度,浸信會天虹小學作為一間小小的屋邨小學,我們不計較自己在黃大仙老人邨低微的身分,願意把自己所僅有的供獻出來,把晚上沒有人使用的學校飯堂供獻出來,與惜食堂合作,於每天黃昏時間為校內有需要學生及區內長者,提供250份免費營養晚餐。只要有需要的學生家庭及長者,每天在下午5:30至晚上7:00到天虹的飯堂,便可以安舒的坐下來,享用一餐兩餸的晚飯。因着每個家庭的不同需要,服務使用者亦可以選擇自取兩餸飯盒或只取一盒餸菜,回家自行煲飯與家人一起享用。
每天拯救3300公斤食物
因為惜食堂的「創意」,社會裏的「奇蹟」發生,她們向本地飲食界回收仍可安全食用之剩餘食物,每天拯救超過3300公斤仍可食用的剩餘食物,經中央廚房烹煮成6000份營養均衡的熱飯餐,送予社會上需要食物援助的人士;因為天虹的「創意」,學校裏的「奇蹟」發生,我們把晚上沒有學生使用的校舍,重新安排校內行政及工友更期的運作,開放予社區飯堂之用,省卻家長及長者為晚餐的張羅和籌備,爭取更多親子時間建立關係,使家庭更融洽。我們亦配合校內教會及學生義工的服務,在給予食物的同時,亦為長者帶來關愛。
雖然今天只有天虹成為惜食堂的外展飯堂試點,但在商討整個外展飯堂開始的時候,我們的目標已經希望在2018年有更多學校一同願意開放校舍,只要有20間學校願意一起參與,這個計劃每天便能餵飽5000人了。
原來只要社會上每個人或機構,在自身的工作範圍中,用創意來為社會走多一步,《五餅二魚》的奇蹟仍可以在今天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