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性傾向偏見
社會心理學者哈力教授提出「性傾向偏見」概念,意指有偏見者或團體視異性戀為唯一「正統」、「存在」的性傾向,視非異性戀為「次等」、「不存在」的性傾向,甚至有系統地、敵意地抹黑騷擾同志朋友、其家人及支持者。我們從同志研究中看到,受訪者對「性傾向偏見」的看法不只是「小衆」與「主流」之別,還涉及到「權力」及「壓迫」。從同志青少年文獻中看到,家庭、教會文化、福利制度、學校對性的理解和看法,均影響他們的生活,尤其在香港,性教育及課程均從異性戀主導的角度出發,缺乏法律政策來保障同志青少年免於性傾向歧視。
系統性敵意式騷擾
除了同志社群之外,香港性教育學者、服務性小眾社群團體、性教育機構,都曾直接被偏見者騷擾。例如有同事多次收過恐嚇電郵電話、辦公室放上無署名聖經加上恐嚇字條、被跟蹤至學術會議並放下宗教恐嚇字條、用不禮貌及威脅的態度要求「對話」、假扮社工要求向教會寄上研究培訓資料、透過上司威脅研究同事、公然在大學影印房性別多元講義中夾進某宗教團體的宣傳單張,意在阻止多元聲音的表達!
我們深深體會到性傾向偏見是怎麼一回事,深切明白同志青少年被煩擾的情况,這成為我們教學示範的活生生教材。學術文獻或教科書中講述,這些系統化騷擾早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歐美開始。由於人權思想的影響,性教育工作者倡議性教育要去病化、去污名化,以務實平等原則介入,以切合青少年成長需要。這些性教育觀念的改變挑戰了單一病化、污名化為主的宗教性教育觀點。
偏見言論 傷害精神健康
香港同志受訪者在談性傾向偏見時都有許多憤怒、傷害、傷感的情緒。聽到的性傾向偏見言論常常纏繞心中,回想當中的委屈、傷害,有時徹夜難眠!性教育文獻重視教師及社工要先理解社會制度對性小眾的不公義,以及社會中存在的性傾向偏見,包括直接及狡猾/間接的偏見言論,這些對性小眾朋友來說可能造成創傷及精神健康危機。
中西文化交融的香港,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中國儒家文化對青少年的性/別表達帶來困難,但是在香港長大的市民也受民主價值觀的影響,令年輕人和家長勇於反省,挑戰宗教文化對他們帶來的性成長壓力,反思包容接納性/別多元的重要。教育和接觸在某程度可能改善人們的包容度,反性傾向歧視的政策改變更是刻不容緩!
文:郭勤(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