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幼園STEAM 從小自主學習

普遍香港中小學,皆在課程規劃、專題研習或課外活動中加入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教育,透過多元化形式開展校本課程。幼稚園課程注重整合,若在學習範疇中整合STEM元素,有助養成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及解難的思維。

近年,STEM進一步發展為STEAM,加上藝術(Arts),透過將數據視覺化和藝術化,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幼稚園推行STEAM教育,可以透過日常活動拓闊幼兒的學習領域,激發自主學習與主動探索的興趣。自主學習的前提,是幼兒需要具備積極主動的探索動機。因此,早期STEAM活動可與有趣的生活現象連結,以學習興趣和經驗為基礎,透過師生互動,共同協商達成親身體驗式探索學習的教學方式;也可運用跨領域學習範疇引導發展校本課程,用作教學設計與行動研究。

注重多感官探索 以遊戲引導幼兒

幼稚園的STEAM活動較注重多感官探索,教師以遊戲引導幼兒,對周圍事物產生興趣。例如,香港教育大學幼兒發展中心近年發展的「大自然與生活」校本課程,教師帶領幼兒在中心附近的「生態園」,觀察和探索生態園系統、種植場系統、草地生態系統和生物養育系統,並在自然探索中加入科學現象、科技、工程和數學的概念;同時融入藝術創作,例如,幼兒觀察和體驗戶外生態園的環境,不同庭園與池塘的設計和用途,然後將戶外學習經驗帶進室內,以繪畫形式展現蒐集的資料,透過藝術活動、肢體動作等展示和分享,並與同伴和教師共同商議設計「小小生態池」。

建造「小小生態池」 探索多元化STEAM材料

幼兒在實際的觀察和探索中,了解魚缸和池塘的區別,並透過教師引導,藉動手操作、觸摸材料、記錄、設計和實驗等方式,探索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運用測量和簡單機械原理建構有意義的學習。幼兒建造「小小生態池」的過程中,初步探索多元化的STEAM材料,例如是水泵、塘泥、石頭和水生植物等。更重要的是教師在探索中透過「鷹架策略」,積極鼓勵幼兒自主探索,透過設置「物理基礎」,聚焦發展幼兒的「心理基礎」,從而幫助幼兒有效探索學習。整個歷程不僅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還能發揮創造力,積極主動地探究科學概念。

早期STEAM教育,讓幼兒從小建立科學探索和解難精神;包括:善於探索、勇於發問、敢於創新、樂於解決生活困難等素養,也為幼兒增添自主探索的學習經驗,預備銜接幼小的跨學科思維。

教大GPS:幼園STEAM 從小自主學習
幼兒在塘泥上面擺上小石頭,參與建造「小小生態池」。(作者提供)

文:胡馨允(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胡若思(香港教育大學幼兒發展中心校長)、黃世澤(香港教育大學幼兒發展中心主任)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