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學以致用與香港教育(下)

上回(刊於1月22日)談到,特區政府在2015年將職業教育及培訓重塑為「職業專才教育」,涵蓋達至學位程度。從政府的定義中,「職業專才教育」旨在培養學員的專業知識、實用技能和應有態度,能在廣泛的職業專才教育相關職業/行業履行職務。

相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定義,「職業專才教育」集中於職業教育專業化的過程,惟一般而言專業化的目的是加強對特定專業的認同,提升相關職業的社會地位。顯然,推動「職業專才教育」並非加強職業教育的應用層面,而是期望提升職業教育次一等的社會地位。

修改落伍法例 容許學徒跨過界

香港職業教育的認受性不足,除了因為工業式微,更由於職業教育內容及規劃追不上時代發展。因此,參考杜威的「從實踐中學習」原則,學生在完成整個學業生涯前,他們需要不同的實習機會,從真實場景中累積到與實用技能和工作態度相關的經驗。

去年施政報告中,政府將撥款予職業訓練局,提供每年1200個學額,讓學員以「邊學邊掙」的模式投身專業技能行業。有關做法不但確立恆常的實習制度,也有助推動學徒制改革。現時學徒制受《學徒制度條例》約束,負責監管學徒訓練計劃與指定行業內的學徒僱傭關係,惟條例已立法超過40年,未曾作任何檢討。環顧現時新興職業大行其道,對青年人的吸引力往往遠大於傳統行業,若要真正達至「從實踐中學習」,可以考慮在新興行業設立學徒制度。

全新的師徒制,應該容許學員同時跟從多於一位導師學藝,以獲得更多導師教授技巧的機會,並兼顧青少年的多元職業興趣。另外,基於傳統行業大多工時長,工作環境並不舒適,不少都陸續式微,若新的學徒制能夠增加彈性,讓學員同一時間於不同行業學藝,不但有助吸引青年人入行,更能傳承相關的工藝。這種不問工種的「職業專才教育」,相信有助確保學生所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學以致用。

學術學位較優越看法普遍

教育政策推行的同時,社會文化的接受也很重要。根據筆者所參與,智經研究中心於2017年一項有關職業專才教育的研究發現,對於「職業教育」的觀感,家長一般認為是「較次一等」的選擇,並認為相關畢業生難以擁有專業形象。研究進一步發現,推行「職業專才教育」對社經地位較低的家長較有吸引力,但學歷與月入較高的家長,對職業教育的印象仍然較負面。可見社會分層對於職業教育的看法迥異,依然隱藏學術學位較優越的觀感。

教育應擁有社教化功能

杜威認為教育是生活、成長和經驗改造的過程,因此教育必須擁有社教化的實用功能,培養青年人成為社會公民。此外,更不應以階級的關係劃分博雅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壁壘,因為教育本身就是以促進年輕人全人發展為目標。結合香港的實際情況,「職業專才教育」無疑重新確立學以致用在整個教育系統中的定位,但其功能及應用性仍有待釐清。如要實現政府近年的教育政策目標,讓青年人學有所成並學以致用,相信還需多加研究和分析。

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文﹕鄧希恒(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秦偉燊(高級研究助理)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