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親子台:完美不完美

雪雪(我的大女兒)去年開始學大提琴,導師給她的評語是音準、音樂感好。那時我以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讚美,不過,凡事都有兩面,音準背後,反映了一部分的她是個完美主義者。因為她的耳朵靈敏,於是對於大提琴拉出來的音色,只要稍有偏差,就會有很大反應,然後不斷投訴:「這線走音!我拉不到對的樂曲。」

國際親子台:完美不完美
大女兒(後)去年開始學大提琴。(作者提供)

你家的孩子也有這個情况嗎?對於自己有興趣的事情非常執著,做不出心目中的要求,就會脾氣暴躁,並失去自信。這種執著,好的說法是有要求、一絲不苟;但極端時,便是病態的完美主義。

不少父母都曾因為孩子的過分執著而大感困惑,比如說完成一份一頁紙的功課,要花上1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原因是每一筆每一畫都不容有失。

訂立合理期望 容許「做錯」

以下方法,也許有助孩子駕馭完美主義帶來的壓力。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注意自己的完美主義傾向。研究表明,完美主義會從父母「遺傳」給孩子,這種「遺傳」不一定是醫學上的,而是我們的行為示範了給孩子看,什麼是「正常」的期望。

不健康的完美主義帶來痛苦,因為能力與預期結果形成落差,小朋友對自己失望,也失去自信。孩子的脾氣,其實也是一個求救信號。訂立合理期望,由一小步做起,只需每次進步一些,這些合理期望,比起每次要求100分更好!

其次是容許「做錯」,成為孩子的生活示範。例如:焗蛋糕的時候不小心燒焦了,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生自己的氣,或作出過大反應。相反,可以嘗試「放過」自己:「哦,是我忘記設定計時器,把蛋糕焗壞了,真傷心。但每個人都會犯錯。好吧,下次我一定會設定好計時器。」

孩子只要明白知錯能改就足夠,人是可以有錯的!而且過程往往比結果重要,焗蛋糕前,量分量、搓麵粉的過程,其實也非常有趣。

要強化過程的重要,可以由多讚美孩子開始。「你看到你反覆練習了很多道數學題,這次的測驗發揮得很好,這是你努力的成果。」

如果你本身也是一名完美主義者,相信孩子的成長過程已經令你充滿掙扎。孩子永遠是最不可控,最不能追求完美的。

所以,請對自己、對孩子也有「合理期望」。不完美的人生,有時更圓滿。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

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