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CEO:教育孩子7個重點

台灣的洪蘭教授,曾在TED上以「孩子大腦發展密碼與教養的藝術」為主題演講,講及教育孩子的7個重點。我整理以及補充心得如下,懇請各位家長,還有打算生育的準父母,抽出寶貴時間用心細讀。

(1)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沒有人會輸在起跑線上。

每個孩子本來就是獨一無二,俗語有話十隻手指有長短,各有功能,各有其用,根本無從更加毋須比較。偏偏家長最喜歡比較,總是怕自己的孩子輸蝕不如人,不斷催促日日學習,課程排得密密麻麻,結果並沒有令孩子出類拔萃,反而成為了抑鬱症的普遍及年輕化現象的元兇。

(2)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3個方法:運動、遊戲和閱讀。

運動除了強健體魄,還會刺激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等,都是孩子發育時期促進神經連接的關鍵。只是當星期六日都要上補習興趣班的時候,運動已經成為很多孩子夢寐以求的奢侈品;遊戲除了可以釋放孩子多餘的體力,更可以從中學習如何和其他人分享相處,增強社交能力又可以磨練EQ。不過在電子奶嘴盛行的今日,單打獨鬥的電子遊戲,反而窒礙了孩子的軟技能,溝通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至於閱讀,雖說開卷有益,但當卷卷都和考試有關,或者是學校教師指定讀本的時候,閱讀的興趣和意義何在?閱讀只是為寫閱讀報告交差的時候,又有何生趣樂趣可言?

(3)孩子看着父母背影長大。

父母是子女的榜樣,什麼樣的父母教出什麼樣的孩子,是不變事實。有什麼比講一套做一套更令孩子反感?父母們,「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聲嘶力竭責罵子女,不如努力用行動帶動,成為孩子仰望尊重的榜樣吧!

(4)家長的規矩和限制,讓孩子有安全感。

洪蘭教授說得好,「我們都是透過被人管理才學會管理自己。一開始沒有外在的控制,內在的控制也不會產生」。所以溺愛不是愛,縱容不是包容。黑白是非要分明,確立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原則有底線,賞罰分明的教育之下成長的孩子,才會有安全感,不會有無所適從的徬徨恐懼。

(5)刻意練習,勤能補拙。

學習是「學+習」。首先要「學」,然後就要配合行動「習」,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有名言「天才=1%靈感+99%汗水」,之所以成功與IQ無關,與毅力韌力勤力有關。

(6)童年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玩伴。

孩子成長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尤其是今時今日很多獨生子女,在沒有兄弟姊妹的陪伴下成長,更加需要和外界接觸,而不是只懂得和電子產品接觸。

(7)智慧家長為孩子的犯錯而歡呼。

愛因斯坦曾說:「從來沒有犯過錯的人,是從來沒有嘗試過新東西的人。」我們誰不是在錯誤中學習成長的?錯並不可怕,沒有勇氣嘗試才可怕。錯在當下,錯得其所,學得更多,經一事長一智,經驗就是這樣累積起來的。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