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起跑線:住好D,住平D
上次提過德國的教育令我嚮往,今次再講講他們人民生活和社會建設也是值得我們去思考。 一個城市要適合人居住,必須要令居民喜歡在此落腳,當居民覺得這是他喜歡留下來的地方,一定不會破壞,反而會珍惜、愛護,甚至投資,以漢堡這個城市為例,所有的建築物都歸政府所有,任何大財團或百萬富豪想在這城市投資或建任何東西,都要和政府簽定最少10年的死約,10年之後也不可以隨便轉售,不像香港那樣,炒賣市場令樓價不斷上升。城市內主要為住戶的權益和實際需要去建設,例如每個社區一定要有開放空間、學校、銀行和商鋪,如果不夠住宅,政府會改建一些空置樓宇甚至工廠作出租給市民,令到人人有屋住,不要推高樓價。 慢慢地,市民對社區有好感,鄰里互助合作把很多設施優化,政府只要管好政策,其他便由市民自發去創造,因此很多藝術家在那裡可以大展身手,小孩和父母一起在清潔街道,老人家會在小店賣東西來歡迎年青人,有社福團體會定期在公園舉行活動,也有很多藝術表演不會因沒場所而缺乏表演機會。 我們大人可以為下一代做得更好嗎 有錢的人不會過份有錢,無錢的人也不會過份低微,因為人人平等這個概念一定要由上面政策往下實施的。有些南美洲國家,有很多貧民區,整個山頭都是鐵皮屋或用泥鋪的空間,衛生情況,人民生活水平已經極差,也別說有什麼設施,因此很多年青人在這種環境下,很容易接觸罪惡或毒品,他們眼中只有兩樣東西就是:「有錢」和「無錢」,一輛較新款的私家車經過已經惹來羨慕目光,眼前的家是如何殘破,政府沒有能力去改善,山後面卻是一棟棟漂亮的大樓,有各種商店和百貨公司,內裡少數的住宅是富豪才可以居住的,最緊要是交通非常方便,住在那裡是一個身份象徵。 原來一個城市的規劃是那麼重要,一個好城市要有居民的參與才能夠公平生活,在此想起住在劏房的孩子,感到很無奈,我們大人可以為下一代做得更好嗎?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