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雞媽媽:「哈﹗你終於有fb了﹗」

在美國,「臉書」捲入數據濫用醜聞。政治顧問公司「劍橋分析」被揭發以「個性分析測試」為餌,在臉書上吸引用戶下載程式,涉嫌以不正當手段獲取8700萬用戶數據,如此海量的個人資料,據報被挪用來操控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東窗事發後,臉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朱克伯格登報向用戶致歉,月初更一連兩天出席參眾兩院聽證會。 我家小子終於擁有自己的臉書戶口,非常興奮地在個人動態欄上,用一句「Hi」來公布這項消息。 就在這個尷尬時刻,我家小子終於擁有自己的臉書戶口,非常興奮地在個人動態欄上,用一句「Hi」來公布這項消息。而比他更早加入這個社交空間的朋友仔和同學們,紛紛留言恭賀——「你終於有fb了!」、「哈!」、「Finally」,甚有互相擊掌,為進一步脫離阿媽魔掌而稱幸之意。 當兒子的最好朋友也擁有自己的fb戶口,在長假裏名副其實地當上同學和兒子之間的「Messenger」的媽媽,終究認輸:智能電話可以再稍緩一陣子,但fb戶口還是要先開通。 那是小子經過多番爭取後的結果,坦白說,媽媽不無忐忑。兒子今年即將結束小學生涯了,據說是班上最後一個依然未有智能手機的同學,那龐大的友儕壓力,媽媽不是未曾想像過。之不過,使用智能手機對自制力的挑戰還真嚴峻,多少成年人兵敗如山倒,彷彿把手機長到掌上成為延伸,我和孩子的爸同意,不要太早考驗定力未夠班的孩子。 問題是,今時今日的社交方式,確實正朝我們曾經無從想像的方向前進。小學雞都在網上討論功課,而他們確實有互相連結的社交需要,雖然彼此交換的,大多是傻傻的小學雞信息。當兒子的最好朋友也擁有自己的fb戶口,在長假裏名副其實地當上同學和兒子之間的「Messenger」的媽媽,終究認輸:智能電話可以再稍緩一陣子,但fb戶口還是要先開通。 開戶前跟媽媽上社交媒體入門課:網上發表前要三思、分享涉及別人要考慮他人的感受、留意私隱程度設定、以善待人及轉載資訊前用腦袋判斷。 那是小子等不及的一天,不過開戶前還是要點耐性,跟媽媽上一上社交媒體入門課(說穿了,媽媽自己的程度也只及入門而已):網上發表前要三思,不要令自己後悔,因為這個世界既有「screen capture」功能,就代表沒什麼是能夠真正刪除的;分享倘涉及別人,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和對私隱的不同尺度,正如媽媽偶爾上載兩小照片前都有跟他們討論;留意私隱程度設定,小朋友間的分享最安全的選擇是「朋友之間」,毋須落入「公海」;無論網上或現實世界,一樣要以善待人,不能因為不是當面說,就肆無忌憚出言不遜;轉載資訊前用腦袋判斷,做好個人把關,懷疑是假新聞的話就不要傳,即使它看起來充滿善意。 當然還有,不要隨便下載「運程」、「個性分析」、「如果換轉性別你會長成什麼樣子」等,需要進一步授權的程式。有關如何保障自己,不要完全旨意朱克伯格。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