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教授演講廳:氣候變化已經殺到埋身

有不少家長對氣候變化這個世界議題漠不關心,覺得氣候改變需時,其影響看似不太嚴重。然而,事實證明氣候變化對生態和人類的影響已經殺到埋身,不容置身度外。 最近,我參加了香港城市大學及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關於保護海洋哺乳類動物的學術會議。其中一位來自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Andrew Trites教授發現了北太平洋的北海獅(Steller Sea Lion) 數量和體型減少背後的原因。 研究結果顯示與污染、漁獲減少、疾病及獵殺皆無關,原來氣候暖化才是「幕後黑手」。當水温上升,温帶魚類往北移到北太平洋,而原先在北太平洋的魚類亦同時遷移到更北較冷的水域去。雖然魚民的總漁獲並沒有減少,但是以往北海獅的主要食物如希靈魚現在已經被狹鱈魚和比目魚等所取代。那麼為什麼北海獅群落卻不斷減少繁殖呢?原來狹鱈魚和比目魚的營養價值及油份均比希靈魚遜色,因此被迫改吃「減肥餐」的北海獅在長期營養不足的情況下生長較慢,體型變小,並且減少繁殖下一代,導致其群落萎縮。同時,科學家推測,若氣候暖化持續,北美洲海域內的686種魚類將會向北遷移1000多公里,將會大幅改寫北美洲的海洋生態系統[註一]。 南半球的情況又如何?澳洲大堡礁是長逹2600公里的珊瑚礁,那裡生物多樣性原本是非常豐富,孕育著400多種珊瑚及1500種魚類。但是,隨著海水温度上升,大堡礁的珊瑚在2016和2017年出現了大規模白化。變暖的海水正是珊瑚礁的隱形殺手,它已殺死了約三成的珊瑚! 更不幸的是,科學家最近亦發現大堡礁珊瑚復修的速度較預期緩慢 [註二]。 其實,香港海洋也面對同樣的挑戰。十多年前,每逢秋冬季節在本港海域可容易找到大型的底棲藻類如馬尾藻和俗稱昆布的石蓴。馬尾藻可長達數十米,它形成漂亮的海底森林和育魚場。原來, 這些藻類都是温帶品種,在秋冬隨着北方南下的水流到達香港水域生長。但是,隨著氣候暖化,這些怕熱的温帶藻類對温度十分敏感。 由於香港的冬季越來越短,平均海水温度亦較以往高,因此它們難以在本地水域生存。現今,我們越來越難找到馬尾藻森林,即使找到都只是小森林罷了。 那麼少了海藻又有甚麼問題呢?這問題確實可以很嚴重。海洋中有很多食素為主的生物包括海膽和螺類等;在沒有足夠藻類,海膽便會刮食石和珊瑚礁表面上的微生藻充飢。倘若珊瑚結構鬆散(如:扁腦珊瑚),海膽便可刮穿珊瑚表面,進而吃其軟組織,以致珊瑚死亡。因此,近年大家不時也會聽到在本港水域長刺海膽侵蝕和破壞珊瑚的新聞報道。以上海洋生態被改變的實例反影氣候變化的影響可以越乎想像,影響深遠。 氣候變化真是殺到埋身 據香港天文台統計香港每年的酷熱日(每日最高氣温33度或以上)和熱夜(每日最低氣温28度或以上)的數目,顯示在過去百多年來這些酷熱日和熱夜的數目不斷上升,而寒冷日(每日最低氣温12度或以下)的數目則下降。天文台推算,在2051-2060年,熱夜會由現在每年20多天增至每年81天[註三]。香港中文大學陳英凝教授的本地硏究發現在酷熱日子使用平安鐘求救的老人家數目會大幅增加[註四]。在日均氣温攝氏28.2度或以上時,氣温每增加1度,港人死亡率亦同時增加1.8% [註五]。陳教授亦發現老人家或患有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對高温的影響更敏感。而居住於欠缺空調、狹小房間的低收入人士亦較高危。天文台預測酷熱日子將遞增,換句話說,將來與高温相關的死亡率也會大幅增加。所以,氣候變化的影響真是殺到埋身,不容忽視! 圖一:以往在秋冬季節常見的馬尾藻。(香港教育大學姚偉康先生提供)     圖二:以往在秋冬季節常見的石蓴(俗稱昆布)。(香港教育大學姚偉康先生提供) 圖三:在高温室氣體濃度情景下,香港每年熱夜數目、酷熱日數和寒冷日數的未來推算。(香港天文台提供) [註一]北美洲海域內的686種魚類將會向北遷移1000多公里: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file?id=10.1371/journal.pone. [註二]科學家最近亦發現大堡礁珊瑚復修的速度較預期緩慢: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081-y?stream=science [註三]天文台推算,在2051-2060年,熱夜會由現在每年20多天增至每年81天: https://www.hko.gov.hk/climate_change/proj_hk_temp_uc.htm [註四]Chan EYY, Goggins WB, Kim JJ, Griffiths S, Ma TKW (2011) Help-seeking behaviour during elevated temperature in Chinese population [註五]Chan EY, Goggins WB, Kim JJ, Griffiths SM (2012) A study of intracity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related mortality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among the Chinese population of Hong Kong.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2012;66(4):322-7.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