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媽媽伴孩「上學」記] 不上幼兒班   4.5歲「陳皮」無師自學外語之路

內容提供:失敗媽媽   不時有人也會說我的兒子「陳皮」不懂寫字,擔心他語言跟不上學術方面的學習之類。在這特別整理一篇文章,談談我對學習語言讀寫聽說的一些看法。 坊間流行很多的方法幫助嬰幼兒早早打好不同語言的基礎,哪些有效?哪些效用沒有想像中大?說實話,這都視乎孩子的家庭環境和照顧者能夠花多少時間去陪伴孩子學習語言。 「陳皮」的學外語之路自小便展開,其中激發他好奇的方法,就是閱讀和聽故事。   7歲前是語言天才 孩子的學習動機有沒有健康的建立、家長有沒有過分揠苗助長?這些都會令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但有一點倒是適用於所有孩子的,就是嬰幼兒的確在七歲之前,語言自學方面可說是一個天才(參考一個TED Talk的分享),基本上除了跟他用母語溝通之外,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把握不同的機會適時地輸入外語的語境,他們自然習得一門新的外語的能力,並且比成人快很多倍。 先談談「陳皮」這四年半接觸語言的經歷。   由學媽媽「自言自語」開始 雖然對於聘請外語家庭教師讓孩子學外語的我並不排斥,可是我的想法是,每個星期只有一兩小時這樣跟大人學外語,基本上效用不高,只能說是有一個機會跟真人練習一下。實際上,比起孩子盡快學懂很多詞彙句子的讀寫聽說,我更注重的是孩子理解和思考這個世界後,怎樣清晰去表達自己。 因此「陳皮」出生後,在他還未到開口說話之前,我基本上用母語對他自言自語的時間非常多:我們正在去哪兒、這是什麼路牌、為什麼這個人會給你這個表情和反應、我當下的感受是什麼、我腦海正在計劃什麼、我眼見大大小小的物件和人物都仔細跟他聊,即使他還沒有什麼回應。有時候,在我想不到怎樣跟嬰兒時期的他玩耍時,就是不斷的對他自言自語聊天,還有海量的跟他說故事(圖書館和我自己買的都有)。 多說故事絕對是學語言的啟蒙方法。   從聽兒歌、故事錄音培養自學 學習外語,對我來說是認識世界的一個好機會,很多不同地方的文化正是在語言中活生生地反映出來,也是他能夠貢獻這個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那麼「陳皮」是怎樣自然地學習外語的呢? 自嬰兒時期開始,每當我忙於家務或在家用餐時,都會播放喜歡的兒歌、還有大量家中故事書的錄音給「陳皮」聽(母語和外語都有。只有聲音,沒有故事書的圖畫和動畫畫面)。這些錄音和兒歌的內容,基本上我都沒加以解釋,只是偶爾會跟兒子一起伴唱,又或聽到喜歡的情節時大笑,然後和他聊聊當中好笑的地方。 我會為孩子製作故事錄音,讓他可以天天聽故事。   三歲之後,「陳皮」才每天有限度地使用電子產品來觀看他喜歡的外語影片故事(這些影片故事聲音我也先下載好,在他自由玩樂的時候隨意播放)。 在沒有特別逼他說外語的情況下,他的第一門和第二門外語——英語和普通話,就是這樣自自然然地學回來。大約三歲半左右,「陳皮」已願意主動跟母語是英文和普通話的大人們說話,說出一些簡單的外語句子來。 只要有好奇  哪怕認字慢 至於中文和其他外語,也是這樣不知不覺地累積在「陳皮」的腦海裏。早幾天,朋友邀請「陳皮」做一個免費中文認字遊戲測試,發現他辨認中文字的能力已達小學程度了。雖然他外文的文字認得較慢,但只要他繼續喜歡閱讀不同語言的書籍,繼續喜歡學習和追求知識,讀寫聽說就可以繼續不知不覺地建立起來,而且比傳統上課的速度快很多倍。 現在四歲半的他,對於身邊人的理解能力和他的回應也非常清晰,事事認真思考和發問,非常熱衷和別人溝通交流,這才是學習語言的真實用途呀! 5招助孩子在家學外語 不過,如果家中的照顧者除了母語外,其他語言也一曉不通,而家長亦沒有太多資源去培養子女建立語言能力,又怎麼呢?我個人看,不是不能,教養孩子從來最重要的就是有心,特別在這個免費資訊氾濫的年代(暫時沒有心力的家長可以略過這篇,沒有心力的家長不妨先好好照顧自己再出發吧,加油!),以下有幾個分享,希望幫到同路人: 1. 多閱讀不同語言的書籍 大人不懂外語也沒關係,就選最簡單的書入手,和孩子一同重新學習。「陳皮」想學非洲一種官方語言——Swahili ,媽媽我不懂,就和「陳皮」一同從零開始,他學的進度不時較我快,很多時更是他提醒一我呢! 一書多語的童書是理想的學外語教材。 2. 多讀一書多語的經典好書 坊間不乏一些有幾個語言版本的經典童書,家長不妨購來跟孩子一讀再讀,過程中亦可利用google翻譯去查讀法。「陳皮」就有好幾種語言的幼兒聖經,即使閱讀多次,仍津津樂道。 3. 善用免費語言學習apps 四歲以上的孩子可每天利用10至15分鐘,善用免費語言學習apps去複習,家長亦可跟孩子一起從零開始玩,以寓遊戲於學習的輕鬆方式來鞏固語言基礎。 4. 善用網上的免費影片和故事聲音檔案作為語言教材。 5. 試試認識一些在港的外國媽媽群體,孩們們可以共玩共學,成為練習外語的機會。 與外籍家庭共學共玩,也是學習外語的好方法。 愛比外語更重要 說了這麼多,我還是很想強調一點,如果孩子是不理解和不喜歡的話,上述種種方法還是先停好了,好好愛孩子和理解孩子內心世界比學習外語更為重要。 「陳皮」有討厭過學習語言嗎?完全沒有。他每天跑跑跳跳玩樂的時間非常充足,而且也很清楚學語言的原因:「我希望學好英文、法文、Swahili,因為很想去非洲了解那邊的一切。」、「我要去台灣看定置網怎樣設計,所以我要學好國語」…… 這是「陳皮」的人生。如果他未有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又未真正理解學習語言的原因,我想,放棄學習是必然發生的事。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失敗媽媽伴孩「上學」記] 疫情下 10個分享愛的另類妙法

防疫政策實在令香港人非常疲累。經濟重創、人心惶惶,大家要好好保重身體,保重心情,在家的時候,盡量開源節流,用另類方法關心鄰舍和有需要的人吧: 內容提供:失敗媽媽 1. 多用網上free物平台免費分享和接收物品。 家中玩具轉贈比直接丟棄好 2. 家中有多的防疫物資,可以網上分享和平郵,讓有需要的人接收。 3.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因為失業率不斷上升、機場和麥當勞不再開放給有需要的人過夜,街上的無家者越來越多,但很多社區的服務卻很諷刺地因疫情而停頓。如果還會外出上班的人,在不太趕時間的情況下,如果經過看見時,可以為他們送上一支水、一些簡單小食。 4. 關注新聞後,心情大多會比較多負能量,可以看一本自己感到輕鬆或被鼓勵的書。 5. 做好消毒和基本衛生,不必太過恐慌,情緒的影響遠比細菌和病毒大。 6. 經濟能力還應付到的話,多光顧良心小店,不論網店或實體店也一樣。 Free Food Flow 食物放提平台,鼓勵網友加入食物放提分享和接受食物。 7. 家中有多的食物乾糧,可放上「Free Food Flow 食物放提」平台讓有需要的朋友免費接收,既可以減少食物浪費,也能給他人一點溫暖和快樂。(當然分享大前提要注意食物衛生。) 8. 有能力網上創業的話,可以考慮提供一些散工和工作機會給失業的朋友。 9. 既然圖書館和公共遊樂場開放的日子遙遙無期,行山沙灘也不容許。同一個社區的家長,可以通過網上互相支持,即使保持社交距離情況下不適合互相托兒或約去玩,也可彼此每幾天交換家中消毒過後的玩具和繪本,或是讓孩子互相傾下電話(鼓勵語音電話,而不是視像)。 10. 你也可以加入「陳皮下廚」的免費繪本故事頻道,每日讓孩子像聽收音機般聽到其他媽媽小孩所閱讀不同的故事。 事實上,我也鼓勵孩子不二十四小時困在家,做好防疫措施,在人煙不太密集的地方,下樓踩一下單車跑跑跳跳也不為過吧。 陳皮到樓下踩單車

詳細內容

[失敗媽媽伴孩「上學」記] 疫情下全城被homeschool下的親子實況

你不是支持homeschool(下簡稱「HS」)嗎?政府因應疫情執行的措施,讓大家正好一起全民在家學習,不是你心所想理想教育嗎?這是全民被homeschool,這不是香港家長自願的homeschool。更何況,homeschool並不適合所有家庭。 內容提供︰失敗媽媽 homeschool拉闊教育的貧富差距 HS和網上自學是需要一定程度的知識,需要社區配套,需要家庭有足夠人手支援,需要家人有時間用心陪伴。現在這個情況,孩子們不會是在家學習,是讓香港孩子自生自滅,變相拉遠貧富懸殊在教育上的差距。 社會階級最頂層的人,即使不懂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沒有時間陪伴,或許可以請長期私人上門家教老師。但普羅大眾中產階級和佔最大部份的基層家庭,又能怎樣短時間適應被homeschool?大家對朝令夕改、沒有實際支援的教育局政策怨聲載道,實在很正常。 你說我這個家庭沒問題嘛,還不是這樣過了7個月?看我的facebook分享,我的孩子還有很豐富的學習經歷呢。那是因為我有幸是全職媽媽,我本身亦很喜歡和孩子互動,在不得不停下所有另類教育的上課學習時間外,我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去和孩子進行自家教育。你說,那些基層家長也很好呀,叫鄰居幫忙,自己學學如何用電腦上的資源支援教學,民間自救也有為這些家庭做不同的支持(例如派免費口罩、開放免費的網上學習資源等等),這不就已經算是很多支持了嗎?逆境波,就是靠大家積極面對解決嘛。 九月新學年,暫停面授課程,只容線上教學。試問現時社會對基層學生進行網上學習的支援足夠嗎?(網上圖片) 基層家庭的無奈 如果這些正能量和感恩的說話,是由基層家長自己說出來,我是打從心底裏發出敬佩和欣賞的,這不該是政府或沒有受到疫情影響的富裕家庭所說的話。活在貧窮線下的市民在解決問題上思維空間比較有限,那是因為他們成長背景和視野無可奈何的問題,如果他們有幸能得到足夠的知識和社區網絡支持,自己亦有足夠的心力和意志去應對,甚至可以擺脫跨代貧窮,那是幸運的。但很可惜大部份的基層市民,並沒有這樣的能力和跳脫的思維,這並不是政府說說幾句「校園改變教學方式」就可以解決。 在疫症長期停課下,不知有多少基層家庭,因為沒有支援而不得不多次把孩子獨留在家中? 我認識一些基層朋友,二孩單親媽媽在疫症長期停課下,因為沒有支援,不得不多次把孩子獨留在家中,急急腳自己下樓處理無法帶孩子的工作。這當然是犯法,我當然是非常反對,家長是有很大責任,但是又有多少個家庭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這樣無奈地把孩子置身於危險之中?(之後和她溝通下,已想到方法解決,不會再把孩子獨留家中了。) 中產也有中產的苦 有中產雙職家庭朋友,不只面臨停課的困擾,她和先生的收入大減不提,不幸的是一向照顧開孩子超過三年的工人姐姐也無故失蹤,好不容易請到新的工人姐姐,孩子還未適應事事要媽媽代勞不說,工人姐姐也大跳草裙舞、鬧情緒,本來不擅於和孩子互動的她,對於自己教育孩子壓力非常大,變相和孩子的關係也變得差了,不斷角力。 Homeschool並不適合所有家庭,對不擅於和孩子互動的父母來說,在家學習易帶來壓力,變相影響親關係。(網上圖片) 事實上,我很不喜歡寫這些「厭世」文章,我們能做點什麼嗎?我們可以怎樣做?一起集思廣益吧。如果有家長真的對於這個政府很絕望,不要自己收埋收埋,很多我接觸的虐兒案件就是這樣因為家長壓力爆煲下發生了,找個你信任的朋友或鄰居吐苦水吧,要是真的沒有,在網上向我或其他人分享也可,吐光苦水才能重新出發。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失敗媽媽伴孩「上學」記] 6個月 VS 4.5歲 稚氣兄弟的同房學習

6個月、4.5歲。 終於我們家的兩兄弟同房了,之前一直把他們拆開兩房睡覺,為了讓兩個孩子都有好睡眠。 內容提供:失敗媽媽 兩兄弟在睡覺前都會有很多小動作或自言自語。 家中兩個睡房,自弟弟「陳年」來臨後,我和先生各陪一個孩子,犧牲我們本來有的私人空間。(雖然明白夫妻關係應該放第一位,但初生嬰兒實在太需要媽媽的照料,一直把此事放在心的我們,最後希望在弟弟六個月的時候能夠重新實踐。) 弟弟的來臨,除了我這媽媽,哥哥也要適應對方的存在。 眼見哥哥「陳皮」和弟弟開始互相適應對方的存在,又接受了二胎下對方為自己帶來的不便,就在弟弟差不多六個月生日時,媽媽我終於鼓起勇氣讓他們一起睡同一個房間了。 媽媽我內心是有忐忑的,雖說我的腦海有一對育兒理論支援,還是對於孩子驚醒非常沒有抵抗力。「睡得不好會影響腦部發育,孩子情緒會變差,日間的時間表更加容易打亂……補眠的效果遠遠不及晚上睡得好。怎麼辦啊?!」 待弟弟六個月大,兄弟倆終於同房了。 第一胎照顧哥哥時,日夜規律作息、自行入睡、午睡有非常安穩安靜舒服的環境、早早2個月就能睡過夜12小時、睡醒後就經常得到媽媽抱抱、專心陪伴。弟弟卻是截然不同,在媽媽盡力朝着同一方向照顧的大前提,經常午睡也會被吵醒、半夜間中還是會起身一兩次、不少沒法專心處理弟弟情緒的時候,只好把餵奶時間打亂去安撫他,在要兼顧家事和哥哥的需要時,有很多時候實在需要弟弟等待媽媽。 兩個孩子也一向是祈禱後自己睡覺,睡覺前兩個也會有很多小動作或自言自語。合併後的幾天…… 是會用多了時間才能入睡,是會早了互相吵醒對方,晚上的睡眠質素看似也好像變差,不時會互相影響。但哥哥主動說:「沒關係,我好喜歡和弟弟睡。」 這些經歷也是他們面對真實生活的一部分呢。 在一切的不便和不似預期的環境下成長,孩子才會變得更有力量。 我們不用給孩子完美的環境,誰知道一切的不便和不似預期,也是在塑造一個更堅毅平和的自己。這樣他們才會變得更有力量,在自己資源較少的情況下,也願意體諒他人,甚至主動提出幫助和分享。 多一個孩子多一份煩惱?還是多一份幸福和成長的機會?媽媽我也在一步步學習呢。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