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科技提升評估 還是評估束縛科技?

[caption id="attachment_20718" align="aligncenter" width="800"] Khan Academy(網上圖片)[/caption]

最近我很榮幸獲邀請出席TEA Conference 2018作一場演講,這是一個由教育大學評估研究中心主辦、以科技促進教學評估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出席的全是本地或海外的老師、校長和研究學者,我可能是唯一一個非教育界講者,實在有點戰戰兢兢。但既然有這個機會,我也希望可以為教界提供多一個角度。以下是我的講稿部分節錄:

單向授課測考 科技早可取代

有人說未來的世界將會像科幻電影的情節一樣,人工智能及機械人將取替人類的職位。雖然在芸芸職業中,似乎老師們的位置仍然必需,但我相信可能只有與時俱進的老師才能留下。大家有聽過Khan Academy嗎?它是一個不斷在成熟的網上教室,不止提供各個基礎學術領域的教學短片,更集練習和教學資源於一身;不單止是Home Schooling自學平台,而是一個已有學校採用作正規課程的教育機構。若有能覆蓋本地化課程的粵語版Khan Academy出現,將有助我們全面推行翻轉教室,免老師花費大量精力自行製作教材。配合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將可製作及批改功課、考卷。往日老師最花時間的工作,如上堂講課、改簿、出卷等,都會被科技所取代。如果老師們甚至是學校重視的,仍然只是單向授課、測考和功課,暫不說被立刻淘汰那麼嚴重,但未來的角色將受挑戰。最重要是下一代都比我們更適應及喜愛科技。當傳統校園不能配合時代步伐,當教學的內容和方法都跟現實脫節時,只會進一步令學生不愛上學,令家長尋求其他選擇。

有危自然有機,其實這正正是一個難得的機遇,讓教學重回初衷,回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生命影響生命。

課堂時間應多善用在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中,通過科技促進教學回饋及個人化學習安排。省下來的空間和時間讓老師能夠真正建立和學生的關係,關心他們在學術成績外,整個全人生命的成長。這個以科技改善教育的美好願景大家都耳熟能詳,但要真正活出來,卻似乎舉步維艱。我跟一些前線老師談過推動電子教學的情况,原來中學比小學更為保守,連家長也會質疑成效,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DSE。

跳出舒適圈 打破評估迷思

近年有國際研究指電子教學無助成績進步,一些亞洲學生課堂少用電腦成績反而較佳,似乎這就是我們的comfort zone:大家都害怕改變一個依賴大量功課、測考去操練以保持成績良好的舒適區。香港一直都以學生在國際學術評估的好成績引以為傲,學校和家長亦會以升中Banding及DSE成績互相比較,樹立名校形象。當我們一心推動以科技促進評估時,正正又是因為評估而綑綁着我們接受科技的胃口。也許電子教學沒有直接提升考試成績,但卻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協作能力和建設個人化學習模式,這些不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雖然近年已經有好些津校示範了不同的可行性,但有人仍只提出資源不足的問題。我想無論有幾多億教育基金,若果投放重點都只是不斷提升成績,而評估目的又是評定學生和學校等級,我們的教育生態只會繼續受PISA、DSE、Pre-S1、呈分試、BCA等評估制度所支配。要做到以科技提升評估的效益,就必先打破評估的迷思,及全面檢討整個大學入學和及中小學的升學制度。

我身為一個普通家長,不想只是自保或跟着制度走。我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能比我更有抱負和動力去推動教育改革。不止在自己的教席上盡了本分,把自己的學校搞得有聲有色——光是起個示範作用並不足夠。若教育制度一成不變,又能否惠及更廣泛的學生?

作者簡介: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召集人,成立民間家長協會,以家長身分推動改善香港的教育環境

文﹕周勁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