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山傲海:生活態度 記住「3誠」
「陳校長8不家教觀」的第6觀是:應着緊孩子的做人生活態度,不是他的個人生活方式。上一篇文章〈毋須緊張孩子的生活方式〉,我們已說過個人生活習慣,現在說說做人生活態度。這個概念較空泛,涵蓋範疇亦頗廣泛,為便於記憶和容易理解,我建議家長只需記住3個「誠」:誠於事,誠於人,誠於己。
誠於事:自發認真 做事盡全力
「誠於事」即認真盡力地做事。不管是做家務事,還是做學校的事;不管是被人要求去做的事,還是自發去做的事;不管做的事有沒有獎懲,有沒有人監督,甚至有沒有人知道,家長都要教導孩子,要認真專注地去做,要全力以赴地去做。比如在學校當值日生清潔課室,即使有些角落看起來不髒,抹了不會有人知道,不抹也不會有人察覺,仍然要認真盡力地去抹。這就是「誠於事」的態度。如果從小養成這種做事態度,日後孩子才不會讓金錢、私利或人事等因素影響自己對工作的盡責,才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所以當家長要求孩子做事,或看到孩子在做事時,不妨有意識地因勢利導,讓他明白這一點,助他養成這種「誠於事」的態度。
誠於人:信用比個人利益得失重要
「誠於人」是誠實守信地待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注意孩子在待人接物上的誠信表現。要有意識地教導孩子,不可為私慾、私利和個人需要而說謊,不可輕率承諾他人,一旦承諾了就要堅守。要讓孩子明白,在和人相處時,應該將信用置於個人利益得失之前。因為當孩子長大後,相信那時的社會,愈來愈多工作可由電腦、機械人、人工智能去做,企業老闆不再需要「食腦」的聰明人,反而需要不會貪污奪權、邀功卸責的誠信之人。因此「誠信」必然成為最被需求的個人質素。要幫助孩子在未來取得成功,就應該自小培養他們重視誠信的觀念態度。
誠於己:追尋理想抱負 緊守氣節
「誠於己」即是堅守一己的志氣。志氣在這裏包涵「志向」和「氣節」兩個層面。志向即人生的理想和抱負。對於孩子來說,即長大後他想做什麼工作、想做什麼事情、想成為怎樣的人。我不是說家長必須要孩子在年幼時就給出答案,因為這些答案往往要到中學或大學,甚至更後才會確定。我想強調的是,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必須有意識地去思考並尋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最終他是否找到理想或完成抱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意識堅持去找,這樣他的人生才不會在渾渾噩噩中虛耗。
氣節即做人原則。如沒有了氣節,則誠於事和誠於人都有可能成為愚惡的工具和幫兇。所謂氣節,亦即孟子所言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在面對富貴或貧賤時,總有一些東西不能改變;人在面對最威武的的暴力或高牆時,總有一些東西不可屈服。這些東西就是人格尊嚴,就是良知公義。孩子未必懂得這些名詞,但家長還是可以從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從歷史人物的事迹中,讓他們一點點地逐漸明白當中的意義。
「陳校長8不家教觀」的第6觀,之所以強調「着緊孩子的做人生活態度,不是他的個人生活方式」,是因為如果花太多心力和孩子糾纏於一些屬於個人生活方式的事,既會產生更多不必要的摩擦,亦會少了時間心力去關注上述屬於做人生活態度的事。而後者才是孩子人生優劣的關鍵。
文:陳葒(「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
作者簡介﹕深信有教無類,毅然放下直資中學校長的高薪厚職,成立免費補習天地,助基層學童補習;近年亦大力推動「無牆教室」。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