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視前新聞主播繆美詩(Rachel)曾任職新聞及公關行業,與任何人都可以侃侃而談,優秀的溝通技巧亦是她最感自豪的地方。可是,當回到媽媽這個身分時,偏偏她多年來的溝通技巧卻不管用,經常因為自己對女兒們的judgement(判斷)而成為親子關係的絆腳石,「當你(對孩子)一有judgement,孩子就不會喜歡聽你說話」。為了改善彼此的關係,多年來她不斷修讀各項增進親子關係的課程,最新完成的是有60年歷史的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P.E.T.),中譯「家長效能訓練」或「父母效能訓練」,更成為認證導師,開班教授其他父母解決親子疑難雜症,也培育孩子成為獨立、有自信自尊的人。
Rachel笑言以前從事新聞和公關工作,應十分明白何謂溝通。但2019年大女兒大病一場,使她完全忽略了細女,最後細女出現了很多情緒問題,更常與她「唱對台」,使她反省自己與孩子溝通時加入過多的批判,也讓她有機會重新學習,走上今日教授家長課程之路。(受訪者提供)
製教學影片 網課示範分享
Rachel在多倫多的大學念新聞系,回港後做過新聞主播和公關,後來成為兩女之母,2022年一家四口回流加拿大生活。女兒Charley和Lois現時分別12及10歲,回想女兒出生時,她讀了一大堆家長教養課程,如蒙特梭利家長教育、正向管教、NLP親子溝通、兒童遊戲治療等。及後女兒長大,她發現有些針對幼兒的技巧已不太管用,加上面對新環境,她又接觸了另一個家長課程——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P.E.T.),中譯「家長效能訓練」或「父母效能訓練」,想不到這課程不單令她打開了與女兒溝通的新技能,更成為P.E.T認證導師;現時她更於網上授課,接受來自香港、溫哥華、多倫多、悉尼及倫敦不同時區的父母報讀。
為了讓家長有效地掌握用法,Rachel破格把24小時的課程改良,變成一個長達7個月的課程。「看到很多家長上課時都忙於寫筆記,我認為他們應該要有多些時間分享,所以製作了7個教學影片,讓家長可隨時重溫,並在9個實時網上課堂(Zoom)集中做練習、示範和分享。」
Rachel認為P.E.T.課堂最大價值在於實際討論和應用,「要理論的話,看書上網已可找到,我最關心的是家長看完後是否用得着,所以在課程期間的7個月,我都會用WhatsApp群組讓家長互相分享和支援,如果看到別的家長能成功,其他家長都會更有動力做好」。
參考書籍:坊間可以買到P.E.T.的中、英文版本書籍,參與課程的學生亦會有課程手冊。不過Rachel和Winnie均強調家長及導師之間的討論、分享和支持,比單向地熟讀理論更加重要。(顏燕雯攝)
放低judgement 開溝通之門
被P.E.T.「點醒」的Rachel說,過去很多家長的教養焦點都放在「如何搞定孩子」之上,但讀完P.E.T.後,家長會醒覺孩子大部分的問題其實都是源自父母。「P.E.T.是一種可以排難解紛、把人與人關係拉近的溝通模式,最終目的是要讓家長放低judgement,聆聽孩子的說話,讓他們感到被尊重,而不是他說一句,你就開始發表自己的道理,或用有導向的問題去問他,這樣只會讓孩子不願再跟你溝通。所以我會說這是一個讓父母可以自我成長的課桯,亦可應用於不同年紀的孩子身上(最理想為3歲以上,懂得用語言溝通的孩子),甚至可應用在夫妻、上司與下屬等關係之中。」
家長從P.E.T.課程中學習聆聽子女聲音,可令家庭關係更融洽。(Tomwang112@iStockphoto)
同是P.E.T.認證導師的施蔚藍(Winnie)在2017年於本港開辦P.E.T.家長課程,是本地第一批以廣東話授課的P.E.T.導師,她的學生更包含夫妻二人同行及祖父母輩。「P.E.T.讓大家在一個框架之下去思考到底是孩子有問題還是自己有問題,了解後再用相應技巧去溝通和解決。要注意的是我們不是教父母替孩子解決問題,相反父母擔任的是輔助者角色,引導孩子自己負責處理問題。」
主攻本地:Winnie最初開辦廣東話P.E.T. 課程,目的是希望把這個家長課程帶給本地父母,除了在家或租用場地開班,她亦有到國際學校開班,希望家長可循更多渠道認識它。(顏燕雯攝)
留學女兒鬧情緒 P.E.T.助解難
就以她自己的例子來說。Winnie的大女兒今年19歲,2年前到外國讀書,出外後不足1個月便打電話回家說要回來。「如果我沒有學P.E.T.,聽到這說話可能已經發瘋了,千辛萬苦送孩子過外國,難道馬上又要接她回來嗎?但P.E.T.令我學到聆聽和陪伴,於是我便由她繼續說,慢慢她也冷靜下來,說是因為疫情期間學校不准學生外出,令她覺得很辛苦。我一邊聽,一邊『等位入』,說會支持她的想法,但同時指出若要回港的話,也得經歷隔離等手續,讓她想想那是否一時三刻之想法。」Winnie說女兒掛上電話後,自己也坐立不安,但深信做法正確。數天後女兒果然致電告訴媽媽不想回港了,更說發現之所以有那種回來的想法,是因為與一些常帶着負面情緒的同學在一起,只要多跟其他擁有正能量的同學來往便不會這樣想。「整件事我都沒有加以批判地聆聽,最後女兒可自己解決問題,就是家長們最想見到的。難道你想一世跟着他們幫他們解決問題嗎?孩子愈大,愈能突顯出這種溝通方法的力量。」Winnie說。
(圖、圖3)Winnie教授P.E.T.時,第一堂先要讓父母學會「行為四角」(behaviour window,圖)。Thomas Gordon把孩子的行為分成可接納和不可接納,之後再細分成到底是小朋友問題、大人問題,還是雙方的共同問題等,分類後才用相應方法解決。「我們不會執著於孩子乖或不乖,舉例他吃飯很慢(圖3),要觀察他的情緒,是很開心還是不開心?他吃飯慢但開心(享受),父母感到憤怒,即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問題,可用正視式我信息(I messages)或轉換法去處理。若他表現不開心或說出帶有情緒的說話,則表示是孩子的問題,要了解他是否有一些未能滿足的需要,要去確認和聆聽。行為四角可讓父母思考用什麼方法去與孩子溝通、化解衝突,以及多留意自己的狀態。」(資料圖片)
(圖3)(資料圖片)
■INFO
家長效能訓練證書(P.E.T.)網上課程
對象︰家長、教育工作者,或對教養有興趣之人士
導師︰繆美詩(P.E.T.認證導師)
日期︰2月10日至9月中(包括實時網課練習及討論分享、教學影片、單對單網上諮詢等活動)
費用︰$4850
查詢及報名︰www.theparentingmuse.com/zh/classes
知多啲:如何考取P.E.T.導師資格?
P.E.T.由已故心理學家兼三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湯馬斯‧高登(Thomas Gordon)於1962年創辦,這套具系統、以親子溝通技巧為核心的課程,多年來在外國廣泛流行。教授課程導師需先完成P.E.T.課程,另再需完成導師訓練課程,之後舉辦一次由美國Gordon Training International認可導師旁聽的家長課,過關後才可獲得導師資格。而繆美詩更於2022年特地飛到美國聖地牙哥Gordon Training International總部上導師課程,返回加拿大實習後再正式教授課程。
學以致用:認真聆聽女兒心聲
Jessman(左一)擁有一對12歲孖女,去年曾參加Rachel教授的P.E.T.課程。她經常上網及閱讀一些與小朋友溝通及教養的方法,由於女兒開始踏入青春期,經常做出「挑戰」父母的行為及「唔聽話」,令她想尋找一些可以與他們溝通得更好的方法,最終找到P.E.T.。「記得剛上完2堂,女兒就跟我說不想去補習,但補習的確對她們的數學成績有幫助,我實在不太明白,也跟她們吵鬧過。之後Rachel教我要認真聽女兒講,我才發現以往我都是不斷自己講,沒有聽她們細說。最後得知她們只是怕成績不好被老師取笑,卻承認補習對自己有幫助。當下我才明白整件事緣由,更感受到這個課程神奇之處。」Jessman更笑言女兒鼓勵她繼續上課,「因為她們說我上課後變得冷靜了,也願意聽她們說話,所以常常問我還會上多久,叫我要繼續上」。
(受訪者提供)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