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教大GPS:「文化回應」豈止少數族群適用
「文化」看似抽象,但又實在,一般可理解為一套價值觀系統,由一群人所共享,並結合起來構成一種生活模式及習慣,當中可包括廣義的宗教、法律、社會結構、語言、經濟、教育、道德、風俗,以至狹義的家庭習慣等。至於「文化回應」教學,乃是從多元文化教育發展出來的一種教學實踐取向,指教師參照不同族群的特色,運用該族群的文化知識作為學習橋樑——「文化相關」(culturally relevant)。
在「文化回應」的意思中,除了包含文化相關,亦包含「文化合適」(culturally appropriate)。因此,在多元文化教育中,除了參照族群的文化知識,亦需要考慮他們已有的經驗及表現風格,以協助少數族群幼兒學習。那麼,文化回應教學是任教少數族群的專屬取向嗎?非也!非也!
教學應配合幼兒背景
筆者認為,雖然文化回應教學乃多元文化教育發展出來的一種教學實踐取向,但該取向亦值得任教本地主流幼兒的教師們思考,套用於本地的主流教學中。既然文化乃由一群人所共享,並結合起來構成一種生活模式及習慣,作為教師便需要考慮正任教的該群幼兒之家庭背景及生活模式。
筆者曾遇上一名教師,本來在高社經地位的幼稚園任教多年,因有意為弱勢社群服務而轉職到一間服務基層的幼稚園。然而她的教學內容取向,並未能充分涵蓋該社群的「文化合適」。就以講解交通工具主題為例,她以一貫的教學模式分類為海、陸、空作介紹,講解時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把教學重點放於海上的遊艇、陸上的私家車及空中飛機上的經驗。然而,對於一群弱勢社群的幼兒,這些經驗暫時似乎遙不可及。
應選渡輪定遊艇?
因此,在文化合適的原則下,教師應調整教學內容的重心,貼近幼兒生活直接相關的經驗為先。教學課程可以全方位,但大前提是幼兒對直接相關的內容已有一定的認識及了解。以上述情况作例子,教師的課程編排如果先介紹天星小輪、港鐵及機場的設施,相信會比較貼近該社群所共享的生活模式及習慣。
當我們主張多元文化教師應把教學重心放在幼兒的「有」,而非「無」上,以肯定少數族群獨有的文化背景和特色,任教本地幼兒時,亦應細緻地覺察、感知、理解及分析其家庭背景因素對幼兒學習歷程中產生的作用,配合幼兒的學習模式和經驗。
文:馮詩韻(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