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園地:先講古再紮染 洗洗浸浸學環保
色彩鮮艷的衣服,很多孩子也喜愛,不過,美麗外表的背後,卻隱藏着化學染料對人體及環境的損害。有綠色機構便舉行「親子故事紮染體驗」工作坊,利用繪本向小朋友講解化學染料的害處,更讓他們發揮創意,以紮染的方式,在布料上染出各式圖案,親手製作獨一無二的布藝品,藉以鼓勵孩子多用天然資源,保護環境。 文︰許朝茵 攝︰許朝茵、林靄怡 |
早前的一個星期六,位於中環PMQ的Dyelicious染樂工房內,坐了8個家庭共11個小朋友,他們都是來參加由導師Sharon主持的「親子故事紮染體驗」工作坊。開始時,Sharon先拿起《藍色小洋裝》,跟大家講故事。故事女主角小玉雖然身在熱鬧的嘉年華內,四周充滿歡樂的氣氛,但依然悶悶不樂,因為她看見其他女孩子都身穿五彩繽紛的漂亮衣服,而自己只有一條白色舊裙子,感覺太單調,不夠搶眼。
動手做紮染前,大家先排排坐,聽Sharon說故事,講解天然染料的好處。
讀繪本學善用天然資源
小玉有次無意中在嫲嫲家裏發現一條紅色花裙,她滿心歡喜地穿上,不久後卻感到全身發癢,Sharon解釋︰「原來她有皮膚敏感,每當穿上七彩的衣服,便會發病,相反樸素顏色的衣物,則沒有問題。」小玉見到自己敏感發作,傷心之下,走入森林內飲泣,一名小男孩突然出現,問她發生什麼事,男孩了解過後,便說「我可以幫你」,之後他在小玉的裙子上,畫了朶藍色小花,她見到衣服變得漂亮,就滿心歡喜地回家。
《藍色小洋裝》講出自然界其實有很多珍貴的資源。
後來小玉再走入森林,想找男孩在她衣服畫花卉圖案,但已找不到。「幸好嫲嫲知道自然界是有很多有用資源。她記得有一種植物的葉子,可以把布料染至藍色,幫到小玉。」說着說着,Sharon提議大家一起外出走走,看看這些可變成藍色染料的葉子——馬蘭葉。
馬蘭葉外表雖然看起來和一般植物分別不大,但Sharon說,葉子經過浸泡及沉澱,再去除多餘水分等多重工序後,便成為染料。她讓小朋友輪流摸摸及嗅嗅馬蘭葉,小孩感覺新奇得意,之後她更打開一個大桶子,內裏裝滿藍色液體,原來這些就是染料。看見孩子一副蠢蠢欲動的模樣,Sharon帶領大家回到工作坊,一起動手染布。
導師Sharon讓孩子摸摸馬蘭葉,之後再介紹染色過程。
接觸馬蘭葉再動手染布
工作坊以單色紮染為主,費用已包括一個A3尺寸的布袋或50×50厘米的風呂敷(日本傳統包袱布),參加者也可自費另購其他布品,如T恤、半截裙或小斜揹袋等,這些布品也很受孩子歡迎。染色前,要先學紮染技巧,Sharon教授利用波子及橡膠圈,紮在布料上,被紮的位置會變成留白的圖案,不同紮法,可做出不同的花紋。
孩子做小手工時都非常投入,不停把波子紮在布上,可是大多不夠力,要媽媽幫手。紮完後,就正式進入染色步驟。Sharon教路,要先浸在清水30秒,洗走塵埃及弄軟纖維,幫助染上顏色,之後再弄乾至不滴水後,才可放入染料浸泡,邊泡邊按約兩分鐘,「按得愈大力,染出來的顏色便愈深色,之後放在膠盤內,靜待數分鐘,再查看顏色是否合自己心意」。若想加深顏色,可放回染料再浸,否則可用水清洗,拆除膠圈。工作坊會替大家烘乾作品至不滴水,方便取回家。小人兒看到自己的製成品,不禁笑容滿面,又和其他參加者互相欣賞。
小朋友和媽媽拿起自己親手染製的成品,一臉滿足。
Dyelicious染樂工房創辦人之一Eric指出,這次工作坊不單讓孩子學到紮染技巧,更希望小朋友和成人也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藍色小洋裝》雖然沒有直接講出天然染料的優點,但以化學染料作切入點,帶出自然界其實有很多珍貴的資源。希望借這個故事,鼓勵大家減少用化學染料,從而減少污染」。除了藍色染料外,另有其他顏色的工作坊,每個色澤背後也附有一個環保故事,如黃色的工作坊,就以廚餘為主題,課堂會利用剩餘的食物製成染料。
運用不同的紮法,可染出不同圖案的布藝品。
親子紮染建立關係
另一方面,Eric看到不少家長和子女經常手機不離身,親子間較少互動,也很少一起做手工,於是想藉活動推動親子關係,「其實染色的基本技巧不難掌握,孩子一個人也應付得來。但我們鼓勵小朋友和家長合作,從而建立關係」。
Eric
■INFO
「親子故事紮染體驗」工作坊
日期︰A. 11月16日、23日(周六)或12月22日(周日)上午11:00至下午1:00;
B. 11月10日(周日)、12月8日(周日)或28日(周六)下午2:30至4:30
地點︰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A座S506染樂工房
對象︰4歲或以上(小童需由家長陪同參加)
費用︰$330(一對親子,共兩份材料)
查詢︰9858 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