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幫助孩子掌握「情緒詞彙」


上回我們提及,家長在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前,可以先將孩子的情緒和背後原因說出來。隨着孩子成長,孩子感受到的情緒愈來愈複雜,作為家長,我們有足夠的情緒詞彙去形容孩子的不同情緒嗎?美國心理學家Robert Plutchik曾經使用情緒輪,從類別、強度和情緒之間的互維關係,三方面去描述人類情緒的多樣性。

 

家庭有教:幫助孩子掌握「情緒詞彙」
圖:Stephen Y.C. Lo

「情緒輪」細分情緒

Plutchik認為情緒可分為八大類,分別是快樂、哀傷、憤怒、害怕、惡心、信任、驚訝和預期。這些情緒可按強度作更細緻的分類,例如有點害怕可以稱作緊張、不安;十分害怕可以稱作震慄、心驚膽跳。有點憤怒可以稱作討厭、惱人;十分憤怒可以稱作狂怒、怒火中燒。

這八大類情緒可進一步,分為四組相對應的情緒:快樂對應哀傷;憤怒對應害怕;惡心對應信任;驚訝對應預期。而不同的情緒,可以像黃色加藍色變綠色一樣,混合成複合情緒。

例如哀傷混合驚訝產生失望;憤怒混合驚訝產生蔑視;快樂混合信任產生愛慕;信任混合害怕產生順服。

愈懂情緒詞彙 愈懂調整情緒

家長熟習這些不同的情緒詞彙後,可以於日常生活,與孩子相處時自然展現出來,並按需要加以解釋。其實,外國不少支持兒童身心發展的課程都強調情緒詞彙的重要性。孩子掌握愈多情緒詞彙,更能了解自己的內在情况,自然能更有效調節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