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百分百:成功歸因努力 想像激勵未來
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父母不僅傳授知識,更關注子女的心理發展和情感成長。早前節目請來的專家介紹「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它是一種理解和解釋行為及結果的重要理論,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框架,讓父母幫助子女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並培養積極的心態和健康的行為習慣。同時,我們也要與子女共同幻想未來,讓他們充滿對未來的信心和期待。
歸因可控因素
歸因理論重點在於,將事情的原因分為內在歸因和外在歸因。前者將行為或結果歸因於個人的性格、努力、能力等自身因素;後者則歸因於環境、運氣、他人等外在條件。例如,子女在考試中取得高分時,內在歸因可能是「因為我很努力地學習」,而外在歸因為「考試題目比較簡單」。父母可以通過這樣的歸因指導,幫助子女理解事情的真正原因,並引導他們更傾向於內在歸因。
在成功經驗中,父母應鼓勵子女將成果歸因於自己的努力和能力,這能夠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動力。例如,當子女因為努力準備而在比賽中獲勝,父母可以說:「你付出了很多努力,這是你辛勤工作的結果。」在面對失敗時,則應引導子女作建設性的歸因,父母可強調可控因素,如「下次可以更早開始準備」,而不是將失敗歸因於不可改變的因素。
孩子獲得成功,父母應鼓勵他將成果歸因於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作者提供)
製作「夢想板」 訂立明確目標
除了當下的教導,父母還可以通過與子女一起幻想未來來激勵他們。例如,可以問子女:「你想像一下,經過你的努力,未來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種對未來的幻想能激勵子女,也能幫助他們訂立明確的目標。具體來說,家長可以和子女一起製作「夢想板」,將目標和願望以圖畫、照片或文字形式呈現。
通過正確的歸因,父母能幫助子女建立積極的思維模式:能力和智力可以通過努力提升,而非一成不變。當遇到困難時,我們應鼓勵子女迎接挑戰,而不是迴避。例如,當子女在數學上遇到問題時,父母可以說:「這只需要多加練習,你一定能掌握。」而不是「你不擅長數學」。
對未來幻想也可以與這種思維模式結合起來。父母可以鼓勵子女想像自己成功克服困難後的情景,例如:「想像一下,當你解決了這道數學題,你會多麼有成就感,未來你甚至有可能成為一名專業的數學家,甚至在全球的數學競賽中獲得獎項。」
教育的核心不僅在於知識的傳授,更在於心靈的引導和滋養。透過正向的引導和對未來的相像,父母能夠讓子女對前方充滿希望和期待,進而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和遠大。
《晨光第一線》──「親子百分百」每集請來育兒及教育界專家,分享教養孩子與建立良好溝通的秘訣。環節逢周一早上6至10時於港台第二台(FM 94.8–96.9)播出。Radio2.rthk.hk
文:白原顥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工作者,現為香港電台第二台《晨光第一線》及《Teen空海闊》主持人。身兼媒體創作及活動司儀,同時擔任多個地方旅遊大使及食品代言人,現育有2名兒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