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拜神、戒口、印巴籍、包容
我們日常談及非華語人士時,經常用到下面幾個詞語。可是,這些詞語所表達的隱含意義是否準確,其實很值得商榷。
禮拜≠拜神
筆者有一次見到一對印度裔姊弟,姊姊穿上傳統民族服飾。筆者上前跟弟弟說:「嘩,你家姐今日著得好靚喎,參加婚禮?」弟弟說:「唔係呀,去灣仔,拜神!」另一個例子,來自非華語幼稚園教育。有社區活動實踐手冊寫着,參觀清真寺時,要注意「不可拍攝正在拜神的人」。可見「拜神」一詞十分常用,教師甚至會教導非華語學生這樣稱呼他們的禮拜。「拜神」的字面意思是祭拜神明,與英文「worship god」也許類同。然而,中文的「拜神」是否適用於任何宗教?讀者可以想想,自己會否問基督徒朋友:「你每個星期日都去拜神?」如果覺得這樣說會冒犯,我們教非華語學生中文時就不應該用「拜神」,用「禮拜」會更為恰當。
不吃豬肉非戒口
全日班的教師,要照顧非華語學生吃午飯,有時分發食物時會說:「Ali要戒口,唔食豬肉。」伊斯蘭教徒確實不吃非清真食物,即不吃不符合伊斯蘭教規的食品。然而,中文「戒口」的涵義,其實通常是指由於生病,所以不可吃某些食物。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原因當然不是生病,而是依據《古蘭經》,豬肉是「不潔」的。那麼,不吃不乾淨的食物又是否「戒口」?如果筆者不吃老鼠肉,覺得很不衛生,筆者又是否在「戒口」?
「印巴籍」欠準確
筆者問教師,他們班上的非華語學生是什麼種族?一個常見的回覆是「印巴籍」。「印巴籍」這說法有兩個問題。第一、現在的印度與巴基斯坦是兩個獨立國家,不同國家的人民,我們大抵不會混為一談,就像不會把英國人與法國人合稱是「英法籍」;第二、究竟是「印度籍」,還是「印度裔」?國籍與族裔概念不一樣。前者是屬於哪一個國家;後者是什麼宗族、後代子孫。同一個人,國籍與族裔可以不同,例如:美國籍華裔。因此,我們看到一個非華語學生,只可能推斷他是印度裔,而不是印度籍,因為不大可能一眼看出他的國籍和所持護照。
「包容」隱含負面意思
「尊重與包容」,是常常聽到推廣多元社會的宣傳口號。包容不同觀點,的確沒有問題。但是,「包容」的隱含意義是什麼?是否他人有某些不好的東西,我們只是寬容、容忍他,而不是出自內心,接納他本來的樣子?試想,假如筆者跟太太說:「我會包容你。」這反映筆者眼中的太太是一個怎樣的人?這樣說是否適當?如否,我們設立課程目標時,就不應該只要求學生包容、體諒非華語人士,而是期望學生欣賞、主動學習多元文化。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