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熱潮:讀得好考得好≠好醫生 實習生:要真正關心病人
今年開始實習生涯的,有24歲中大醫學院畢業生黎嘉晧(Tommy)。上月起他開始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實習,學醫與行醫的分別,他第一天就領略到,「以前上堂沒花很多時間學『打豆』(靜脈輸液),沒想到一實習就被召去幫小朋友打豆。起初都覺得緊張,幸好順利完成,信心也增加了」。現在,每當感到有難以掌握的技術時,他就會跟其他當值實習醫生討論,推動彼此進步。 |
在求學時期,醫科生主要應付的只是考試,「四五年級時,每隔幾個月就有臨牀考試,跟同學一起溫習、討論,溫習至晚上12時。雖然會怕不及格,但還有錯的空間」。成為實習醫生後,知識不重死記,而是重運用,需視乎病人情况作出初步判斷,「例如病人發燒,就要判斷應否用抗生素」。
責任一下子加重許多,Tommy難免感到壓力,卻樂觀應對,「實習使我更加警覺,面對真正的病人,說話、診斷都不能出錯。短短一個多月,我感到有很大成長」。而且見證病人由入院到出院,情况不斷好轉,都令他有很大滿足感。
公開試考到好成績,大學讀得好醫科,不等於是好醫生。Tommy要求自己留意病人的心理需要,「有些病人第一次入院或者要動手術,他們一定覺得驚,但醫生工作繁忙,只能快速講解手術做法,這時我要主動上前,講解手術流程,釐清他們的疑問」。
能做到同理心,皆因有好榜樣在前,「醫學院助理院長(學習體驗)吳兆文教授對我有很大影響,他叫得出病人的名字,記得病人之前的經歷,不止是病歷,更包括病人的家庭狀况和日常生活。在他身上,我學到如何真正關心病人」。
自中學起已想做醫生的Tommy,當年立定心志,不但想醫治疾病,更想在醫學研究方面作出貢獻。6年寒窗苦讀過去,他漸漸發掘到研究方向,「我對腦外科很有興趣,因為大腦很神秘,人類至今都未清楚知道腦部所有功能」。過去幾年,他到過多倫多參觀腦外科研究展覽、與不同教授交流,實習時又刻意多觀察腦外科的運作和技術,增進相關知識。
接下來,他會先到外科實習半年,之後會到內科及兒科當值各3個月,為未來作好準備,「我希望透過實習,令自己的臨牀判斷更準確,為我在外科方面的發展及腦外科研究,奠下良好基礎」。
除了行醫外,Tommy(左)亦有志於研究,特別想為腦外科研究帶來貢獻。
今年DSE超級狀元林莉雯認為,好醫生應多關懷病患者,故選讀中大醫學院,希望培養人文關懷的情操。
■醫科收生資訊
中大環球醫學「尖中之尖」
本港共有兩間醫學院,但收生人數並非由院校決定,而是政府按公營醫療系統欠缺的人手數目,安排醫學院的收生名額。自2016/17學年起,名額就由每間院校每年210人,上升至235人。
超級狀元入讀環球醫學
中大醫學院開辦的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今年收生成績與去年相若,七科DSE成績中位數同是42分。不過,自2013年起推出的「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就愈來愈熱門,七科成績中位數由去年的46分,提升至今年的47.5分,連續四年成為全港收生成績中位數最高分的學科。
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專門收錄「尖中尖」學生,除了分數要比一般醫學士高外,亦要有領導才能。超級狀元林莉雯正是入讀這課程,將會接受額外的領袖培訓課程,亦有機會獲推薦到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學府深造。
港大面試轉形式
港大醫學院今年招攬了四名狀元,修讀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過往醫學院以4科主修科及2科選修科來計分,今年起改用最佳6科的成績。面試形式亦有變,由10人小組討論,改為「迷你多站式面試」,考生要往四個面試站,跟教學人員討論倫理、時事等題目。
另外,港大醫學院下年度開始推行「增潤年」計劃,三年級生可參與自選學習活動,且毋須與醫科相關,例如到海外知名學府交流、修讀碩士課程,亦可參與義教、人道救援或作科研。經評估後,部分活動可轉化做學分,原本的醫科課程則集中在其餘5年完成。
當上院長後,行政工作難免增加,但陳家亮(右四)對行醫和教學仍然充滿熱誠,希望能以生命影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