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牌父母:「輔助教養模式」 以同感心滿足需要 讓子女做真實自己 引出好行為
現今雖然有很多不同教養理論,坊間亦有無數育兒寶典,但總的而言,主流社會所奉行的,都屬於「社會化教養模式」(socializing mode parenting),即以控制及改變兒童行為去切合社會的道德規範。但近年亦有新派主張「輔助教養模式」(helping mode parenting),提倡父母應該不帶批判地接納孩子所有面向,並以最大的同感心去回應和滿足他們的需要和期望,皆因相信當小朋友的生命得到充足滋養後,美德便油然而生。今期「P牌父母」系列,將帶大家從一個嶄新的角度,看看不一樣的育兒方式。
「輔助教養模式」最先由美國心理史學家萊.德莫斯(Lloyd deMause)提出,其後澳洲心理學家顧樂本(Robin Grille)再在其著作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作進一步闡釋。顧樂本在書中提到「『社會化教養模式』把重點放在兒童的『好』行為上,多於他們的情緒健康狀態,卻忽略了好行為其實是由健康情緒自然引發」。因此他認為,建基於兒童身心發展的「輔助教養模式」更值得推崇。
「輔助教養模式」強調教養以關係為中心,父母不宜對子女作出太多控制和管教,只需要與他們同感共情,孩子便會步向良好的發展。(filadendron@iStockphoto)
「社會化教養」漠視孩子需要
在香港,把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翻譯成《善養小童成大同》的慈善機構「教育大同」,也積極推廣「輔助教養模式」(機構稱之為「善養」),其聯合創辦人之一周凱旋(Karen)是兩女之母,她初為人母時,也是遵照主流的「社會化教養模式」去育養長女,以餐桌禮儀為例,「每次與外人一起進餐時,我都會要求當時只有兩三歲的女兒,無論那道菜有多喜歡吃,都不准多夾,一定要留給別人吃」。
周凱旋(受訪者提供)
Karen指出,那時一心只想教導女兒要懂得人情世故和禮貌,卻不知道,其實這些要求,並不符合兒童心智健康發展的軌迹,「兩三歲的小朋友,最重要是滿足自己的需要,他們未懂得表現自發的利他行為,但當時我沒有理會女兒的感受和感情需要,只是一而再地要求她做出不是由心而發的行為,使孩子感到焦慮不安」。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Karen說,會採取更理想的做法,「其實『要留給別人吃』,是否只得『不准女兒多吃』這個方法呢?我可否事先準備更多分量,甚至把自己那份讓給女兒呢?」Karen又謂,很多人都以為品格是從小訓練或督導出來的,但她認為,若孩子的情商能力未足以讓他們表裏如一地展現出成人的期望,兼且重複被最親密的人批評、指摘,便很容易覺得自己不好或能力差,產生羞恥或自卑感,長期在這種情緒狀態下,他們的品格是很難建立起來的。
在坊間,亦有不少育兒專家會按着兒童不同的發展階段,提出各種「教養信條」,同樣支持「善養」、育有一子一女的天珠說起便耍手擰頭:「我試過跟得很痛苦,有超大的挫敗感!」
逼兒子戒夜奶 媽媽感挫敗
天珠曾經像很多新手媽媽一樣,博覽育兒天書,並把建議付諸實行,但屢試屢敗,其中打擊最大的,是替當時11個月大長子戒夜奶的經歷,「有本『育兒聖經』說,1歲左右是嬰兒戒夜奶的最佳時期,於是我馬上嘗試。而所謂的方法,其實只是任由孩子哭鬧也不屈服。專家還強調,孩子會哭一段時間,少則幾天,多則兩星期,捱過就會成功!」
惟事情並沒有專家所言般順利,天珠的兒子每晚都哭得聲嘶力竭,哭到第4天,小寶寶已幾近失聲,「那時我還未心息,很想征服兒子,只是丈夫給我當頭棒喝,他問道:『為什麼一定要現在戒奶?為什麼一定要用這種方法?他明明還未準備好!』」經此一役,天珠醒悟到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步伐,如何管教,亦沒有既定方程式,父母只能透過與孩子連結,摸索彼此都輕鬆自在的相處方式。
「善養」其中一個核心觀念,是深信小朋友每一個行為,都只不過在表達內心的想法,不存在主流教養觀念所指的「扭計」,因此鼓勵照顧者「以最大的同感心,支持孩子做真實的自己」。Karen以購物、買玩具做例子,「孩子年紀愈小,是愈需要通過物質去感受別人對他的愛,所以小朋友看見喜歡的東西,便會叫爸媽買給他,這是一個很單純的舉動,但成年人往往把事件想得太複雜,變成了行為問題」。
天珠的兒子現在5歲多,正值喜歡買玩具的年紀,並且對車仔情有獨鍾,每次經過玩具店,總是說要買。對於被上一代以「社會化教養模式」養大的天珠,確曾為此困惑過,因為從小到大,她都被灌輸「只買需要的,不買想要的」,也害怕兒子追求物質,長大會變成揮霍無度的「二世祖」。但當天珠逐漸梳理自己的情緒後,便發現內在的恐懼並非真像,「其實小朋友對『消費』和『金錢』的概念很模糊,他們只是單純地回應自己內心的需要,但成年人就會解讀成『貪婪』」。
Karen和天珠也不約而同地認為,孩子對玩具的渴求,並不會無止境的。天珠表示:「後來我觀察到兒子,他之所以不斷要求買車仔,背後是有目的,原來他正在用車仔去創造一個城市!因此,他提出買車仔,並非純粹是一個空洞的欲望。他最近可能覺得足夠了,也漸漸減少了購買次數。」Karen則謂,她以「善養」模式孕育次女,亦在其小時候,樂意滿足她物質上的需要,如今女兒11歲,會懂得向媽媽表達,自己的物資充足有餘,毋須多買了。
了解背後原因:天珠的長子(上圖)情迷玩具車仔,但其不斷購買的行徑並非出於貪婪,乃是想藉車仔去創建城市(下圖)。(受訪者提供)
可自製遊戲玩具 滿足物慾
那基層家庭又怎麼辦呢?天珠強調,「善養」不等於家庭經濟條件欠佳,也要不顧一切去滿足孩子的要求,「其實重點不在於是否為小朋友花錢,而是在於能否真心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欲望,從他們的視覺看世界」。她續指,滿足孩子物慾的方法有很多,因為「擁有」不一定要「購買」,可以是自己製作、問別人借、以物易物,甚至跟孩子玩幻想擁有的遊戲等,只要小朋友感受到他的欲望是被同感,而父母亦樂見兒女得到滿足,那就已經是「善養」了。
善養教育:天珠摒棄坊間的教養信條,以「善養」模式孕育懷中的次女,感覺輕鬆自在。(受訪者提供)
「善養」既是主張照顧者讓孩子做真實的自己,並應當充分回應和滿足他們的需要,很多父母會隨即陷入一種「即是什麼都由小朋友話事,大人無得say no?」的迷思。在「善養」路上,Catherine的經驗就並非如此。
Catherine(受訪者提供)
Catherine的女兒15歲,被診斷有自閉症和輕中度智障,「我女兒雖然不太懂得用言語表達,但她是一個很活在當下、表裏如一、非常忠於自己的人」。Catherine說,女兒會因應當下每刻的感覺去表達自己,及向身邊的人直接提出需要,但作為媽媽,都未必每次可以百分百滿足孩子的要求,「因為我『善養』女兒之餘,亦同時要『善養』自己、惜自己,斷不能在覺得辛苦、感到委屈的狀態下,勉強自己去滿足她」。
滿足孩子和愛自己 並非對立
不過,Catherine重申,父母在「滿足孩子」和「愛自己」之間,不一定是二元對立的,彼此可以有很多協調空間,去達至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貼近雙贏的局面。Catherine分享其中一次經歷,「女兒是一個情緒很敏感的孩子,很容易覺得被忽略,經常要我待在她身邊。有個晚上,我覺得十分疲倦,很想早點睡覺,但女兒卻不停大聲呼喚我,希望我可以走到她房間替她抓癢」。Catherine感受到女兒渴求媽媽的陪伴,於是馬上回應,但由於睡意實在太濃,Catherine便直接告訴女兒,自己已經沒有能量了,只能短暫逗留,「當刻,女兒主動提出『媽媽睡在牀腳尾』,這就是我們母女一個互相調節的方法!這樣,女兒既得到我的陪伴,我亦可以舒適地躺下來,不會覺得辛苦和委屈」。
出書分享:跨專業父母悟出心法
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周凱旋(Karen),最近跟11名同樣擁抱「善養孩子.善待自己」觀念的父母,當中包括心理輔導員、社工、教師等,聯合出版《教養帶我去新維度》(圖),透過各人平凡又真實的生活故事,分享他們如何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出讓每個家庭成員都可輕鬆自在做「真實自己」的寶貴經驗。
書中涵蓋5大主題,分別是愛孩子、愛自己、愛家庭、愛世界和愛人生。雖然作者們強調此書並非教養指南,但希望藉着他們的集體經驗來讓讀者各取所需,並從故事中得到啟發,悟出適合自己和家人的心法,一起提升教養的能量。訂購詳情,可瀏覽bitly.ws/3a5HJ
(受訪者提供)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