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講媽:千里共嬋娟

上個星期緣份到,可以開小差和姊妹去看舞台劇,由於大家都為生活忙碌,沒有時間仔細考慮,單憑劇名及領銜主演的演員名單就訂了門票。下午匆匆忙忙安排了雞蛋仔的瑣事,胡亂吃個車仔麵就入埸,找到位子的時候早已經開場,在漆黑的劇埸中,沒有心理前設之下,努力咀嚼演員的獨白,咦,他是在暗示自己身患絕症?耐人尋味的哲學對白帶出一份沉重的張力…….本來我興奮期待情緒高漲,這刻隱約覺得不對勁,鬼鬼祟祟地揭埸刊,原來中文劇名「但願人長久」的英文翻譯是「The Shadow Box」!

喜歡話劇的朋友可能聽過這套「影子盒」,一齣關於親人迎接死亡的劇本,描述幾段親人的關係,如何糾纏一起面對可預見的死亡,揭示生命的本質就是一迅即逝反思活著的意義。這陣子香港的政治狀況已經令我窒息,難得有機會暫別家庭照顧者的角色,由老公照顧雞蛋仔一晚,打算享受一套輕鬆小品作個精神充電,但事與願違,由數個巧合引領下我竟然選了這麼嚴肅的題材…….

理論上接受親友或自己患上不治之症,心理上要經歷幾個適應階段,包括拒絕、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及最後接受現實。編劇把對白翻譯成貼地的廣東話,甚至有粗言穢語,就是為了真切反映面對死亡時的焦慮和憤慨,恐懼和絕望。當開埸半小時後,死亡的命題讓觀眾感到透不過氣來,陸陸續續有人離開。

普世價值認定的好,到時間的盡頭時卻可能一文不值;沒有明天以後,這一刻共聚天倫就是永恆的最好。

我也想過逃之夭夭但腿就是發麻,與「面對死亡」的演員產生奇妙的共鳴,生命很會開玩笑,忽然有點領略死亡是多麼的不似預期。每人對生命都有個人的期盼,很難一概而論,如何才能在有限的生命裏活出無限的價值?故事中有自認重視親情但患上重病才反省過去幾十年只有工作;另一病友想把握一息尚存的機會,突破規範,不再介意別人的目光,只想盡可能沒有遺憾地離開。在死亡面前想變得自私,但又離不開社教化條款,處處要刻制未必有勇氣表達個人的想法。普世價值認定的好,到時間的盡頭時卻可能一文不值;沒有明天以後,這一刻共聚天倫就是永恆的最好。

中秋佳節會想到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闕,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面對訣別分離,香港人都經歷了一整個夏天的混亂迷惘,08未知社會各個持份者對生命的價值有什麼深刻的反省?尚有一口氣,最想堅持什麼?閉目前,最珍惜回味的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