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有辦法:幼園推「可持續」課程 製生態瓶學環保 做個世界小公民

全球一體化,世界上的群體、地區以至物種,都是互賴共存,因此我們除了擁有市民、國民的身分,還是世界公民。近年不少中、小學都推行「世界公民教育」,鼓勵學生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有幼稚園亦參與其中,開辦相關課程,冀從小裝備孩子成為有識見、具全球視野的世界公民。

 

德萃國際幼兒園.幼稚園將於今年9月開辦Young Minds Global(YMG)校本增潤課程,位於紅磡的分校,日前便安排了一節體驗課堂,讓學生率先感受嶄新的上課模式。是日課題是生態系統,外籍教師藉着Over and Under the Pond繪本,帶領學生一起窺探池塘水面和水底的秘密世界。「我見過七彩顏色的蜻蜓呀」、「大藍鷺和紅鶴的樣子看來很相似」、「海洋生物會不會睡覺呢?」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引發很多討論。

教學有辦法:幼園推「可持續」課程 製生態瓶學環保 做個世界小公民
啟發靈感——YMG增潤課程,由Inspiration(啟發靈感)開始,外籍教師先跟學生閱讀故事書,勾起他們對海洋生態的好奇。(劉焌陶攝)

小腦袋一輪大震盪後,教師接着安排學生自製生態瓶。材料雖然簡單,只有玻璃瓶、泥土、卵石、水草、小蝦和水,但透過動手做,可加深孩子對地球生態循環的概念,也明白到保護環境的重要。

教學有辦法:幼園推「可持續」課程 製生態瓶學環保 做個世界小公民
DIY生態瓶——學生以玻璃瓶、泥土、卵石、水草、小蝦和水,DIY生態瓶。(劉焌陶攝)

教學有辦法:幼園推「可持續」課程 製生態瓶學環保 做個世界小公民
簽署承諾書——每個小朋友都簽署承諾書,承諾保護陸地和海洋生態。(劉焌陶攝)

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表示,機構轄下幼稚園的課程以往並非沒有觸及生態、環保等議題,只是課程欠缺統整,「孩子學了這個主題、做過這個活動,像是沒有關聯,知識『散落四周』。因此新課程會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作結連,以這個框架去裝備孩子應付未來」。

教學有辦法:幼園推「可持續」課程 製生態瓶學環保 做個世界小公民
朱子穎(劉焌陶攝)

德萃國際幼兒園.幼稚園校長羅素紋補充,礙於正規課程的教學進度較緊張,每個主題需要在3至4星期內完成,而為了讓孩子有更充裕的時間消化SDGs 議題,YMG將在正規課時以外,以每周4天的增潤課程形式讓學生報讀。全年共有5個課題,包括關心、分享服務、健康生活方式、陸地生態、海洋生態,以及潔淨能源。

教學有辦法:幼園推「可持續」課程 製生態瓶學環保 做個世界小公民
羅素紋(劉焌陶攝)

深入探討課題4部曲

「YMG可以讓師生有8個星期時間深入探討1個課題,並採取4部曲,先由Inspiration(啟發靈感)開始,像是剛才和小朋友閱讀故事書;再製造Experience(經驗),例如DIY生態瓶;繼而是Presentation(匯報),同學之間互相分享所學;最後是為社會帶來影響力(Social Impact)。」羅素紋說。

朱子穎指出,最希望透過Social Impact,向這班2至6歲的幼稚園生和公眾傳達一個信息,儘管年紀小,一樣可以成為有行動力、影響力的世界公民,「在『健康生活方式』那個課題,我們構思讓學生設計5色食譜,校方則協助聯絡餐廳,游說對方安排一天,把小朋友設計的菜式放在餐單內,供顧客選購」。

教學有辦法:幼園推「可持續」課程 製生態瓶學環保 做個世界小公民
增潤課程——德萃國際幼兒園.幼稚園設計校本的世界公民教育增潤課程,從小裝備孩子成為有識見、具全球視野的世界公民。(劉焌陶攝)

談到YMG採用混齡教學,會否拉闊學童之間的學習差異,該校副校長冼子櫻相信問題不大,「在過程中,年齡較大的哥哥姐姐,可以協助年幼的小朋友,一方面除了知識鞏固,也傳達了關心和分享;反過來,年幼小朋友亦喜歡模仿哥哥姐姐,除了掌握知識、懂得怎樣做之外,也學習到與人溝通、相處的技巧」。

教學有辦法:幼園推「可持續」課程 製生態瓶學環保 做個世界小公民
冼子櫻(劉焌陶攝)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