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拒絕手機的囚禁

大約半個月前,我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先是退出一些信息量太大的WhatsApp群組,之後再狠下決心,刪除了手機上的臉書程式,改為有需要時才在桌面電腦登入。這麼做,是因為我上了一個令我當頭棒喝的繪本工作坊。

那工作坊的主題是如何借助不同繪本,跟孩子探討網絡安全的問題。講者是一位有心家長,她很全面地談及網絡世界的種種潛在陷阱,如網上交友、網絡欺凌、網上濫購、消息真偽、危險資訊、數碼足迹,還有令我愈聽愈滴汗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心理現象。

錯失恐懼症 睇漏動態會焦慮

FOMO一詞未有既定中文譯法,有譯為「錯失恐懼症」、也有譯「社交控」。這詞最早出現於2004年,原作者本來是泛指「一種疾病、一種害怕錯過症」,但到2013年收錄至牛津詞典時,已被用來專指人們害怕自己未能追貼社交媒體動態的焦慮狀態。

這一代孩子生來就在有各式數碼產品的環境中成長,故有「網絡原住民」的稱號。要誘導孩子成為不受網絡支配、保持自我的原住民,固然是艱巨任務;但我驚覺的是,作為「網絡新移民」的自己,原來早已失守,掉進如同被手機24小時囚禁的「透明監獄」。

為了教導孩子在網絡年代自控,首先我自己也要拒絕被囚。FOMO的焦慮表徵有好幾方面,除了害怕自己會「錯過了些什麼」而不斷刷新消息外,還有暗中與朋友的「美好生活」比較而自覺不如人,又或擔心自己的帖文收不到關注而「囉囉攣」。更甚的是,墮入了在社交媒體上營造某某形象的陷阱,為此投入過多的時間心力,結果侵擾甚至扭曲真正的生活。凡此種種,在某程度上都好像說中了自己。

借廁遁刷手機 干擾親子生活

為免社交程式的最新通知在手機上叮叮噹噹,干擾到我或孩子,其實從好久之前開始,我就大部分時間讓手機靜音了。但後來我卻發現,即使是看到通知欄上顯示的數字,也每每牽動我的情緒。有時是為帖文得到回應而不期然地興奮,有時是不知友人會如何回應而忐忑不安。漸漸的,我變得三不五時拿起手機,即使不看也常放在手邊,以防在有需要時找不到它。同時,由於不想當着孩子面前滑手機,有時我會假借如廁之名,在廁所內追信息,以致孩子在門外問,「媽媽你去得好耐啊」……

繪本工作坊上還提到一個讓我很在意的字眼——神經經濟學。搜尋相關資料後,我理解到這是一門結合神經科學、心理學、經濟學等的新興學科,當中涉及神經學知識基礎的,是一種近年開始廣為人識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如何影響人類行為。

洞悉「多巴胺經濟」 學懂慢活

舉例說,在臉書上收到「讚好」,就會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讓我們有興奮的感覺,久而久之為此成癮。臉書首任總裁帕克去年就直言,社交媒體就是靠人類的心理脆弱而建成的,他們打造程式時經常想,如何盡可能令用戶消耗更多時間和注意力?

由於多巴胺的強大功能,西方開始出現「多巴胺經濟」一詞,指商家如何透過刺激消費者的多巴胺而營銷。美國矽谷甚至有公司改名為「多巴胺實驗室」,打正旗號協助惠顧的公司,編寫更能攫奪心神、提升上癮度的遊戲或應用程式。

就是這樣,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已不知不覺成為被榨取的商品,這是社交媒體年代的悲哀事實。而我醒悟到自己和孩子的心神,實在是非常需要保護的資產。

在現實中,要從手機的囚禁解放自己確實不易,刪除臉書程式只是其中一環。西方一些心理文章提出的方法,包括慢活、一心一用、真人社交、時間管理、活在當下、靜觀或坐禪等。因緣際會,我最近也在開始學習禪修。但盼先引領自己,再進而誘導孩子。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文﹕葉杏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