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姓家長:讓子女做父母表現評估

我們在工作上定時都會有老闆為我們做表現評估、或我們為下屬做表現評估。有時,同僚或下屬都會參與一些對同僚或上司的表現評估。

在工作以外,作為父母,我們當然沒有參與在任何像上述那些較官式的表現評估。我們當然會不時就孩兒的操行、德行、學業、課外活動各種表現向孩兒予以評語(那些評語應該是怎樣性質、怎樣提供的資料在坊間已經有很多,我都不多此一提了)。我們亦會在自己的父母、長輩、同期做人父母的朋友中聽不少我們作為父母怎樣做得好及怎樣可以改進的評語。

我們作為父母又有幾何會問孩兒對我們做父母的表現予以評語

可是,我們作為父母又有幾可會問孩兒對我們做父母的表現予以評語?至少在我身邊認識而是為人父母的親友之中,我就很少見到有這情況出現。或許,我們很擔心會在向孩兒收集評語過程中失去了一點父母的權威。又或許,我們會認為孩兒始終還是未成熟,他們的評語只會由自己眼前喜好着想,只會懂要求我們不要做一些其實是為他們好但又會感到煩厭或沉悶的東西。

最近,阿仔因某事發了一些脾氣。在他冷靜後,我就與他做了一次「表現評估」,為他分析最終令他發脾氣的事、為何不需亦不應發脾氣、及將來若遇上類似情況可以怎樣處理。我見到阿仔有聽入耳,但同時亦好像很沒有心機。為了嘗試讓他好像不只是被我訓話,我就趁機問他:阿仔,你覺得我作為一個爹爹有什麼是做得好、但又有什麼是需要改進的?

這個經驗令我體會到,其實孩兒們是很了解我們作為父母的強項與弱點的

阿仔很快就說出我怎樣能把東西解釋得很清楚、怎樣好像很有學識而令到可以與他很多話題、怎樣願意花時間陪伴他。要說到我需要改進的地方時,阿仔就需要多些時間去想想。我相信,這不是因為我是一個沒有缺點的父親,而是孩兒都是習慣了只敢讚賞父母、不敢對父母有任何批評。他開始時只懂說,覺得我不應該罵他。這或許就是孩兒還有不成熟的地方,有時仍會以為如果愛他就不會罵他。我趁機向他解釋,很多時罵他是為他好,當然我有時語氣上有待改進,但我過往罵他的東西往往都是他跟着做後就會得到很多他人讚賞與尊重的東西。

阿仔見到原來說出一些籠統、不成熟的東西不行,就花了多一些時間想想。最終,他對我說,他認為我太快就對他的一些行為、表現(例如為何他某一餐飯不願吃東西)下判斷,但就沒有給機會他解釋事情來龍去脈(例如他其實是口腔生了痱滋)。我問他為何平時不盡早解釋,他說我很多時未給他機會解釋已在批評他。就此,我真的沒有答案了,就隨即向阿仔承認自己的過失,及承諾會致力改進、亦希望他會提點我。阿仔見到我的回應,他不再沒有心機了。

這個經驗令我體會到,其實孩兒們是很了解我們作為父母的強項與弱點的。當然,他們未必所有想法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不過,只要我們願意聆聽,我們一方面可以把引導可以成熟一點、放棄他們一些不合理的想法,但同時亦令我們聽到一些他們較深思熟慮的評語、讓自己能虛心地學習做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