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享樂﹕釋放壓力 發泄精力 孩子戲有益 啟發創意
在這個「成績行先」的社會,有不少家長仍把「勤有功,戲無益」捧為金科玉律。然而,專家反駁,遊戲的益處多不勝數!小朋友玩多些,有助啟發創意及表達技巧;遊戲,更是父母與子女維繫感情的最佳橋樑;遊戲亦可成為一把鑰匙,幫助遊戲治療師打開受困擾兒童的心窗,達至治療目的。不過,要收上述成效,先決條件必須是以「兒童為本」! 文﹕沈雅詩 圖﹕沈雅詩、資料圖片 |
角色扮演 擴闊想像空間
孩子升上小學後,家長不期然會把他們的遊戲時間剝削,取而代之,是連串學術活動,註冊社工暨註冊遊戲治療師督導郭燕玲(Bonita)很反對這種做法,皆因在中學階段前,遊戲在兒童的成長發展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遊戲最基本能帶給小朋友愉悅的感覺,幫助他們釋放壓力、發泄精力。但它不單是娛樂,也提供了機會,讓孩子孕育足夠的能力去發展自己,發揮潛能」。
別小覷「煮飯仔」、「搓泥膠」、「估領袖」這等小玩意,Bonita說,這些遊戲,各有意義,「玩角色扮演,兒童要建構情節,不知不覺間,會擴闊他們的想像空間;玩手作遊戲,就要具備創意,亦可訓練他們的小肌肉發展;玩集體遊戲,便要懂得跟別人溝通,明白什麼是規則、界線」。
遊戲可以獨個兒進行、跟玩伴一起玩,加入父母的話,便成為親子遊戲,「不管是在室內或戶外,只要父母跟孩子齊齊玩,讓小朋友有歡樂的時光,哪怕只是打枕頭、搔肚皮,已經是一種親子遊戲,最重要能夠增進彼此關係、拉近距離」。
「煮飯仔」、「湊BB」都是角色扮演遊戲,兒童要建構情節,有助擴闊他們的想像空間。
兒童為本 家長勿強加意見
但Bonita強調,遊戲的本質是「好玩」、令孩子感覺開心自在,因此,遊戲應該是以「兒童為本」,「這是指由孩子作主導,在不涉及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想玩什麼、喜歡怎樣玩,由小朋友自己決定,話事權在他們的手,成年人不應強加意見,更不要加入太多規條」。
至於很多家長也喜歡在親子遊戲中滲入教學元素,例如透過玩買賣遊戲,乘機教小朋友運算;玩老師遊戲時,又教小朋友認字,那麼,這種還算不算是親子遊戲呢? Bonita則認為,最重要視乎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感到有趣、樂於這樣跟你玩的話,我認為問題不大,它依然是親子遊戲;反之,若小朋友感到厭惡,並非出於自願的話,那就應該停止這樣『玩』了!」
沙盤是遊戲治療室常見的玩具,小朋友陳設的沙景,往往帶有象徵意義的,投射了他們的內心世界和情緒。遊戲應以「兒童為本」,成年人不宜干涉太多,一切交由孩子作決定。只要孩子享受,獨個兒玩亦沒有問題。
父母陪玩 增進彼此感情
說起親子遊戲,近年坊間不少機構都推出「親子遊戲治療」課程,稱是源於「兒童遊戲為本治療法」,讓家長也能夠成為孩子的輔導員,協助子女克服並預防各種情緒及行為問題,父母有需要報讀嗎?
Bonita指出,「親子遊戲治療」的確是由「遊戲治療」衍生出來的。之所以有「親子遊戲治療」,是早年美國當地的遊戲治療師留意到,本來情况有改善的個案,有些很快又再故態復萌,了解過後,發現問題源於家長,於是便開辦「家用版」的遊戲治療課程,專門教家長運用遊戲治療「兒童為本」的核心價值及一些技巧,去陪伴孩子玩耍。
她相信,健康和諧的家庭,用不着報讀這些課程,因為父母應可以由自己引發出能力去跟孩子作出互動溝通,這是天性,不需要刻意學習的,當然,報讀了也不會有負面影響;相反,對於一些難以與子女溝通、「不識玩」的家長,這類課程便有一定幫助。
註冊社工暨註冊遊戲治療師督導郭燕玲強調,「遊戲治療」屬專業工具,應由受訓的註冊遊戲治療師執行。遊戲於兒童世界等同成年人的工作,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遊戲治療 化解潛意識傷痛
不過, 她再三強調,「親子遊戲治療」絕不能替代專業「遊戲治療」,「父母非正式受訓及註冊的遊戲治療師,當然沒有能力替子女治療,他們一起玩的過程,仍被視為親子遊戲。而即使父母一方是註冊遊戲治療師,根據專業操守指引,他/她也不適合替自己兒女進行治療的,因為很容易出現偏差、盲點,影響正確的判斷」。
遊戲治療最終目的,是要化解和淨化兒童積壓在潛意識中的傷痛,使用的工具就是「遊戲」!Bonita表示,受困擾的兒童,因為年紀小,往往未能像成年人般用言語表達所思所感,但若遊戲治療師能夠製造一個自由的遊戲環境給他們,在全無壓力、挫敗、不安、限制的情况下,再加以輔助性的遊戲治療工具,例如布偶、沙盤、紙黏土等,他們便可以流露真我,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治療過程。